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之旅之二——理论高度与实战实践的统一

冬日暖阳

<h3>今天是国培之旅的第二天,安排了两场讲座,分别是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导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荣维东教授所作的《写作教学理论最新发展与有效教学策略》,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徐桦君老师所作的《新课标背景下的考场高分作文写作指导》。两场讲座各有千秋,讲师身份不同,所站高度不同,当然学员们的收获也就不同。但都有其共同点,就是两位导师都是研究与智慧并存,让我们受益匪浅。<br></h3> <h3>荣维东教授从高考现状与误区、我国高考命题发展观察、何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及其内涵特点、关于高考命题作文的思考五个方面阐释了作文命题及教学的规律和方法。荣教授提到从“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封闭性到“新材料”作文的泛角度性,再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防套性,越来越考查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荣教授认为“高考作文在内容的考查上已不再是对已有观点的阐释,而是要求用多样化的分析辩证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荣教授列举的欧美国家写作实例来看,国外非常重视思辨性写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由此而得到深刻启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课堂上,必须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br></h3> <h3>荣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经验;既有对多国作文题目的研究,又有对国内几十年作文命题的线性研究,正如领航导师信老师所说,既要在云端跳舞,又要在地面行走,又要在云端跳舞。 大学教授的讲座让学员见识到了理论的厚度,开拓了视野。而下午徐老师的讲座让我们见到了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实实在在的办法,可谓十足的接地气。<br></h3> <h3>徐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一位连续15年担任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组的组长,徐老师对高考作文阅卷中所总结的学生写作应注意的问题具有绝对的权威。真是听君一讲座,胜读十年书啊。<br></h3> <h3>徐老师的讲座重点在新课标背景下考场高分作文写作指导上,这是让我们每一位学员都迫切想学到的。徐老师从了解、强化、打磨三个方面切入,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予以了阐释。徐老师特别强调学生的习作中,应渗透国家意识,学生应具有家国情怀,这也对应了考试命题“立德树人”的原则。跟荣教授一样的是徐老师也尤其重点提到要训练学生的思辨意识,“要想在高考中写出深刻透彻、有思想、有力度的佳作,考生必须在平时的写作中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针对高三学生时间紧张、应考压力大的现状,徐老师以实例告诉我们高三学生应多读时文,以关注时代,关注民生,关注国家。<br></h3> <h3>徐老师讲座中最让老师们兴奋的地方在于,徐老师以自己从教中遇到的作文为实例,以原稿和修改稿的对比,从观点、逻辑、深刻、点题、语言五个方面为学员们讲解了提高作文分数的实实在在的方法。既有对原稿问题的指明,又有修改方法及修改后文章的呈现。徐老师还特意印制了讲义,让老师们看得真切,用得顺手。感谢徐老师的用心准备,感谢徐老师提供的这么实用、好用的作文提分方法。<br></h3> <h3>今天的学习让我大开眼界,两位老师的博学、睿智、勤奋、用心,让我对两位老师肃然起敬。在聆听教诲的同时,如何内化于心,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培训结束后,我会认真整理老师们的讲课内容,以期让自己有大的提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br></h3><h3>向两位老师致敬!</h3>

作文

老师

讲座

写作

学生

教授

高考

教学

学员

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