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文字:山水田园、老陆、东方禹</h3><h3> 图片:山水田园</h3><h3> 编辑:山水田园</h3> <h3> 军沟啊军沟,你曾经驻防过著名的64集团军,为共和国的江山南征北战,你曾经珍藏着一把锋刃的利剑插在了辽宁东部,戍守边关,你曾经壁垒深严,进出持证,战士荷枪实弹严格把关,你曾经军号声声,军歌嘹亮,军姿翩翩,你曾是小市一张别致的名片,灿烂夺目星光耀眼,你是我们第一次穿上绿军装的地方,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我们曾是64集团军的一名战士对军沟眷恋,梦绕魂牵,时常惦念。</h3><h3> 金秋十月我们再次回到军沟,已经时隔四十年,回来就想看看那熟悉的山水,看看住过的营房,看看我们连盖的教导队,看看我们连修建的靶场和澡堂,军沟啊,我们回来了,四十年的离别,四十年的思念,四十年梦里常相见,今天回来把梦圆。</h3><h3> 昔日的小市啊,一条小街贯穿南北,小街两边是一片片的平房,军沟就在小市县城东南面。开车进入小市,熟悉的街道已不见,高楼大厦映眼帘,大街小巷弄得我是直蒙圈,导航设置军沟,百度高德都不听使唤,军沟你在哪呢,军部到底在什么方向,我急忙停车把路问,年轻的摇摇头,年老的手指点,通往军沟的路在抗联纪念馆的南边,记着那旮瘩不是大路是小路,千万千万别走偏。</h3><h3> 老乡指给我们的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狭窄的碎石子路,根本不是我记忆中那宽敞笔直的柏油马路,沿着这条小路向前走是两扇铁网大门,锈迹斑斑的铁锁挂在门上,大门里面静悄悄一点动静也没有,有人吗?我们使劲的呼喊,几分钟后从里面走来一位中年人,是这军沟的最后守护人名叫张大海,大海仔细认真的盘问我们,我拿出军官退休证,证实身份并说明回军沟看看的来意,大海打开铁门让我们进去,说:你们随便转转吧,最近来的都是64军的老兵。</h3><h3> 我们向军沟里面走去,感觉这军沟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气息,真是太荒凉,太荒凉了,像废弃的厂矿,像地震后的灾区,像房地产的拆迁现场,多年不住人的营房,一栋一趟布满了军沟里,布满了山坡上,有的没了房顶,有的残垣断壁,更多的是缺少了门和窗,那昔日的灯光球场早已淹没在杂草丛中,那曾经热闹的俱乐部大门紧闭,只有那“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还写在墙上,三部机关大楼门厅被拆的乱七八糟,小车班的车库已经变成了仓房,干部宿舍家属住房,没有一间完好,全都走了样,将军楼成了危房,四号会议室空荡荡,这就是我们的大军沟啊,破烂成这个模样,让我的心啊拔凉拔凉。</h3><h3> 走出大门我向军沟回望,别了军沟,向你敬礼,我们还会再来,再来看看我们的第二故乡。</h3><h3> </h3> <h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的光荣历史可以追溯到秋收起义和百色起义时期。在历次革命战争中,都为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土地革命战争中,其前身各部曾参加过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长征中曾血战湘江、夺取娄山关、奔袭直罗镇,到达陕北后参加过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中,曾参加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保卫五台山,激战雁宿崖、黄土岭、龙台线,百团大战中攻涞源、战灵丘,三甲村瓮中捉鳖,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粉碎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迎来抗战的曙光;解放战争中,各部合编成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后,先后参加过张家口保卫战及满城东、保南、保北、正太、青沧、大清河北、清风店、石家庄、平津战役,改称第六十四军后又参加了太原战役、陇东追击战,解放银川;抗美援朝战争中,六十四军曾突破临津江,迂回议政府,出击北汉江,激战金谷里,防御礼成江,攻坚德寺里,反击马良山,塵战高旺山,后在朝鲜西海岸筑起铜墙铁壁。 在每一个战斗过的地方,这支曾由小平、罗荣桓、张云逸、陈赓、苏振华、张爱萍、邓华、胡耀邦、曾思玉等我党、我军高级指挥员亲自指挥的英雄部队,都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和感人的故事。</h3><h3> 1962年第64军开始在小市修建军部,1965年基本建完,1964年军部分人员开始陆续从旅顺搬迁本溪小市进驻军沟,1986年移防本溪,1992年移防大连,1998年减编撤销。</h3><h3> 从军沟走出来的子弟都非常出息,1位上将,2位中将,5位少将。</h3> <h3> 64军军部在军沟的时候,军部的大门在沟口,就是八一学校附近的上下路合一处,现在明显的标志是移动铁塔下。</h3><h3> 1986年军部移防本溪,军炮兵旅移防到军沟,这军沟里还有军通信团驻防,炮兵旅将大门的位置向沟内回撤,建了这个大门。</h3><h3> 现在看这昔日的大门,战士站岗,出入检查,壁垒深严,外界觉得这沟里很神秘,现如今铁将军把门,只有沟内居住的人出入,再有就是曾经在回军沟当兵的战友三两个或组团回来看望。<br></h3> <h3> 1986年64集团军移防本溪后,同年军通信团进驻军沟,根据上级命令1987年通信团与高炮旅换防,高炮旅移防军沟内驻防,后将房地产移交沈阳军区房地产管理局小市管理处管理,我们去的时候,这管理处牌匾已经破旧了,现在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联保中心管理。</h3><h3><br></h3> <h3>偶尔能看见从沟里出来的住户。</h3> <h3> 废弃的公交站,看来当年军沟里还通公交车,而且是始发站,显示出昔日的兴旺,现在通往军沟早已没有公交车了,就连通往军沟的道路,由过去宽广的大道变成了驴车小道,现在的小路勉强通过小轿车,过大车就有点困难了。</h3> <h3> 这是张贴在军沟大门上的通知,是2017年8月23日,原沈阳军区房地产管理处根据上级停止有偿服务的精神,对军沟出租的房屋和土地进行收回。</h3> <h3> 军沟1号将军楼,住过刘德才和王庆英2位军长。</h3><h3> 刘德才陕西省三原县人。一九三五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64年8月至1969年8月,任64军军长,后任旅大警备区司令,沈阳军区副司令。他参加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他参加了石家庄、平津、太原、宁夏等战役。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h3><h3> 王庆瑛,1976年10月至1981年6月,任64军军长。</h3> <h3> 231医院子弟张大海,如今是这军沟的守护人,他对军沟情况了如指掌,我们回军沟与大海打招呼才能进去,军沟子弟陈方哲与231医院子弟张大海都是八一小学的校友,陈方哲与张大海的姐姐是同班同学,他俩也是分别三十多年了,在军1号将军楼前合影,留下珍贵的纪念。</h3> <h3> 64军军部的4号会议室,是集团军常委和军党委及全委会于一体的会议室,军里很多重大会议都在这里召开。</h3><h3> 70年代初作战值班室也设在此地。</h3> <h3> 2号楼住过杨迪参谋长、武金厚副军长、刘东启副军长、刘鸿臣副政委。<br></h3><h3> 杨迪,1963年3月至1966年12月,任64军参谋长,1965年8月至1966年12月任64军副军长兼任参谋长,后任沈阳军区参谋长。</h3><h3> 杨迪,湖南省湘潭县河口镇中湾村人。1938年到延安,后来长期从事参谋工作,先后在叶剑英、彭德怀、韩先楚、邓华身边工作过。</h3><h3> 武金厚,1968年5月至1977年12月,任64军副军长。</h3><h3> 刘东启,1969年10月至1977年12月,任64军副军长。</h3><h3> 刘鸿臣,1973年6月至1981年10月,任64军副政委。</h3> <h3>这是我录的3号房一段视频。</h3> <h3> 3号房,住过武金厚副军长、许宪章参谋长、王凤生参谋长(后改副军长)。
武金厚,1968年5月至1978年12月任64军副军长。
许宪章,1969年10月至1977年7月任64军参谋长。
许宪章,1935年8月从家乡湖南石门雁池乡杨柳里山河村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期间,参加了湖南大庸、桑植、溆浦、贵州石阡、修文、大定(今贵州省大方县)、毕节,云南丽江、中甸,四川德荣、白玉、崇庆,甘肃哈达铺、康县等地战斗。先后参加了雁门关、宁武、太原、平社高村、岢岚、五寨、门头沟、杜家庄、上下清水等战役战斗和著名的百团大战;参加了粉碎1942年春、秋两次大扫荡;1944年秋、冬两次大扫荡和1945年8月对日寇的大反攻等著名战役。先后参加了大同、集宁、来易、保南、正太、津仓、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战斗。参加了著名的天津战役和解放太原、进军大西北、解放宁夏等战役。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了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作战。参加指挥了月山战斗、文安山、马良山反击战役及西海岸防御战。参加了指挥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王凤生,1978年12月至1979年4月任64军参谋长,1980年2月至1983年8月任64军副军长。<br></h3> <h3> 进到了军沟,遇见了一个家是黑龙江的老乡,非常热情,领着我们到处看。</h3> <h3>这是当年首长家的仓房。</h3> <h3> 6号楼,先后住过马瑛政治部主任后任副政委,王宪增副政委搬到此楼,1985年向经原军长住。</h3><h3> 马瑛,1964年6月至1966年3月,任64军政治部主任,1966年3月至1968年5月任64军副政委,1968年5月至1979年4月任64军政委,后任辽宁省军区政委,军区政治部主任。</h3><h3> 马瑛,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1938年入伍,参加了柏兰镇、沟里、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察南、热西、绥东、平津、新保安和解放太原、西北等战役战斗。参加了抗美援朝,<br></h3><h3> 王宪增,1969年10月至1983年9月,任64军副政委。</h3><h3> 向经元,1985年8月至1990年6月,任64军军长。</h3> <h3>7号房当年住的是处长一级的干部。</h3> <h3> 8号楼,先后住过郭玉峰政委(中组部部长)、许宪章副军长、黄渐鸿副政委和易广顺主任合住。</h3><h3> 郭玉峰,1964年8月至1978年11月,任64军政委。</h3><h3> 许宪章,1977年7月至1983年9月,任64军副军长。</h3><h3> 黄渐鸿,1983年5月至1985年8月,任64军副政委。</h3><h3> 易广顺,1985年8月至1987年12月,任64军政治部主任。</h3> <h3> 10号楼,先后住过何友发副军长、李伟副政委。<br></h3><h3> 何友发,1960年7月至1967年6月,任64军副军长。</h3><h3> 何友发,陕西泾阳人,1933年参加陕北红军,1967年6月到1983年5月任吉林省军区司令员,中共吉林省委书记,沈阳军区顾问。
</h3><h3><br></h3> <h3>这是当年首长家的菜窖。</h3> <h3>第64集团军历任军长
曾思玉------(1949.01-1952.08)
唐子安------(1952.08-1955.03)
刘金轩------(1955.03-1959.11)
陈信忠------(1959.11-1963.08)
李光辉------(1963.08-1964.08)
刘德才------(1964.08-1969.08)
张怀瑞------(1969.08-1976.10)
王庆瑛------(1976.10-1981.06)
聂济艟------(1981.06-1982.10)
刘精松------(1983.05-1985.06)
向经源------(1985.08-1990.06)
葛振峰------(1990.06-1996.11)
刘长富------(1997.01-1998.10) <br></h3> <h3>第64集团军历任政委
王 昭------(1949.01-1952.04)
黄文明------(1952.04-1954.09)
袁佩爵------(1956.05-1964.08)
郭玉峰------(1964.08-1978.11)
马 瑛------(1968.05-1979.04)
胡金波------(1979.06-1983.05)
李 硕------(1983.05-1985.06)
王清涛------(1985.08-1989.04)
谭乃达------(1989.04-1990.06)
张传苗------(1990.06-1994.08)
符廷贵------(1994.08-1996.04)
韩锡平------(1996.04-1998.10)
<br></h3> <h3>第64集团军历任副军长
马卫华------(一52.09-1953.08)
谢正荣------(一53.08-1955.03)
汪 洋------(一55.03-1956.04)
谢正荣------(二52.09-1953.08)
唐子安------(1949.01-1952.08)
陈信忠------(1955.03-1959.11)
汪 洋------(1956.04-1960.07)
郤晋员------(1958.11-1959.12)
王海廷------(1959.12-1964.08)
何友发------(1960.07-1967.06)
张怀瑞------(1965.02-1969.08)
杨 迪------(1965.08-1966.12)
武金厚------(1968.05-1978.12)
王庆瑛------(1969.10-1975.05)
刘东起------(1969.10-1977.12)
陈永康------(1973.12-1983.09)
向经源------(1974. 01-1978.07)
许宪章------(1977.07-1983.09)
师中伟------(1978.09-1981.06)
李德和------(1978.12-1983.05)
王凤生------(1980.02-1983.08)
陶云光------(1980.12-1983.08)
罗有礼------(1983.05-1985.08)
向经源------(1983.05-1985.08)
张德成------(1985.08-1986.09)
汪一新------(1986.09-1988.07)
刘书明------(1988.07-1990.06)
王 兴------(1990.06-1993.02)
梁兴家------(1992.10-1993.02)
郝柏栋------(1992.10-1996.10)
黄庆林------(1993.02-1996.07)
郭為民------(1996.07-1998.06)
王恩惠------(1996.10-1998.06)
尚全孝------(1994.12-1998.10)
<br></h3> <h3>第64集团军历任副政委
袁佩爵------(一54.09-1956.05)
王 屏------(二54.09-1957.07)
傅崇碧------(1949.01-1949.10)
傅崇碧------(1950.08-1950.12)
黄文明------(1951.01-1952.04)
郭玉峰------(1960.10-1964.08)
刘路明------(1964.02-1969.02)
马 瑛------(1966.03-1968.05)
胡金波------(1969.10-1976.11)
王宪增------(1969.10-1983.09)
武峰光------(1969.10-1979.03)
李 煒------(1969.10-1981.06)
刘洪臣------(1973.06-1981.10)
张国珍------(1974.01-1978.05)
段吉正------(1979.04-1983.08)
黄渐鸿------(1983.05-1985.08)
谭乃达------(1985.08-1989.04)
张传苗------(1989.04-1990.06)
易广顺------(1990.06-1994.04)
庞连杰------(1994.04-1997.06)
李光祥------(1995.06-1996.07)
黄献中------(1996.07-1998.10)<br></h3> <h3>第64集团军历任参谋长
唐子安------(1949.01-1949.12)
马卫华------(1950.08-1953.08)
谢正荣------(1953.08-1955.03)
汪 洋------(1955.03-1960.07)
王子卿------(1961.07-1963.03)
杨 迪------(1963.03-1966.12)
王 统------(1968.05-1969.10)
许宪章------(1969.10-1977.07)
李德和------(1978.07-1978.12)
王凤生------(1978.12-1979.04)
陶云光------(1979.04-1980.12)
王有翰------(1980.12-1983.05)
张德成------(1983.05-1984.01)
汪一新------(1984.01-1985.08)
刘书明------(1985.08-1986.10)
葛振峰------(1986.10-1990.06)
黄庆林------(1990.06-1993.02)
郭為民------(1993.02-1996.07)
王国生------(1996.07-1998.10)
<br></h3> <h3>第64集团军历任政治部主任
袁佩爵------(1949.01-1949.04)
傅崇碧------(1949.04-1949.10)
袁佩爵------(1949.10-1954.09)
王 屏------(1955.02-1957.07)
郭玉峰------(1958.11-1961.07)
王从周------(1961.07-1964.06)
马 瑛------(1964.06-1966.03)
展 征------(1966.03-1969.01)
段吉正------(1969.10-1980.12)
李 硕------(1980.12-1983.05)
王清涛------(1983.05-1985.08)
易广顺------(1985.08-1987.12)
于景常------(1989.04-1992.03)
庞连杰------(1992.03-1994.04)
孟昭志------(1994.04-1998.10<br></h3> <h3>164号房</h3> <h3>162号房</h3> <h3>161号房</h3> <h3>29号房</h3> <h3> 这门前还挂着当时住户喜迎春节的红色灯笼,现在是落灰的灯笼随风飘摆,住户大门早已不知去向,门前杂草丛生。</h3> <h3> 这条路是我在军沟看见最宽的路了,也就比轿车宽不了多少。</h3> <h3>这是军幼儿园。</h3> <h3> 64军司政后三部机关大楼。一楼是后勤部和司令部的管理处,二楼是政治部,三楼是司令部。</h3> <h3>86号楼</h3> <h3>到处都是苞米地。</h3> <h3>军部三部机关大楼正门。</h3> <h3>这是64军军教室。</h3> <h3>这根烟筒早已没人管理,爬墙虎爬上了烟筒。</h3> <h3>俱乐部前面的空地种上了苞米。</h3> <h3>机关大楼一角。</h3> <h3> 军俱乐部在七十年代放过不少内部电影,《山本五十六》、《解放》、《中途岛之战》等,有的限制观影级别,必须是干部才能观看,战士绝对不可以。</h3><h3> 当年军区前进歌舞团在军俱乐部慰问演出,军文艺汇演,地方在八一春节期间慰问演出,俱乐部整天都有活动,尤其是那每天播放的军号声,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h3><h3> 现在这俱乐部,不再热闹,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破旧不堪,只是那“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还镶嵌在俱乐部的正面墙上,被风雨侵蚀留下了岁月的痕迹。</h3> <h3>俱乐部前广场的休闲长廊被苞米包围着。</h3> <h3>这是64军招待所北楼,小招待所。<br></h3><h3><br></h3> <h3>废旧的房屋前,苞米年年丰收。</h3> <h3> 军沟内居住的一位姓吴的老百姓,对当年小市军队驻地了如指掌。他说偏岭那块是高炮团,磨石峪榴炮团,马明沟是工兵营,水泥厂是特务连,军沟门口汽车运输连,旁边还有个防化连,231医院在对面山坡上,哈喇子是空军导弹营,当年的军教导队在现在的翠和园宾馆北面。</h3> <h3> 昔日军部的小车班,停放着华沙轿车,和吉普车,专门为军部首长出车,今日的废品堆放地。</h3> <h3>这小车班车库大院大门紧锁。</h3> <h3>读者刘雅竹感言:</h3><h3> 很感谢《荒凉的军沟》作者,我在军高炮团由士兵到连长、参谋,经常去军沟。那里是64军军部,在我心中是很威严很敬仰的地方。后来我调到军司令部任参谋,对军沟地形地貌及当时发生的一些事情,是比较熟悉和清清楚楚记得的。1998、2000、2002年我去看过,心情很不好受。我一字一字读着《荒凉的军沟》勾起我一些回忆,我曾梦见过那里:是64军军史博物馆,总参抗美援朝史实研究院、军事训练和大型国防教育基地,许多64集团军的旧部官兵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工作过的官兵们,陆陆续续回来观光,向朋友、向孩子们滔滔流水般的,讲述自己在这里生活工作的故事...。梦境毕竟只是梦,《荒凉的军沟》作品,把确确凿凿的现实端上来了,看着看着,愁绪满怀。收藏了,好好的收着,收着这令人心悸的纪实作品!谢谢作者!敬礼!老兵刘雅竹。</h3> <h3>读者晓风感言:</h3><h3> 非常感谢《荒凉的军沟》的作者,让我又回到32年前曾经工作和生活近十年的军沟,看后心酸流泪,昔日雄伟辉煌的军沟如此荒凉,我家原就住在2号将军楼后面,我儿子就在军沟出生的,三十多年了感谢作者带我又回到军沟。我在军教导队三中队当过文书,司务长,政治处当过干事,四中队当过指导员</h3> <h3>读者苑国堂感言:</h3><h3>真是一位用心人,一位值得尊敬的老战友,一篇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好文章,对军营生活的追忆</h3><h3>,情感留恋感慨跃然纸上。文笔朴实无华,抚今追昔,历历在目。为老战友点赞!</h3><h3>我是191师572团炮兵营,后转入师炮团转业的。苑国堂</h3> <h3>读者洪潮澎湃感言:</h3><h3> 我曾是64军的老兵,如今我们已经满头白发,但曾经的军旅生涯,曾经的摸爬滚打,曾经的老部队,曾经的青春年华,我永远不会忘记,不会忘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会忘记那帽顶的红星、衣领上的红旗、草绿色的军装,还有那永远永远的怀念……</h3> <h3>读者邓智勇感言:</h3><h3>阅读《荒凉的军沟……》一文,心情激动又感慨!四十八年前的记忆依稀浮在眼前……</h3><h3>1969年12月16日,我参军入伍来到沈丹线一面山下口子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64军192师576团一营机枪连。1970年3月我营奉命到军部施工,我们连住在军教室。转眼就到了“八一”建军节了。这天上午,连队全体人员都到军俱乐部听军首长作报告,整个俱乐部人员坐得满满当当,拉歌的号子、掌声此起彼伏,整个礼堂都沸腾起来。突然间,对着主席台左上角的天花板冒出一股浓烟来向四下弥散,紧接着就冒出红红的火光。不好!失火了!全场人惊恐地吼叫着,在主持会议首长的指挥下迅速向各门口撤离出去。我们连坐在紧靠大门口,出来后又应楼上电影组人呼喊,去将两台宝贵的35毫米电影机(据说是德国制造)搬了出来,慌乱中,我的额头被玻璃渣子划破了皮,被卫生所护士不也分说地用绷带卷包扎起来。在熊熊大火中,不到半小时整个俱乐部的房顶就坍塌下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四壁,来到人民军队的第一个建军节就这样度过了。</h3><h3>不久,我们连就离开军部到磨石峪军直榴炮团修榴炮团至桥头190师的战备公路去了。</h3> <h3> 我的战友阅读后感言:</h3><h3> 文章流畅、扑实、真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老部队的那份难舍不忘的深厚情感。我曾在军教导大队受训过(记得在大桥的下坡处)。有一次,我们列队去军部礼堂看电影,每个人左手握着方木凳,步伐整齐,歌声嘹亮。当步入”将军楼”下时,军首长行军礼检阅通过的部队。我们随口令由徒步改成正步,并行注目礼。一队队,一队队,各个精神抖擞,整齐划一,口号震天。那是我第一次进入”军沟”,也是首次体验到野战军的治军风格和威武、雄壮和顽强的作风。一晃近40年过去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和壮观的场面,至今难以忘怀!我以曾融入到这支队伍,并成为光荣的一员而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有感)。</h3> <h3>拍下这熟悉的地方,这曾经住过的地方。</h3> <h3>俱乐部侧面。</h3> <h3> 这几根电线杆子就是当年军部的灯光球场,军部的篮球比赛都是在这里举行,军部有两支篮球队,一支男队,一支青年预备队。</h3><h3> 军部每年在这灯管球场进行篮球比赛。</h3> <h3>这是军家属楼。</h3> <h3>军锅炉房。</h3> <h3>这残破的屋子还挂着条幅“军沟所有覆盖地已打农药,禁止采摘野果,后果自负”</h3> <h3>64军澡堂子。<br></h3> <h3> 这是64军教导队,1977年我们榴炮团三营盖的,为了寻找这个我们曾经建造的四层楼,先后问过军沟里的住户,抗联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及教导队楼旁边的百姓,确认这栋楼就是当年的教导队,只不过是后来几经重修,成现在这个样子。</h3> <h3> 离开军沟,我还回了老连队,榴炮团三营指挥连,驻地在小市山城子,当年三营的营房部分存在,指挥连的营房基本都有,但不再是军营,是养鸡场,仓库,这颗百年的老榆树见证了三营生活。</h3> <h3> 侦察班吴迪班长,有线班王久发班长,无线班战士张国军围着大树,感慨万分。</h3> <h3> 连 队 趣 闻 </h3><h3><br></h3><h3>当年参军到营房, 驻地就在山城乡。 </h3><h3>新建连队没家底, 缺油缺肉菜不香。 </h3><h3>一年四季老三样, 白菜土豆萝卜汤。 </h3><h3>缺乏营养维生素, 全连普遍烂过裆。 </h3><h3>脑瓜灵的装病号, 战友喝汤借点光。 </h3><h3>偷来猪肉煮大米, 截留鸡蛋吃的香。 </h3><h3>活剥大仙黄鼠狼, 卖皮换钱喝二两。 </h3><h3>砍刀馒头吃八个, 肚皮撑得硬梆梆。 </h3><h3>懂事早的谈对象, 懂事晚的尿过床。 </h3><h3>游泳训练见护士, 两眼发直腿紧张。 </h3><h3>咬牙放屁打呼噜, 半夜梦游会姑娘。 </h3><h3>新训住在老乡家,一屋分住南北炕,</h3><h3>年轻旺盛跑过马, 清早支棚立过枪。</h3><h3>老乡拥军洗被褥, 发现地图印在上。</h3><h3>新兵羞涩老兵滑, 谎说炮油蒙姑娘。</h3><h3>偷看内部老电影, 搭讪女兵攀老乡。 </h3><h3>接站送站毛驴车, 自动驾驶回营房。</h3><h3> </h3> <h3> 你还记得吗?</h3><h3>战友你还记得吗?</h3><h3>那山那水那营房,</h3><h3>那车那炮那操场,</h3><h3>那树那路那村庄,</h3><h3>连长排长老班长。</h3><h3><br></h3><h3>战友你还记得吗?</h3><h3>新兵训练南北炕,</h3><h3>单杠双杠绿军装,</h3><h3>施工训练演习忙,</h3><h3>高跷队列军歌亮。</h3><h3><br></h3><h3>战友你还记得吗?</h3><h3>开荒种地拉军粮,</h3><h3>白菜土豆萝卜汤,</h3><h3>砍柴拉木烧火墙,</h3><h3>人欢猪叫驴车忙。</h3><h3> </h3><h3>往事悠悠在心上, </h3><h3>军营历历在梦乡,</h3><h3>无悔军旅好儿郎,</h3><h3>四十年后回营房,</h3><h3>兵心伴我迎夕阳。</h3><h3> </h3> <h3> 金秋红叶叙友情 </h3><h3> </h3><h3>银杏叶黄枫叶红, 风清云淡秋意浓,</h3><h3>远山近水依旧在, 八方战友聚山城。 </h3><h3>军号嗒嗒奏心声, 浮现四十年前景, </h3><h3>再相聚时两鬓白, 握手拥抱泪盈盈。 </h3><h3>施工训练唱军歌, 指挥连里专业多,</h3><h3>整编解散不依舍, 天各一方成蹉跎。 </h3><h3>携手小市回军营, 计算通信侦察兵, </h3><h3>欢歌笑语谈往事, 金秋红叶叙友情。</h3> <h3>指挥连侦察排和无线排,当年的营房拆除了火墙,变成鸡舍,现在鸡也不住了。</h3> <h3> 《荒凉的军沟》编辑比较匆忙,在军沟拍片的时间短暂,有好多地方没有拍到,尤其是没航拍设备留有遗憾,主要当时没有考虑做美篇,有的文图可能有出入,我将边修改边充实,尽量让内容更真实,有机会再去军沟补拍照片,也欢迎浏览阅读的朋友留言纠错,便于我及时修改补充。</h3><h3> 背景音乐我选用了《Conquest Of Paradise》(征服天堂),曲 名:He's A Pirate(他是海盗),你可能听着耳熟,它就是《士兵突击》和《国殇》两部电视剧的配乐,这首曲子低沉有力,让人血脉膨胀,有极强的感染力,我觉得比较适合这部美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