敦煌学院授课纪

新芽

<h3>  2018年的金秋十月,由于我们学院的食堂改造,所以有幸从9月25号到10月11号来到了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在学院罗春副院长,高军德主任和舞蹈组负责人苏瑞旋老师的热情接待和组织安排下,我与孩子们分享了我的敦煌舞蹈教学体验和经历。<br></h3> <h3> 针对大一的孩子,由于他们刚来敦煌,对敦煌以及敦煌舞蹈的了解一无所知,所以我结合08年改编版舞剧《丝路花雨》导赏,重点给他们介绍了敦煌的历史文化以及莫高窟的一些基本常识,让他们初步对敦煌的文化以及敦煌舞蹈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丝路花雨》的故事情节是什么样,它的主题思想反映的是什么?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先生如何放下巴黎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来到了祖国的西部边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莫高窟的守护事业。讲到此时,我忍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不尽潸然泪下,为常先生这一舍小家顾大家,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而感动!也许正是他的这种精神鼓舞了我,感染了我,让我来到了敦煌,来到了敦煌学院!<br></h3> <h3> 针对大二的学生:由于他们对敦煌和敦煌舞蹈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给他们鉴赏的是79年版的《丝路花雨》。这次的鉴赏比较的深入:从舞剧的内容形式,包括故事情节、人物、环境、结构、服装、道具、音乐都做了全面的,深入的剖析。比如:《丝路花雨》的舞姿来源于莫高窟的哪个壁画的哪个舞姿?《霓裳羽衣舞》在历史上是怎么形成的?英娘为什么每一场的服装都会有所不同?剧中的道具葫芦有何象征意义?敦煌舞蹈的风格特征有哪些等等内容。我希望孩子们通过我的讲解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丝路花雨》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至今演了近40多年,还常演不衰!<br></h3> <h3> 针对大三的学生,由于他们对敦煌和敦煌舞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我直接引导他们进行了敦煌舞蹈的创编。首先,引导他们利用冥想进入莫高窟与壁画上的飞天,伎乐进行交流,然后再模拟他们的舞姿,最后我根据《丝路花雨》编导之一的许琪老师提出的敦煌舞蹈:抻曲旋拧劲的特点让孩子们对敦煌舞蹈的动态动律进行创编,随后的两堂课又对该动作进行了:节奏、空间、方向、队形、调度、音乐等不同形式的创编,在最后一堂课我们进行了展示汇报。在展示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把握敦煌舞蹈的宁静祥和,神圣庄严的氛围。我首先以身示范,进行了一段敦煌禅舞的展示,然后再让孩子们汇报,没想到效果非常的好。孩子们的敦煌舞蹈不仅做到了形似,而且做到了神似,本来为了不破坏这种宁静的气氛,我不让孩子们中途鼓掌!但是我忍不住自己破坏了规矩,带头给孩子们鼓掌了。虽然他们的编创还比较的稚嫩,但是对敦煌舞蹈总体风格的把握还是非常的准确,这让我感到很欣慰。<br></h3> <h3>敦煌舞蹈创编</h3> <h3> 在敦煌学院的最后一个晚上,我给三个年级的孩子们做了一场讲座。首先我介绍了《丝路花雨》的创作成就,号召孩子们要像许琪老师,高金荣老师,史敏老师等这些敦煌舞蹈大师们学习,接下来我又给孩子们介绍了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以及国内现在非常优秀的现代舞蹈家的作品。号召孩子们既要继承传统的敦煌舞蹈文化,还要继续发展与创新,学习现代舞蹈的编创方式,让我们的敦煌舞能够适应新时代人们审美的需求,从而与时俱进。</h3><h3> 总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我的出发点就是要让孩子们知道敦煌舞蹈文化是如何的博大精深,如何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你看《丝路花雨》至今演了近40年了,还是经久不衰,可见其艺术生命力之强大!我们敦煌学院的学子: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甘肃人,一个敦煌人,要对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就像许琪老师说的:每当他们到国外演出结束时,听到国外友人雷鸣般的、经久不衰的掌声,在他们心中仿佛看到五星红旗在冉冉的升起!那一刻是无比的自豪与喜悦,是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所以我号召孩子们一定要有文化自信!一定要好好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敦煌舞蹈文化,这是我们甘肃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h3><h3> 实话实说:现在敦煌大剧院演出的旅游版《丝路花雨》由于他们对敦煌文化认识不足,导致风格的扭曲与衰减,让业内人士感到堪忧。所以我们敦煌学院一定要把纯正的敦舞蹈风格继承下来,不要让它扭曲变形。不但要让学生跳出敦煌舞蹈的形,更要让学生跳出敦煌舞蹈的神!<br></h3> <h3> 对今后工作的工作我也有一些初步的打算,具体内容如下: 一、敦煌舞蹈实践方面: 1、根据莫高窟壁画内容,比如《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九色鹿》等等,或者敦煌当地民间故事,创编一台集:舞蹈、音乐、诗歌、话剧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舞台剧。以便做到雅俗共赏,适应不同人的审美需求。本人曾经为北京戒台寺文化管理委员会创编过实景舞台剧《戒台梵音》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演出效果受到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 2、在我院美术系组织的敦煌绘画展览中,可以配合进行敦煌服饰走秀以及敦煌舞蹈表演,这样可以让观众们对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既有二维绘画的欣赏,又有三维立体直观的感受,这在国外绘画展览馆中已有先列,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br></h3> <h3>二、在敦煌舞蹈理论方面: 1、本人计划以自己的硕士论文《龟兹舞蹈研究》为基础,扩充敦煌舞蹈的内容,出版《龟兹舞蹈与敦煌舞蹈比较研究》一书。 目前已经发表的论文有:《敦煌舞蹈发展之我所见》(本科论文);《唐代乐舞形成历史高峰的成因》、《论民族舞蹈的民族性》发表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邓肯舞蹈对今天舞蹈教育的启迪》、《龟兹舞蹈的形态研究》发表于《博艺》丛刊;《79版与08版《丝路花雨》比较研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舞蹈理论人才培养论文集。 2、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中,本人计划根据现有的《舞蹈概论》提纲编写《敦煌舞蹈概论》一书,作为每一个学习敦煌舞蹈学生的理论教材。<br></h3> <h3> 这次来敦煌学院授课,在这半个月里没想到竟然多次与常书鸿先生的家人偶遇,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难道冥冥当中,常先生在指引着我的人生方向!在10月2号,我和同伴们相约来到了榆林窟,没想到刚下车,随后常书鸿先生的长女常沙娜老师的车就停了下来,我们就像主人一样把常先生迎接到了榆林窟;当我们参观完洞窟时,常先生刚好要进洞窟,我们又第二次偶遇。常先生得知我们是学习敦煌舞蹈的,便欣然邀请我们在榆林窟前即兴起舞,老人激动的拉着我们的手说“我太感动了,敦煌文化有你们这样的后继者,我很欣慰!我支持你们一如继往!”;当我们即将要离开榆林窟时,第三次与常先生偶遇,随后我们拍了大合影以此留念!第二天专门为常先生做纪录片的《守望敦煌》剧组,邀请我们在鸣沙山为该纪录片增加舞动的画面!此次缘分真是不可思议! 没想到10月12号,由于学院举办运动会停课,我又来到了敦煌的莫高窟,这次竟然与常书鸿先生的儿子常嘉煌先生三次偶遇,分别是在常书鸿先生故居,九层塔前,数字展示中心。这两次的缘分让我感到弥足珍贵!常先生毕生守护敦煌的事迹,让我感动,让我流泪!是他激励着我为敦煌舞蹈去守护一生!所以我非常期盼能够来到敦煌学院,为敦煌舞蹈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br></h3> <h3> 总之,常书鸿先生给了我很大的精神鼓励与力量支持,是他指引着我来到敦煌!是他指引着我要继承与发展敦煌舞蹈。而我是因为从小看到飞天才开始学习的舞蹈,所以我要感恩飞天,感恩敦煌!同时,作为一名甘肃人,弘扬敦煌艺术,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最后,敦煌是我精神的家园,我愿为之而奉献我的一生!<br></h3>

敦煌

舞蹈

丝路花雨

先生

创编

常书鸿

孩子

学院

我们

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