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潇漓

<h3><b><i><font color="#b04fbb">题记</font></i></b>:继台风“山竹”之后,我和童鞋们一起研讨、一起描绘,孩子们用自己在台风当天的所见,作为这次主题的契机,我们用生活中最真实的自然灾难,用自己心灵深处拼凑的片段,用点、线、色勾画出最真实的场景。每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画,都是一年级童鞋们在课堂上用心创作的累累硕果。</h3> <h3>  中国的儿童美术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发展到今天已将近30年。现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举国上下重视教育的风气,使这项事业得到蓬勃迅猛的发展。美术教育在呼唤真正的人格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功能。在教育情境中美术活动可将儿童带入一个异彩纷呈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觉领悟中,从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生命的潜能、生命的智慧、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乐趣,获取真、善、美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美术之美,在于它结合了真与善,因而它对人格教育的功能是全面的、整体的。</h3><h3> 传统的美术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及同学之间的合作性。《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不断体验美好的生活、人性的完善及亲情与友情的珍贵,从而陶冶自我的审美情操,发展自身的人文素养。</h3> <h3>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对于孩子而言,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要画出最美、最有真实情感的作品,必须到生活中去体验。这是“台风”这个课题中,我特别喜欢的一幅作品,线条简单利索,从内容上感受到了孩子情感的细腻。</h3> <h3>  爱因斯坦说过:“全体人民的完全一致,即使可以做到,也是不值得向往的。”儿童的世界是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孩子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游戏规则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h3> <h3>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会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h3> <h3>  画画不求结果,只求过程;画法不作“统一”,只求“个性”,这就是儿童画。<br></h3> <h3>  好的辅导方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画啥像啥的高手,而是学到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水平。<br></h3> <h3>  孩子的画是:画出所有的内容,不是画像所有的内容。</h3> <h3>  儿童画是个性的展现,创造的体现,是不同凡响,是独一无二。有了这几条,即便是画面“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也是最优秀之作。<br></h3> <h3>  教孩子画画的整个过程,孩子们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点滴记录了孩子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历程。<br></h3> <h3>  孩子的画是从抽象走向具象的,但孩子的抽象不是成人理性化的抽象,孩子的具像也不是客观真实的具像,而是孩子们自己心里的东西。<br></h3> <h3>  个人认为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实践经验,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教学最核心的工作,并非可教的“技法、造型、色彩、构图”等学科语言,也不仅仅是事物本身的特征。作为语言“表达与表现”的特性,我们更重要的要去做的是:为不可教的情感目标,做充分有效的引导,帮助孩子完成生活经验的认知和类比的迁移,激发孩子所感所知,完成情感赋予。</h3><h3> 什么是“美”,美绝对不仅仅是你能画出一幅人人赞美的好画。对于儿童来说,他自小通过美术教育,成长为一个活在美之中的人,并且能够用美完善自己的生命。 美不是一幅好看的画,美不是一个穿戴华贵的人,美就是你精心地生活,你乐观自信地绽放着生命之光。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