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一次家

<h3>  那晚突然想回家了,朋友圈发了条动态,没想到发小们,同学们纷纷点赞评论等我回来,当时,我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泪水汹涌夺眶...</h3><h3> </h3> <h3>  第二天就带儿子出发,无需考虑工作,考虑其他,说走就走!</h3> <h3>  儿子在火车上和来自新疆的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h3> <h3>  家乡的标志性建筑——霍州鼓楼</h3> <h3>  </h3> <h3>  嗜好极为相似的哥弟俩</h3> <h3>  小屁孩们吃完火锅后臭美</h3> <h3>  时隔一年,再来游泳,换了场地,泳技却有所长进</h3> <h3>  我的初中母校,没来得及进校园走走。这里承载了我的很多荣誉。稳拿全镇前十名,班级前两名,单科第一名,优秀体操指挥,领唱,演讲...</h3> <h3>  我的高中母校。</h3><h3> 现在回想起来,在霍一中读书,是一种机缘和巧合。当时中考先是参加中师(师范生)面试,顺利通过。笔试没过,分数线高于高中,感觉发挥没平时好,所以就进了这所学校读高中。在这所人才济济,被誉为“大学摇篮”的学校里,寒窗苦读,考取了离家千里之外的高校。</h3><h3> 这次回来,时间仓促,只能是匆匆一瞥...</h3> <h3>  这是我结婚后,霍州市在河东区新建的广场——我都没来得及去的中镇广场,儿子在去小姨家路过,顺便来了留个纪念。</h3> <h3>  陪孩子适应了几天,我就匆匆忙忙回去上班,值班,抗洪救灾,转眼三个星期又一晃而过。再回来接孩子顺便参加表弟的婚礼。</h3><h3><br></h3> <h3> 幽默风趣的小舅妈打扮打扮</h3> <h3>  拍这张照片时,心里顿时好多感慨,小时候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在这个院内度过,上了高中以后,来的次数就逐渐变少,结婚生子后更是少之又少。好在舅舅一家生活好多了,我记忆中院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儿时美好的记忆依旧抹不去...</h3> <h3>  表弟出发迎新娘去,小舅和小舅妈两口子目送...</h3> <h3>  新媳妇必须经历的游戏考验环节–给公公点烟(很短)的同时还有捣蛋鬼在吹</h3> <h3>  认亲程序的最后一项,磕响前方的盆,声音越大,红包越大!</h3> <h3> 这家人口也众多了</h3> <h3> 表姐妹合影</h3> <h3>  短短的假期转眼间就结束了,家乡小吃的美味还意犹未尽...</h3> <h3> 莜面,凉皮,碗托,凉粉</h3> <h3>  霍州烧饼,便宜又好吃,现在这种消费水平,烧饼还是一元一个</h3> <h3>  这是霍州年馍。以前快过年时,每家每户都忙得蒸年馍,做年馍的过程最能体会到年的味道了。年馍有很多种造型,不同的造型代表不同的寓意。现在条件好了,做年馍的速度也快了,霍州年馍的味道不止有年的味道,还有浓浓的乡情味道,尤其是远在他乡的霍州人,每到过年,最想念的就是霍州年馍的味道。随着现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霍州年馍现在都远销全国各地,颇受好评!</h3> <h3>  参加霍州的婚丧嫁娶,有句“不坐席也要吃霍州臊子饸饹”的说法,面筋道,臊子美味,是所有霍州人的最爱!</h3> <h3>  石头饼,早在180万年前,山西河东地区就开始使用火,人类进入了用“石烹”吃熟食的时代。流行于山西的传统烙制名点——石头饼,就是有着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的“活化石”。利用石块传、散热慢,布热均匀的特点,将面饼放于指甲盖大小的石子中焙烤制熟。</h3><h3> 在霍州谁家媳妇生孩子了,娘家也要烤制石头饼前去看望,以示祝贺。这种远古习俗,因出于尧,民间又称石头饼为“尧王饼”或“华夏第一饼”。</h3> <h3>  好吃美味的元宵,整个冬天都有卖哦</h3> <h3>  踏上动车离开家乡,对远嫁的人来说,心里每次都是恋恋不舍。结婚生子后才真正体会到交通便利其实是对远嫁姑娘的一句善意的谎言!</h3> <h3>  </h3> <h3>  到达太原,接下来还得倒车</h3> <h3>  火车上儿子的最爱</h3> <h3>  霍州威风锣鼓,名扬四海,响彻神州!</h3> <h3> 霍州美景</h3> <h3> 千佛崖</h3> <h3> 天下为公</h3> <h3> 霍州署</h3> <h3> 层林尽染—— 七里峪</h3> <h3> 尧帝避暑之处——陶塘峪</h3> <h3> 远眺我大霍州</h3> <h3> 下次见,我那魂牵梦绕的霍州!</h3> <h3>  ( 执笔于2018年10月15日 )</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