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摄影后期:老木(签约作者)<h3>出镜模特:萱萱(台州越艺艺术培训中心)</h3><h3>化妆造型:程程美妆机构</h3><h3>策划组织:老木匠心环境人像摄影</h3><h3>灯光设备:耐思K8,N6</h3></h3> <h3> 武旦,旦行的一种。大多扮演勇武的女性,如武将和江湖人物中的各类女侠,表演上重武打和绝技的运用,昆剧原无武旦这一行,清代中叶后,随着剧种的衰弱,各职业昆班为求生存,逐渐吸收高腔和 京剧中“金戈铁马”一类武戏,武旦这一行当也应时而生。</h3> <h3> 因家里父亲特别喜欢戏曲,小时候,不知什么时候起,受父亲的影响,逐渐喜欢上了戏曲,特别喜欢的是京剧里武旦的造型,那一身长靠,穿在身上,英姿飒爽,中国戏曲舞台上,塑造了这么众多英勇、豪迈、爽朗、的艺术形象,</h3> <h3> 在众多的武旦人物角色中,记忆最深刻的当属《 穆柯寨》、《穆天王》、《破洪州》,《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等曲目中的穆桂英,是小时候心目中的女将军,女英雄。</h3> <h3> 武旦演员不重唱、念,重在舞、打以及各种表演身段。在喊杀声中不乏女人的娇媚,在拳脚功夫中捎带出女性的温柔。</h3> <h3> 靠功戏要注意表现人物的感情和舞蹈动作的美与有力。扎靠与不扎靠在动作上就要有所区别。扎靠和穿打衣打裤不同,如把穿打衣打裤时的动作方法用到扎靠戏上,就会感到膀子张不开,动作小,不精神。扎靠戏的动作要大,走脚步也要稍大些,脚尖要稍撇点,这样在人物上就有了气魄。</h3> <h3> 翻身的时候应使靠旗扫地,涮腰时要用点腿塌下去,这样涮腰的幅度大,也有了冲的劲头。扎靠戏的舞蹈动作和开打都比不扎靠要难。</h3> <h3> 武旦长靠戏除了上述的穆桂英之外,还有《夺太仓》的张秀莲,《红桃山》的张月娥,《竹林计》、《女杀四门》的刘金定,《芦林坡》的扈三娘,《战金山》、《两狼关》的梁红玉,《湘江会》的钟无盐等。《扈家庄》的扈三娘,虽是改良靠也与硬靠有关。靠戏里的角色主要表现骑马作战的女将。</h3> <h3> 武旦练靠功时,穿绣花薄底靴,扎四根靠旗,先练跑圆场。跑圆场时,腰要撑不能软,脚步要小不能太大,要压着步子,要稳。最忌的是摇、扇、晃,不要总抖靠旗。武旦的亮相要求脆、美,不能拙、野。抖靠旗就给人以拙、野的感觉。亮相的有劲没劲,不在抖靠旗,而是手、眼、身、法、步统一的一个俏劲,如果没有这统一的俏劲,使多大力气也看不出有劲来。</h3> <h3> 《 泗州城》则是一出最典型的武旦戏。泗州城水母幻化人形,欲与书生乌延玉成婚。乌骗取水母身上的明珠,逃出洞房。水母大怒,率领水族兴动波涛,淹了泗州城。观音菩萨遣众神将与之搏斗,终将水母擒获。这出戏最能展现武旦的功夫了,在格斗中要刻意安排京剧特伎—— 打出手。水母在众神将的夹击下,困兽犹斗。在出手锣鼓伴奏下与天兵斗法。刀枪棍棒满台飞舞,抛、真、踢、接,目不暇接。水母以拍枪、挑枪、踢枪、前桥踢、后桥踢、虎跳踢、 乌龙绞柱踢、及连续跳踢等高难度舞蹈动作表现惊险的战斗场面。极具 戏剧的观赏性。</h3> <h3>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h3><br></h3><h3>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h3><h3><br></h3></h3> <h3> 此次拍摄以京剧穆桂英造型,披上武旦长靠,结合台州临海古城的环境,拍摄创作而成,拍摄中没有设计到任何戏曲里的故事情节,作者只因为喜欢京剧里武旦的角色,一种情怀,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h3> <h3>关于摄影:我一直在路上,以匠子心,精耕细作,拍摄属于自己的故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