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因为去额济纳看醉美的胡杨树林,从南京飞来呼和浩特,再转乘火车去额济纳。</h3><h3>一来一回,匆匆经过,一共停留了不超过32个小时,包括吃饭,睡觉,候机,候车,来往机场与火车站之间,包括堵车,包括流连在这些地方…………</h3> <h3>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h3><h3>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
</h3> <h3>明朝隆庆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拉坦汗(即俺答汗,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孙)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明万历九年阿拉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王朝赐名为“归化”。康熙三十三年,又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在距旧城东北2.5千米处另建一驻防城,命名为“绥远城”。新城(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旧城(归化城)内则聚居着居民。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称归绥。</h3><h3>坐着这位就是开城之主阿拉坦汗。</h3> <h3>夜晚灯光中阿拉坦汗雕像</h3> <h3>昭君墓博物馆,王昭君的青冢坐落于此。</h3> <h3>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h3><h3>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王昭君被选入宫,成为宫女。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时为匈奴单于的呼韩邪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奉命嫁与其为妻,号为宁胡阏氏。二人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 依游牧民族 收继婚制 ,复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王昭君去世后,葬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br></h3> <h3>从门口望进去</h3> <h3>昭君墓神道及青冢</h3> <h3>昭君和单于雕像</h3> <h3>俯视青冢</h3> <h3>在昭君墓旁仿建一座王昭君故乡湖北秭归的故居,大概就是当地老百姓对昭君表达的最朴素的情感了。</h3> <h3>在呼和浩特老城区,随便一走就会遇见一座庙,当地人称庙为召。</h3><h3>呼和浩特市也因召庙云集,又被称为召市。</h3><h3>据说当地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座绵绵召。</h3> <h3>大召门外的牌楼前</h3> <h3>大召是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的教)。蒙语俗称“伊克召”意为“大寺庙””,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h3> <h3>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h3><h3><br></h3><h3>该塔以砖石为结构建造,塔高约13米,建造在台基上的长方形金刚座,下面是须弥座,束腰部分是砖雕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花纹;座身下部镶嵌蒙、藏、梵三种文字所书的金刚经文,字体非常工整,刻工讲究、细致;上半部分是千佛龛,龛有一个佛像坐着,两旁为宝瓶柱,龛上为梵文六个字的真言,南面正中开着券门,门旁是四大天王。门上正中间镶嵌着蒙、藏、汉三种文字书写的"金刚舍利宝塔"石刻匾牌。门内没有梁殿,东南角有通往座上的阶梯,座上设5座小塔,塔后照壁嵌有蒙古天文图石刻,是研究蒙古族天文史的重要材料。<br></h3><h3>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喇嘛教塔,和首都北京大真觉寺五塔相比,也毫不逊色。</h3> <h3>塔北面照壁上嵌有三幅线雕刻石,中有“须弥山分布图”,西面是“六道轮回图”。塔后照壁嵌有蒙古天文图石刻。</h3><h3>五塔寺中最有价值的当属紧靠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它是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一幅天文图,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br></h3> <h3>席力图召</h3><h3>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汉名“延寿寺”,寺庙因四世达赖的老师第一世席力图活佛长期主持此庙得名。建于明朝隆庆和万历年间(公元1567年—1619年),为康熙所赐。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寺院中七大召之一的寺庙,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h3> <h3>组成中轴线的建筑物是牌楼、山门、过殿、经堂、大殿。大殿采用藏式结构,四壁用彩色琉璃砖包镶,殿前的铜铸鎏金宝瓶、飞龙、祥鹿与朱门彩绘相辉映,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清朝康熙皇帝御制“平定噶尔丹纪功碑”立于大殿前列。经堂广厦7楹,金碧辉煌。召庙东南隅有白石雕砌覆钵式喇嘛塔,高15米,颇为雄壮。中轴线两侧还建有钟楼、鼓楼、亭、仓、舍等。</h3> <h3>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通道南街东侧。它是呼和浩特市原有八座清真寺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故此得名清真大寺。清真寺是穆斯林(伊斯兰)礼拜场所。</h3> <h3>清真大寺</h3><h3>去的时候已经是晚上,除了大门外,啥也看不见。</h3> <h3>网上图片借来一用,让大家看看。</h3> <h3>夜晚的伊斯兰风情街一隅</h3> <h3>塞上老街牌楼前的夜景</h3> <h3>打卡蒙餐网红店格日勒阿妈奶茶店</h3> <h3>我们吃的改良蒙餐</h3> <h3>天下烧卖第一店德顺源</h3> <h3>去德顺园源吃烧卖</h3> <h3>街边小酒馆</h3> <h3>呼和浩特万达广场的西贝莜面村</h3> <h3>内蒙古博物院</h3> <h3>博物馆广场上的民族团结鼎</h3> <h3>延禧攻略看过没,这才是真正的璎珞。</h3> <h3>辽塔模型</h3> <h3>监国公主的印章,她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儿。</h3> <h3>成吉思汗的金牌银牌</h3> <h3>镇馆之宝之一,钧窑香炉</h3> <h3>蒙古公主头饰</h3> <h3>又一个镇馆之宝</h3> <h3>令牌</h3> <h3>还是镇馆之宝,匈奴王王冠</h3> <h3>又一个镇馆之宝,玉龙猪</h3> <h3>机场京穆兰吃完拉面就该登机回家了</h3> <h3>来去匆匆32小时,就此别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