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研,以展促思——红山区第八届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圆满落幕

我爱每一天

<h3>在这个丹桂飘香,金风送爽的初秋时节,红山区第八届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小学组的比赛于近日圆满落下帷幕。大赛秉持着“以人为本,公平优质开放”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教师们规范教学行为,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推动学科建设,落实“以赛促研、以研促变”的活动目的,收到较好效果。本届大赛在竞赛内容、评判形式、组织管理等方面,继承了往届的优秀做法,同时又有所创新: 一、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大赛内容分为课堂教学和微课录制两大部分。首次将微课制作做为全区大型竞赛的比赛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广大一线教师认识到专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信息技术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微课制作既能考查出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又能在微课内容中体现其教学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在本次竞赛中,共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综合实践六个学科,参赛总人数近170人,规模较大。为保证大赛顺利高效地开展,从师生的出行安全、组织管理等方面考虑,竞赛采用了“评委流动”的工作方式——评委组到选手所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的评审工作。全区30余所小学,评委组每天要奔赴2-4所学校开展工作,虽然辛苦但最大限度地给参赛学校与教师提供了便利条件,体现了大赛“以人为本”的宗旨。<br></h3><h3><br></h3> <h3>二、公平透明,高效执行</h3><h3>两年一届的教师能力大赛,承载了学校与教师的期待,竞赛成绩必定是倍受关注的问题。为保证大赛公平公正顺利高效地开展,红山区教育教学指导中心的领导与教研员们多次开会研究,最终确定下组织的形式与评分机制——采用教研员分组带队,随机指定赛点,当场公布分数的形式。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是参赛人数较多的学科,因此在本届大赛中采用同一学科由教研员分组带队,同时进行的方式(小学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均分为三个小组,小学英语学科分为两个小组)。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语数学科在5天的时间内结束赛程,英语学科仅用3天结束赛程。</h3><h3>本次大赛的创新处还在于——公平透明的评审组织形式。每个评委组均由一名教研员与四位一线资深名教师组成,专业性强。在每堂竞赛课结束后采用当堂公布5位评委的平均分,并坚持同校回避,教研员不做点评的原则,让选手第一时间知道成绩,并接受群众的监督。此外,语数英三个学科的竞赛中,由部门主管领导在当天竞赛开始前的两个小时发布各组评委的分别去哪个赛点。避免了个别人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现象,极大地提高大赛评审工作的透明度,抵消了群众的猜忌,保证了教研员的名誉与形象,将大赛的公平性做实。</h3> <h3>三、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本次大赛得到各校的高度重视与大力配合。由于是带课参赛,给选手留出一周左右的备课时间,促动了学校层面的磨课研究。可以说,每位选手的课堂教学代表了其学校的最高水平。通过大赛,促进学校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正是举办大赛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小学组的六个学科中竞赛活动中,也展现了各学科的不同风采:<br></h3> <h3>语文一组的评委们总结出这届选手的课堂教学中的六大亮点:1.低段关注评读指导读中感悟2.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教学3.指导阅读理解的教学设计有层次、有梯度4.古诗词教学体现语文味5.拓展阅读选用得当,优选音乐、视频等辅助教学6.教师素质明显提高</h3><h3> </h3> <h3>  边作芹老师提出两点建议:其一、有什么样的职业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师们应该一心只想着为学生服务,把今天的教育真正与祖国的未来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紧密结合,课堂自然会有一番新的变化,大赛课也自然会有新的价值取向。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家国情怀和民族使命感,应该全身心地去成就有灵魂的教育学情和文本的深入解读,以温暖的人文情怀实践对核心素养的生动熏陶。其二:变教材成为“学本”,变“讲堂”为“学堂”。现行教材,特别是部编教材,从单元训练点、课文泡泡、课后题和语文园地等方面已经明确了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教师让学生熟知这些变教材为“学本”的向导,让学生学会在潜心读书、思考探究、合作交流中自主成长。</h3> <h3>在语文二组的24堂参赛课中,参赛教师教学风格各异,多角度展示出了自己的学科素养、教学基本功、课堂感染力以及教育机智。他们重视以课标为依据,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的目标更为明确、诵读理解、拓展应用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h3><h3>参赛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现场生成的师生互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精致实用的课件制作以及清晰美观的板书设计,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语文三组的参赛课型丰富,有阅读课、习作课、绘本课等。阅读课:老师们更加重视朗读、感悟,教师能够紧紧抓住关键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指导朗读、品词赏句,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习作课:更注重学生的习作兴趣,关注习作指导的全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写的欲望。设计层次清晰,训练扎实有效。更注重为学生们提供了观察、体验、想象、描写的内容,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较好地落实了快乐作文,轻松作文的设计理念。 绘本教学:师生互动,以“绘”为本,抓住绘本的特点,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氛围中生动地读,快乐地讲,深入地思。</h3><h3>所有的课,都紧紧围绕年段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的收获。</h3> <h3>数学组的竞赛共有60余名教师参加,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集中地反映出先进的课堂理念,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动手实践等方式学习。大赛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和积极配合,准备充分。</h3> <h3>在英语学科的赛场上,每位参赛选手都展现了别具一格的个人风采。从这22堂参赛课上可以看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逐渐深入人心,大部分教师转变了过份关注知识的教授与训练的旧观念,开始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学生思维的培养等方面下功夫。</h3><h3> 在赛制上,为了促进教师们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深化学科建设,英语学科采用梯度加分制,即对不同课型予以一定的加分政策。在这一举措促使下,本届大赛涌现了四堂绘本课,为全区主题研究提供了素材,也激发了教师们挑战自我的勇气。</h3> <h3>在听课活动的组织方面也有新意,每一位听课教师都要填写一份“大众点评反馈表”,针对自己所听的课留下简要的评析和并给出星级等级。这份反馈表,有利于听课教师认真思考,有益于评委老师全面评判,也有利于教研员了解一线教师们的理论素养发展情况,可谓“一举三得”。从反馈的内容看,老师们能够抓住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能用理论性语言来进行描述或说明,有的甚至能挖掘到深层次的问题,说明这一举措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不同参与者都有所收获。</h3> <h3>科学大赛13位参赛教师奉献了精彩的科学课。参赛教师本着“聚焦核心素养,推进课堂革命”的主题,真正在课堂上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课堂理念,学生在科学上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我们看到教师在变,课堂在变,学生在变,教师素质在提高,令人欣慰。<br></h3> <h3>综合实践活动大赛共有8位教师参加。值得肯定的是教师有热情,认真对待,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各位参赛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参赛课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活动设计以学生的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的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实践是以学习和自我发展为目的的实践,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集中体现了实践的课程观。</h3> <h3>小学品德学科的教师于9月17日至21日进行了课堂展示交流。此次参赛选手既有教坛新秀,也有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他们根据品德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放手让学生参与实践,充分体现了品德学科“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原则。课堂上大量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课程资源,弥补了教材的局限性、滞后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h3><h3><br></h3> <h3>  每一次的困惑与徘徊也同时伴随着我们理性的思考,每一次的肯定与否定之后我们总会有所提高。本届大赛在所有相关领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虽已圆满结束,但教学改革与研究之路并未达到终点。让我们且学且探索,且研且进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