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背口袋”,土语称“哈力海”,汉语叫荨麻卷饼,是土族最具代表性的饮食,因形状像口袋又俗称“背口袋”。土族“背口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br></h3> <h3>
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从外婆口中听到过“背口袋”这个食物名称,但是一直没见过,更没有吃过。1991年结婚度婚假的时候,婆婆特为我们做了一次,那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它的制作过程,那时候我也不怎么会做饭,看见婆婆合面、摊饼、撒拌汤、捣蒜、卷饼……那程序好复杂。那是第一次品尝了它的味道,只觉满口清香,回味良久。直到1995年因工作调动来到了互助,“背口袋”边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每次到外面不管是朋友聚会、还是家人聚餐都是必点的一道食物,百食不厌。今年7月份,朋友邀请一起到他的朋友家玩,有幸目睹了“背口袋”的制作全过程。朋友的朋友家住互助姚马村,姚马是一座土族聚居的村落,也是“背口袋”申请非遗的拍摄地点,这里民风淳朴,土族村民热情好客,这里不知有多少摄影爱好者和媒体拍摄过“背口袋”的制作过程,主人家已经说不清楚了,看着我们拿着相机,主动要为我们做“背口袋”让我们拍让我们尝。
</h3> <h3>★
“背口袋”的制作流程主要有备料、摊饼、制馅、卷饼等四个阶段。</h3> <h3> 备料:采摘荨麻,荨麻采摘最合适的时间是端午节前后。荨麻长至15厘米左右时最有营养价值,也是口味最好的时候。
<br></h3> <h3>
摊饼:就是烙油薄煎饼。这个过程合面、摊饼、烙饼都是有讲究的。面需要半发酵的,这样烙饼出来酥软可口。摊饼要五分硬币薄厚且薄厚均匀大小一致。烙饼用菜籽油、柴草烧火,烙至金黄不能太干。这样做出来的饼子既好看又好吃。</h3><h3><br></h3> <h3>
制馅:将风干的荨麻放入石头搨窝(石臼)搨至粉末状待用,再在锅内沸水中加入适当面粉和荨麻粉熬成粥状,并加盐、姜粉、花椒粉、蒜末等佐料,煮熟待用。</h3><h3><br></h3> <h3>
卷饼:熬好的荨麻粥置于薄饼中央,上面撒上提前做好的炝油蒜泥,再用薄饼把荨麻卷裹成圆桶形状,再切成两半,装盘,即食。<br></h3><h3> 至此,香喷喷的“背口袋”制作完成,敬请客人品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