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飞翔:一杯敬年轻,一杯敬梦想……

老小胖

<h3>  如果你囊中羞涩,又梦想诗和远方;</h3><h3> 如果你不想签证,又期待去欧洲放浪;</h3><h3> 如果你只能穷游,又希望朋友圈摄影大赛逼格满满。</h3><h3> 那么,随哥去塞尔维亚自驾吧!</h3><h3> 开着别人的豪车,高举着一带一路的大旗,沿途欣赏别人的美景和美女,在别人的地盘上肆意驰骋,还特么有情怀,自带文艺范!</h3><h3>  再喝一碗哥法国三叔普鲁斯特精心熬制的鸡汤“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h3><h3> 想想都鸡冻。勒次狗!</h3><h3> (本文中图片均系哥与小伙伴手机直出,像素控请绕行,不喜勿喷,谢谢。)</h3> <h3>  塞波两国铁路运输不发达,大多数景点分散,考虑到贝尔格莱德和萨拉热窝之间的往返以及途中游览的便利,租车自驾是小伙伴们早就定下来的出行方案。</h3><h3> 6座以上,手动挡(欧洲租车,自动挡比手动挡的车租金要贵近一倍),市内提车,可以跨境。</h3><h3> 虽然贝尔格莱德大多数租车公司都不支持过境自驾,我们的穷讲究难不到万能的租租车平台,很快帮我们找到了贝尔格莱德当地的一家租车公司“Rent A Car”。</h3><h3> 9座雷诺,租金人民币831元一天,提车小哥很帅,鉴定完毕!</h3><h3> 温馨提示:贝尔格莱德市内不要租车,否则等着你的只会是两种结果,一个是找车位找得你怀疑人生,一个是车被拖走,花1000多块人民币赎回(家有矿请忽略)。</h3><h3> </h3><h3> </h3> <h3>  出发前,先上一张屌丝工作照镇楼。</h3><h3> 我身边这台”豪车”宽敞、舒适,唯一缺点车身长,驾控难度大,特别需要敲黑板强调的是,对驾驶员水平要求极高!</h3><h3> 用小伙伴的话来评价:不但需要车技,还需要颜值!</h3><h3> 不好意思,让哥厚颜无耻地先笑一会,再开车。</h3> <h3>  塞尔维亚的油价比国内高,柴油合人民币将近10元1升(1第纳尔约等于0.06元人民币)。</h3><h3> 别看咱大多数时间都在大山里头折腾,一路上各种LOGO的加油站不少,丝毫不用担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加不到油。</h3><h3> 作为一个老司机,加油这样的小事当然不能还让团队中的英语大神出马,”diesel(柴油),full(加满)“这两个单词怎么着也得背熟。</h3><h3> 一路上,边开车,边默记,恨不得一箱油早点跑完,马上就进加油站。偏偏这雷诺车省油,一直憋着我回程才有机会在波黑人民面前嘚瑟一下俺纯正的美英。</h3><h3> ”diesel(柴油),full(加满)、cash(现金)“!</h3> <h3></h3><h3> 塞尔维亚和波黑的地貌以山区为主,公路基本上都是两车道,路旁时不时竖着上图这种交通标识牌。</h3><h3> 那可以超车是什么样的牌子呢?</h3><h3> 聪明的您一定猜得到,当然左边小车的颜色是黑色的啦!</h3> <h3>  塞尔维亚和波黑交通规则与国内差不多,都是左舵驾驶靠右行。不过作为欧洲国家,这2个国家都要求白天开车时需要开近光灯。</h3><h3> 也许是路上几乎没有电子监控设备的缘故,感觉当地人开车超速是家常便饭。我们在STOP路口,经常能切身感受成语“呼啸而过”形容的是怎样一种状态。</h3><h3> 不过,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处对直行车辆让行和对行人的礼让,塞尔维亚的司机做得非常好,车辆排队时,看不到插队的,路上更是极少车辆乱鸣喇叭的情况。</h3> <h3>  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洛兹尼察---萨拉热窝---莫斯塔尔---萨拉热窝----兹拉蒂博尔---瓦列沃----贝尔格莱德机场。一圈下来1200多公里,全程无事故、无刮擦,请允许我在1000公里拍照留念,嘚瑟一分钟!</h3><h3> 境外自驾,不管是跑高速还是盘山公路,不可预见的非安全因素实在太多,瓦列沃回贝城的山路上,我们就遇见一起三车相撞的事故。所以租车前,请一定记得买全险!有超级全险的,就买超级全险!这个钱千万别省!</h3><h3>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省不能省全险!</h3> <h3>  上图类似于咱们的国道,路况不错吧,从诺维萨德去口岸城市洛兹尼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路。</h3><h3> 这些年,塞尔维亚为了尽快早日加入欧盟,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很大,得到了天朝和欧盟争先恐后的支持。</h3><h3> 看看奔驰牌的养护车,你就懂的。</h3><h3> </h3> <h3> 如果对自己的车技有信心,在塞尔维亚和波黑两国之间穿行,是一段非常适合自驾的旅程。尽管塞波两国高速公路很少,但省道、山路两旁的秋色让人大饱眼福,心旷神怡。</h3><h3> 路旁的苹果园硕果累累,红彤彤的苹果撒落一地。</h3><h3> 打开车窗,空气中弥漫着果香,沁人心脾,对俺这种年迈的老司机来说,选路边一块空地停车小憩,在秋阳下伸伸懒腰,吸几口带着果香的空气,神清气爽,满血复活!</h3> <h3>  我最喜欢萨拉热窝到兹拉蒂博尔这一段沿途的风景,像极了托斯卡纳山区的田园风光。</h3><h3> 蔚蓝纯净的天上白云朵朵,时而信马由缰,时而山峦起伏,时而浓荫蔽日,时而层林尽染,我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弯后面,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h3> <h3> 从巴伊纳巴什塔(Bajina Basta昵称BB小镇)回贝尔格莱德,谷歌地图为我们提供了两条路选择,经瓦列沃Valjevo回贝城,比经乌日策回贝城用时要少50分钟,于是我们做了一个错误但绝不后悔的决定:当然走用时少的瓦列沃!</h3><h3> 走瓦列沃,地图上看是条近路,其实全是Z字形的盘山公路,要翻越整座大山。</h3><h3> 走乌日策,虽然远,其实是绕过这座大山,安全系数高得多。</h3><h3> 为什么说绝不后悔呢?看看上图的秋色,你就会明白。</h3><h3> 对于我这种开车比坐车快乐的人来说,山高、路险、景色美,无疑是一种挑战和享受,平安翻山越岭下来,请叫我秋名山车神。</h3><h3> “旅途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实在是太对了!。</h3> <h3>  当年波黑内战,塞、克、穆三族打成三国杀,如今路旁这高耸的宣礼塔仿佛无言地宣告着这是谁的地盘。</h3> <h3>  国庆节,能从人山人海中脱身出来, 穿梭在塞尔维亚的城镇、山林和田野,享受着难得的地广人稀,饱览着绝美的异国风情,的确是明智的选择。</h3> <h3>  途经一个不知名的小镇。</h3><h3> 欧洲小镇最醒目的地标,无一例外都是各种制式的教堂。</h3> <h3>  BB小镇街头的银杏,黄得那么鲜艳、耀眼、热烈。</h3> <h3>  路边涂成苹果绿的房子。</h3><h3> 外墙涂抹的颜色、各种风格的招牌,体现的是一座城市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偏偏要修整规范成同一种样子。</h3><h3> 除了体现出决策者的肤浅、无知以外,我实在想不出这么干,高明在什么地方。</h3> <h3>  骑行318进藏,是无数驴友骑士们的梦想。在塞波山区路上,同样不乏这种牛人。</h3><h3> 同车的小伙伴们纷纷翘起拇指,伸出窗外,给他点赞加油!</h3> <h3>  我的地盘我做主。</h3><h3> 你车技再好,车再土豪,都得乖乖给我停下来!</h3> <h3>  波黑一个小镇路边,开着小车摆摊卖自家农产品的老爷爷。和塞尔维亚比,波黑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差得不止一个街区。</h3> <h3>  此次跨越塞波两国,我们选择从洛兹尼察口岸过波黑,兹拉蒂博尔口岸回塞尔维亚。</h3><h3> 开到洛兹尼察口岸,就是一遮阳大棚,一根栏杆和一个停车场收费模样的小亭子,我还在纳闷这收费站也忒寒碜了点吧,亭子里走出一位穿制服的大叔,一脸严肃地说“PASSPORT”,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传说中朴素至极的塞波边检口岸啊!</h3><h3> 只知道它朴素,没想到有这么朴素!</h3><h3> 回国后,我一定向华春莹小姐姐反映一下,再怎么着,国门,脸面啊!一定要把这里的硬件建设纳入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见了中国护照就免检加列队敬礼那种!</h3> <h3>  过了这座桥,那一头就是波黑口岸。和塞国警察一样,波黑边检也只看了看随车的车辆证件,就敲章放行。</h3><h3> 进入波黑不久,路况变得逼仄,左侧是窄乌(Rzav)河,右边是山崖。</h3><h3> 那些隧道,说它是隧道,山体还没凿平,又没灯光,说是山洞,它又分了车道。</h3> <h3>  上图是回塞尔维亚,兹拉蒂博尔口岸波黑一侧。</h3><h3> 不用下车,把护照集中递给亭中的波黑边检警察,一言不发,啪啪敲章,抬杠,放行。</h3> <h3>  相比之下,塞尔维亚兹拉蒂博尔口岸还有点口岸的严肃性。</h3><h3>  不过,边检敲完入境章,没走几步,就被一美女警察拦住了。车上的英语大神和她交流半天,谁也没听懂谁说的,等看到她递过来的机打小纸条上600第纳尔的数字时,哥再一次恍然大悟:原来是要交买路钱啊!</h3> <h3>图:Ben&amp;Lee</h3> <h3>  我们之所以绕道80多公里,改成从兹拉蒂博尔口岸入境塞尔维亚,不是因为从这可以看N多游记里提到的塔拉国家公园、8字小火车和木头城,而是因为情怀,为了上图河中的小木屋。</h3><h3>  国家地理杂志将这座小屋的相片作为封面,一夜间,它便成了世界驴友们熟知的网红景点。<br></h3><h3>  可以说,没有河中的小木屋,就没有我们这次塞波之行的起意。</h3> <h3>  前面那张图是卖家秀,午后才赶到的我们,只能看买家秀了。因为小木屋最美的时候是在清晨。</h3><h3>  感谢网友 "Tino" 的精彩深度游记,让我了解到小屋背后的故事。</h3><h3> 时间倒退到1968年,一个名叫 Milo ,一个名叫 Mandi 的当地少年为了方便在德里纳河中游泳晒太阳,突发奇想,在这礁石上搭建一间小木屋,作为在河中的根据地。几十年下来,小木屋6次被洪水冲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7.0版。</h3><h3> 这座小木屋也因为屡毁屡建,被誉为“塞尔维亚精神”的象征。</h3> <h3>  在中国大名鼎鼎的米卢和这间小木屋又有什么关系呢?</h3><h3> 原来BB小镇是米卢的出身地,他的亲姐姐是Milo的老妈,他是Milo的亲舅舅!<br></h3><h3> 哈哈,够八卦吧!</h3> <h3>&nbsp; 离河中小木屋12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塞尔维亚很重要的修道院---拉查修道院。二战期间,这里曾存放米罗斯拉夫福音书,这是一份12世纪的西尔文手抄本,是塞尔维亚乃至巴尔干地区最重要的古代手抄本。目前收藏于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内。</h3><h3>  </h3> <h3> 从萨拉热窝去BB小镇,会途径维舍格勒。座落在维舍格勒的穆罕默德•巴夏•索科罗维奇大桥,200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h3><h3> 这座石拱桥建于16世纪末,由宫廷建筑师思南设计,代表了鄂图曼帝国土木工程的最高水平。大桥共有11座石造桥墩,间隔11至15米,整座大桥长179.5米。</h3> <h3>  前南斯拉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安德利奇的代表作《德里纳河上的桥》描写的就是这座大桥。</h3> <h3>  如果不是一次导航失误,拐错了路口,我们不会遇见这座有500年历史的石拱桥,也不会知道这个美丽、安逸、宁静的小城镇就是被誉为“波黑心脏”的科尼茨。</h3><h3>  别看它小,它可是波斯尼亚人最早的定居点,有着近4000年的历史,就连铁托同志也选在这里的大山里,斥资3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90亿元)、历时26年修建了一处秘密地下防核避难所。</h3><h3> 这个避难所现在已成为一个景点对外开放,叫做铁托地堡。</h3> <h3> 在塞波旅行,怎么也绕不开铁托铁爷爷的话题。</h3><h3> 去莫斯塔尔的途中,你会看到亚布拉尼察大桥断桥遗址。这座断桥记载了铁爷爷和他的游击队员们抗击德寇的一段光荣历史。</h3><h3> 1943年初,在德、意法西斯及南奸军队的追击下,2万名包括铁托在内的游击队员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在内雷特瓦河边,并炸断了撤退的大桥。</h3><h3> 铁爷爷毫不畏惧,声东击西,指南打北,三十六计用到最后一计,利用夜色搭建浮桥,成功从断桥处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保存了革命的火种。</h3><h3> 革命成功后,铁爷爷把断桥保留下来,并在河边建了一个纪念馆,把这变成了一个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到处是人民幸福的笑脸,只有广场中这尊大炮才会让人想起,这里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油生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h3> <h3>  从萨拉热窝去往莫斯塔尔的半路上,会路过一个网称最美的网红餐厅Zdrava voda,它的logo是一只白天鹅,招牌菜是烤全羊。</h3><h3> 如果想去就餐,丝毫不用担心错过,很远的路边就有标记距离、带白天鹅图案的广告。你看哪家门口车最多,餐厅最热闹,准没错。</h3><h3> 因为赶着去莫斯塔尔,只是路过,从餐厅外拍一张照片,你看看,景色如何?</h3> <h3>  贝尔格莱德郊外、多瑙河边的泽蒙小镇这几年成了来贝城旅游必到的打卡点。</h3><h3> 上图这Gardos tower是泽蒙小镇的最高点,也是地标。</h3><h3> 小镇游览最好的方式就是漫步,在Gardos tower塔上俯瞰多瑙河和小镇全景后,从塔后拾级而下,到小镇上闲逛。这里仍然保留了些18世纪至19世纪的老房子,镇上的道路坑坑洼洼,没有进行修复,反倒多了几分时光留下的沧桑。</h3> <h3>  有人说,泽蒙景色有多美,只有去过才知道。</h3><h3>  我放一张夕阳下的泽蒙照片,美不美,你说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