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扬帆起航——记朱国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第一次活动

潘球球Polaris

<h3>  10月10日下午,朱国平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在爱山教育集团仁北校区举行。这也是第二期名师工作室的第一次活动,在活动前,学员们做了三年学习规划,活动中围绕学员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工作室活动要求及安排深入展开。<br></h3> <h3>  爱山小学新教师王芳执教了一年级《加减法解决问题》,课上王老师将加法与减法两个例题整合,用一幅图的变化串联起加减法的学习任务,试图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h3><h3> 工作室学员们也就这节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导师朱老师围绕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起点做了深入分析。他认为,数学课应该是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师在尊重教材编排的同时,更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设计教学材料与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有新的数学性收获。<br></h3> <h3>  工作室的三年规划将教材分板块展开研究。第一学年将围绕“图形与几何”,学员们领到的第一份作业是教材整理。自选“图形与认识”“图形与度量”“图形的运动和位置”其中之一展开研究。为了让学员熟悉教材整理的方法,爱山小学的叶开益老师做了有关“解决问题”教材整理的观点报告。她从教学内容、单元结构、呈现形式、数学思想四个方面详细对比了人教版和苏教版四至六年级解决问题部分的内容,并在对比分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br></h3> <h3>  教材研究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教科研能力的必要途径。工作室将利用三年时间提高学员的教材解读能力、教学设计与执行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研活动策划与实施能力和解题与命题能力等,优化学员的研究方法、提高学员的研究意识,力争形成区内有一定影响力、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群体。 工作室简介: 导师:朱国平,浙江省特级教师 学员:潘秋月(湖师附小)、吴满堂(织里实验)、姚烨(织里实验)、魏丽(文苑小学)、毛滢祎(上强小学)、章林林(环渚学校)、朱佳煇(太湖小学) <br></h3>

工作室

学员

教材

小学

名师

活动

爱山

加减法

数学

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