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下——帕米尔高原塔克库尔干扫街

株洲摄影师

<h3>石头城遗址</h3> <h3>不周山下红旗乱</h3><h3>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h3><h3>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h3><h3>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h3><h3>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h3><h3>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nbsp;</h3><h3><br></h3><h3>童年在西安半懂不懂的背诵这首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来到这个神奇的地方。</h3><h3><br></h3><h3>“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帕米尔高原的最高峰是乔戈里峰,位于中国和巴基斯坦交界处,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h3><h3>帕米尔,古称不周山。不周山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不朽著作《离骚》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同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对不周山之“不周”,作了更为神奇的描述:“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这个不周山即今日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帕米尔高原早在中国汉朝就以“葱岭”相称,</h3><h3>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东北部,周边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接壤,县城在塔什库尔干镇有人口2.66万,主要以塔吉克族为主。</h3><h3><br></h3><h3>汉代时,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大约在喝盘陀时期,开始大规模建造城廓。唐朝政府统一西域后,在这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廓,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清廷在此建立蒲犁厅,对旧城堡进行了维修和增补。该城曾出土过唐代钱币和田文书等。1954年这里成为塔吉克自治县首府。</h3><h3>共工是炎帝后代,水神,与皇帝后代颛顼,祝融火神争天帝失败。而毛主席则认为他是胜利者。</h3><h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甫一踏入这块土地,让人啧啧称奇固然是与中原迥异的自然风光,然比赤裸、凌厉、寸草不生的山峰抑或冰川更让人讶异的是人物,男人个个彪悍威猛,女人无不俊俏风流。摸摸自己的大蒜鼻,自卑感油然而生。无图无真相,</h3><h3>我们就从县城扫街开始吧!</h3><h3><br></h3> <h3>友善的塔吉克同胞</h3> <h3>D850强悍的追焦,一直拍了几十幅这位和我一样好奇的男孩</h3> <h3>买囊的老者</h3> <h3>比娘炮帅的青年</h3> <h3>没事偷着乐的老头</h3> <h3>出售羊肉的屠夫,我想他们应该个个具备屠龙本领吧</h3> <h3>若有所思</h3> <h3>信心满满的少妇</h3> <h3>优雅的小吃制作者</h3> <h3>老头下车前看到熟人,在裤子上擦擦手,然后和熟人互相闻闻手指,这个礼节或许是远古遗俗吧</h3> <h3>穿着冲锋衣裤,抓绒衣裤,高腰登山鞋,羊毛袜的俺思忖:姐,你冻人吗?</h3> <h3>我的大蒜鼻、踏鼻梁在颤抖</h3> <h3>她不是在卖弄风骚,是在掏钱,抱歉了!</h3> <h3>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人物</h3> <h3>老夫老妻</h3> <h3>一个字,帅呆了!哦,忍不住超标</h3> <h3>好多老人带着国徽</h3> <h3>追踪拍摄,终于让这两个“小妞”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