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恩师宾敬先生80寿辰,同学们和恩师相聚,喜之,感怀溢乎!</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贺 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屋添筹,共庆恩师登耄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黉门施教,喜看桃李满莲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好友:赵志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枫红菊艳,丛林尽染,时逢宗师八旬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殿彻华灯,对酒当歌,此刻学子满堂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学生:蔡克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喜逢恩师八十华诞感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蔡克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深秋正值菊花春,枫叶侵霞不惹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入宴华光皆照客,宗师慈面正传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何忘教诲情怀切,犹有尊仪意味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庆诞青衿酬德厚,欣然举酒敬贤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贺宾敬老师八十寿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今日杖朝一放翁,金婚伉俪情深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文章桃李满天下,人瑞还期十全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学生:孙中良作</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毕业三十七年后学生交给老师的作业</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我们的骄傲~宾老师</b></h1> <h3>冰静(本名宾敬),祖籍湖南衡山。1939年10月10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
196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曾供职于湘潭医学专科学校、湘潭市第三中学。1985年调入湘潭教育学院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员,领教授职称。1999年退休,受聘于某文化事业单位任书、报、刊编审至今。
编纂《古今词义比较词典》(与陈端衡合著)一册,主编《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一册,共两种,均公开出版。
专著有杂文、随笔散文集《跪下,谢过母亲》《爱情心得》《活着的踪迹》《人性的品相》《责任原理》,杂文理论、评论集《无关脸面的批评》《杂文的思维品格》,现代诗歌集《我自周旋》,共十一种,均已公开出版。
曾获全国师范类院校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多次获得政府记功、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再说宾敬老师</b></h1> <h3> 冰静随笔《活着的踪迹》一书(2008年出版发行)自序中云:
活了七十年,不"古"也不"稀",却难说一个"够"。爱过,恨过;成过,败过;哭过,笑过;低过头,却总不肯弯腰。于是,这活,便越发不易。有《活着的踪迹》作证。
不肯弯腰,站得堂堂正正,也就有真正文化人的气节。冰静的气节,除了他《活着的踪迹》可以作证,他的每一篇可谓铿锵的杂文,他曾经在电视台的时评节目"冰静扯事",也可以作证。最重要的是,他的读者,观众,朋友,以及所有知道他的人,都可以作证。顺便说一句,为什么颇受欢迎的"冰静扯事",扯着扯着,不扯了,冰静先生没告诉过我,我也不打算问。世上的事,该糊涂时,还得糊涂。
我想,最该感谢时代的人,该是冰静。若或不是我们睁开眼睛,便可见阿谀奉承者密密,追蝇逐臭者麻麻,为虎作伥者亦不鲜见,每天闹心的事,层出不穷,冰静以及和冰静相类的人,存在的价值将大打折扣,自然,断不会有冰静杂文,也不会有曾经有过的"冰静扯事"--他的杂文和时评将是无源之水,那"冰静扯事",也就不如和三五高朋,坐在茶楼,古往今来、中国外国地瞎扯。
《活中的踪迹》一书,分为四部分:回望,仰望,存照,断想。
"回望"说的是他曾经的事,他怀念的人,他爱着的家。如《二毛五分的债孽》,将自己的灵魂好好地拷问了一番:为了理发店二毛五分钱的欠帐,时不时折磨自己,且这一折磨,就是几十年。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杂文家,对自己的苛责。《烟事蹉跎》借着烟事,写他曾经的苦难,以及面对苦难的通达。我想,只有通达的品性,才能明察人世秋毫,才能有冰静那些犀利的杂文。如果不通达,成日里是社会或者他人待自己的不公,短短几十年,埋怨的时间还少了,哪有时间去考虑别的东西?而对娘的怀念(见《娘》),对妻子的感恩(见《叫我如何不想家》《节约型老伴》),又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世上形形色色的龌龊事,冰静先生可谓横眉冷对,而在这棱角分明的人格下,却有着如此温馨的一面。
"仰望"说的是冰静仰慕的人。那些人,有中国的,有外国的,但他们之间,有共同点,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我相信,任何一个真正的作家,心里一定有一个乌托邦。因为一个真正的作家,他该有一种担当,就是找出社会的不足,从而为社会变得美好,尽自己一分力量。而要找到这个不足,必定要有一个对照系,我想,这个对照系就是作家心灵深处的美好社会。这个美好社会,真、善、美无疑是其缺一不可的三维。冰静在仰望中提到的人,是冰静心里那个乌托邦的公民,自然他也就仰望了。他的这种仰望,和他的杂文,是同一个目的: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存照"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冰静试图给社会,给芸芸众生立些镜子。我之所以说是"试图",是因为社会,或者芸芸众生会不会拿着这些"存照"当镜子,的确难说。只怕是这种"存照"和那些闹心的事,闹心的人,如同两根铁轨,永远地平行下去。但不管怎样,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冰静,以及无数类如冰静的人的无数"存照",才有所希望。假如"存照"也无,只怕人世漫漫如长夜。
"断想"是冰静对万事万物的思考。如这样的句子"杂文美在真切,爱之情真,憎之意切,呼之高亢,诉之冷峻",将杂文最本质的东西,勾勒了出来。又如"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真谛。再如"相信上帝,但别忘了锁门",诙谐得叫人会心一笑。
李白有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说,他和敬亭山之间,彼此如此欣赏,以致看不厌了。冰静与世相之间,却是"相看两烦厌,能奈对方何"。但不管怎样,冰静与世相之间,世相面对冰静,照出的是丑陋和龌龊,冰静面对世相,则照出了高洁和气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冰静,是湘潭的一面镜子。<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宾敬老师之著作</b></h3> <h3>①《古今词义比较词典》(与陈瑞衡合编著)
②(199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③《跪下,谢过母亲》(杂感集)
(199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
④《爱情心得》(杂感集)
(2005年青海人民出版社)
⑤《活着的踪迹》(随笔集)
(2008年作家出版社)
⑥《人性的品相》(随笔集)
(201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
⑦《我自周旋》(诗选)
(2014年文化艺术出版社)
⑧《杂文的思维品格》(理论评论集)
(201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⑨《和自己谈心》(随笔集)
(2016年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⑩《从时光深处走来》(随笔集)
(2018年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祝老师健康、开心、快乐、吉祥。</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