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吐鲁番地处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吐鲁番盆地中部,平均海拔高度32.8米。火焰山呈东西走向卧于盆地中部,把盆地分成了南北两半。
吐鲁番市为新疆三个地级市之一,总面积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2012年),其中维吾尔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
(此图来自网络)</h3> <h3> </h3><h3> 九月十五日从乌鲁木齐乘大巴前往吐鲁番,行程有参观坎儿井,游览火焰山,走进葡萄沟的维吾尔人家,这是我们新疆之行的最后一站。</h3><h3> 从小上学时就知道新疆有个吐鲁番盆地,《西游记》师徒四人经过的火焰山也在那里。那里不止有戈壁和沙漠,炙热的火焰山,还有甘甜的葡萄瓜果,还有漂亮的阿娜尔罕。那时,觉得那一切都是远在天边的风情和故事。几十年之后的今天即将亲身感受这一切了,确是让人充满期待。 </h3> <h3> 接近中午,到达交河驿坎儿井参观。交河为吐鲁番的古称之一。交河驿为仿制的古代城郭驿站建筑,里面有坎儿井展览。吐鲁番所辖的鄯善县是楼兰古国的旧址,吐鲁番市的高昌区是高昌古国的旧址。<br></h3> <h3> 城中的仿古驿站。</h3> <h3> 来此之前并不了解“坎儿井”这个词汇。上网查阅得知,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h3> <h3> 吐鲁番地区现存的坎儿井有水的有214处,交河驿景区的坎儿井全长四公里,最深处55米,为附近的两个村子提供用水。<br></h3><h3> </h3> <h3> 地面上看到的坎儿井。</h3> <h3> 参观坎儿井地下部分。</h3> <h3> 下面的井渠四通八达,如迷宫。<br></h3> <h3> 坎儿井景区很小,加上听讲解也没用上半小时。<br></h3> <h3> 我们是在下午四点左右到达的火焰山。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处,东西走向,长98公里,宽9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是全国最热的地方。 </h3><h3> <br></h3> <h3> 这里的夏季四十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可达150天,最高地表温度有近80℃。</h3> <h3> 火焰山,这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连绵红色山丘,生命似乎与此无缘。<br></h3> <h3> 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炽热气流滚滚上升,赭红色的山体看似烈火在燃烧。<br></h3> <h3> 吐鲁番也是我国海拔最低的盆地,这是火焰山脚下零海拔标志碑。</h3> <h3> 景区内等待和游客拍照的“古丽”们。</h3> <h3>火焰山景区少不了“铁扇公主”和“牛魔王”。</h3> <h3> 这里此时地表温度五十度左右,站在全国最热的地方,拍照留据。两天内既感受了北疆喀纳斯清晨的冰霜,又体验了盆地火焰山午后的炙热,难忘的“冰火两重天”。</h3> <h3> 从交河驿坎儿井来到葡萄沟。 出乎我的意料,憧憬已久的葡萄沟是以这样的形象映入眼帘。 这座气派而现代的葡萄沟大门,与我想象中的画面确是大相径庭。来此之前曾在心中描摹,参观游览葡萄沟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走进绿荫葱郁瓜果飘香的村庄,坐在维吾尔人家的葡萄架下,品尝着葡萄、哈密瓜、各色小吃美食,欣赏着维族姑娘小伙子们热烈奔放的歌舞表演,领略异样的民族风情,这样场景没有出现。</h3> <h3> 当地导游安排我们去一家事先指定的维吾尔族人家“家访”。<br></h3> <h3> 游客先品尝水果。</h3> <h3> 同时由女主人为客人表演民族舞蹈,舞姿妙曼,热情奔放,有着鲜明的维族特色。</h3> <h3> 随后进入推销环节。我们去的这家男主人口齿伶俐,风趣幽默,汉语流利,很有语言天赋,开场白之后便是一番洗脑般的葡萄干推销。推销是成功的,多数人花了高于当地市场至少一倍的价格购买了数量可观的葡萄干,回报了主人精彩的演讲。</h3><h3> 主人家品种很多的葡萄干。</h3> <h3> 家里的葡萄干卖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br></h3> <h3>结束“家访”,进行午餐,观看民族歌舞表演。</h3> <h3> 这里是一座园林式旅游餐饮中心。</h3> <h3> 在这里终于看到了景观式的葡萄长廊,虽没有农家院或种植园那般田园风情,但终于有了自我安慰的理由了。</h3> <h3> 用餐的环境还是满不错的。</h3> <h3> “楼兰姑娘”们赏心悦目的歌舞表演,总算为今天有些乏味的行程补充了一抹亮色。<br></h3> <h3>演员们与游客互动,载歌载舞。</h3> <h3> 结束了吐鲁番的一天行程,也结束了新疆之行。坐在吐鲁番开往甘肃柳园的列车上,回顾几天来难忘的新疆之行,虽然只是浮光掠影,感觉确是收获颇丰。辽阔的国土,特殊的地理,多样的风光,纷杂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多种文化、宗教、在这里冲撞,融合,使这里成了我国极为独特的区域。车师古国,楼兰遗址,高昌故城,西都护府……所有出现过的历史文明,像一颗颗明星闪亮在历史的天空,为古老的西域引领着未来之路。</h3><h3> 不来新疆,你的心灵和眼界就有空缺,不了解新疆,就不算了解中国。
记忆深刻的是,在新疆的几天里,导游都在给游客们解析新疆的“疆”字:左边的“弓”是表示新疆与国外边界的走向;弓字下的“土”是表示被外国强占的那部分领土,右边三横是代表新疆的三条山脉,上一横是北面的阿尔泰山脉,中间一横是横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下面一横是代表南端的昆仑山脉,三横间的两个田字,上一个田字代表位于天山山脉与阿尔泰山脉间的准葛尔盆地,下一个田字是代表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一个疆字竟涵盖了如此大的信息量。不到新疆真不知道这个疆字与新疆竟有如此缘分,如同量身定制一般。</h3><h3> 这是在高昌区的吐鲁番火车站。
</h3><h3><br></h3> <h3> 短短几天,收获不少,遗憾也很多。 再见了新疆,如有机会还想再来,还想去伊犁河谷,去那拉提高山草原,去额济纳胡杨林,去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有永远读不完的历史,看不完的风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