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好!平原县第五中学今年7月份新建了一个党史国史馆,你知道吗?让小编作向导,带你一起感受一下吧!</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们的红色教育基地,也是党史国史馆,主要有6大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五代领导核心、党的光辉历程和科技创新。</span></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这个板块是中国古代史</div>
<br></h3> <h3> 中华文明5000年,我们选取了各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科技等等。</h3> <h3> 从夏朝到隋朝之前,我们选取了:“人文初祖”黄帝、大禹治水、商周时期有了比较完善的文字制度和青铜文化、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东汉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北魏孝文帝改革。<br></h3> <h3>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说一下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又称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期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张骞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成为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br></h3> <h3> 我们现在又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h3> <h3> 这是从隋朝一直到清朝。
<br></h3> <h3> 我们选取了隋朝大运河、著名的贞观之治、宋朝的瓷器、元朝行省制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郑成功收复台湾。</h3> <h3> 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说一下郑成功收复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
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从金门出发,直取台湾。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公元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
<br></h3> <h3>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同属于一个中国、同属于中华民族的事实从未改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这个板块是中国近代史</div>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建国前。这一百年,中华民族饱受侵略和战争,是屈辱史、血泪史,同时,中华民族也在慢慢觉醒、不断抗争。
<br></h3> <h3>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2个大事件。
按照历史发展轨迹分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八一南昌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br></h3> <h3>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说一下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br></h3> <h3> 战争、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历史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记。我们把每年的9月18日定为国耻日,目的是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发奋图强、振兴中华。<br></h3> <h3> (三)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国旗、国徽和国歌。
每周一我们都有升旗仪式,都要升国旗、奏国歌,不仅如此,我们更要了解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含义。
<br></h3> <h3> 国旗的红色象征着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的红色象征着光明。
国徽就是国家的徽章,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尊严。
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象征着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这个板块是中国现代史</h3> <h3> 从建国一直到现在,这段历史,我们选取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大事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大改造、十年探索时期、1964年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还有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飞船系列、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1978年开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br></h3> <h3> 建国后,我们历经各种探索,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重要的转折点是——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教育、医疗等方面。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br></h3> <h3>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现在我们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这是建国以来的五代领导核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h3>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五)这一板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h3> <h3> 选取了我们党的21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h3><h3>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就开始了救国、建国、强国的漫长征程,正是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在漫长的征途上前赴后继,才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曙光。
<br></h3> <h3> 建国后我们党进行了不断的探索,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也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r></h3> <h3> 如果把中国比作快速行使的列车,那中国共产党就是车头,这些理论就为列车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3> <h3> 简短的24个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它成为我国13亿多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这板块是我国的科技创新板块</div> 经济力和科技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设置了这一板块。
我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发明。</h3><h3>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创新整体能力持续跃升,我们主要选取了在农业、军事、航空航天、天文等方面的科技成就。<br></h3> <h3>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说一下“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br></h3> <h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中国科技创新正迎来历史性跨越。<br></h3> <h3>这是有关党史国史的图书,以供学生学习</h3> <h3> 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走向。习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幕后花絮</font></b></h1> <h3> 我校的党史国史馆是今年7月份建成的,炎炎暑假,领导们就在商讨、设计、部署。<br></h3> <h3> 开学以后,刘军主任又默默做了很多细化工作: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洗照片、布置、打扫卫生等等。</h3> <h3> 为迎接检查,解说员贾言玲老师多次加班写稿、练习</h3> <h3> 这是姜书记和刘主任在图书室一本一本选出来的关于党史国史的书籍,将近300本。</h3> <h3> 这是刘军主任去前曹镇运回来的书柜</h3> <h3> 平原五中党史国史馆在厚德楼一楼阅览室东首,欢迎您来参观学习!</h3><h3><br></h3> <h3>编辑:贾言玲</h3><h3>审核:姜国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