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熏陶,情动广西一一2018年横县名师工程培训班研修活动

心静如水

<h3><font color="#ed2308">  2018年10月12日,阳光明媚,火红的三角梅给首府南宁披上了绚丽的霓裳,我们横县名师工程培训班的学员们前往位于青秀山森林公园南侧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学习。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工作任务,同时兼顾对广西周边省份各民族以及东南亚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资料收藏和宣传展示。 远远观望民族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古铜状的主题大楼,就如同一颗镶嵌在美丽青秀山的璀璨明珠,散发着庄重祥和的的气息。整个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鲲鹏,遨游于青山绿水之间。主展厅是一栋铜鼓型的建筑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我们纷纷合照留影。展厅有三层,分为壮族,多民族,和谐中华等等展厅。展示了民族服饰、乐器、住宅等,还有仿真场景和影像展示。其中,二层展厅是《穿越时空的鼓声》有着鼓王之称的“雷纹大铜鼓”,它是民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鼓。然而最吸引我的是五彩八桂介绍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在照顾整体性的基础上,注重突出广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该陈列包括“序厅”和“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和谐乐章”四个展区,分别介绍和展示广西各民族基本情况、居住与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染织与服饰、民间工艺、节日、人生礼仪、歌舞戏剧、宗教信仰等。</font><br></h3> <h1>今天值日的小组最美,啦啦啦!</h1> <h3>第一篇章:《花山岩画》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范围包括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及江州区和扶绥县境内。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台地共同构成壮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包含约105公里左江、明江河段。它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遗留下来的遗迹,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为国内外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花山岩画的图像大多采取平面塑造即投影单色平涂的创作方法,用特制的软笔在岩壁上涂抹图像轮廓,形成“剪影”般的艺术效果,造就了花山岩画粗犷的外貌及活跃的动感,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壮民族先民绘画艺术的不朽杰作及传承基础。<br></h3> <h3>第二篇章:《穿越时空的鼓声一一铜鼓文化》:由山寨铜鼓声、铜鼓的发展演变、当代铜鼓艺术的传承发展、铜鼓装饰艺术四个主题组成,从不同发面介绍了铜鼓在广西的历史渊源。</h3> <h3>第三篇章:《五彩八桂一一广西民族文化》:以介绍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在照顾整体性的基础上,注重突出广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该陈列包括“序厅”和“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和谐乐章”四个展区,分别介绍和展示广西各民族基本情况、居住与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染织与服饰、民间工艺、节日、人生礼仪、歌舞戏剧、宗教信仰等。<br></h3> <h3>第四篇章:《霓裳羽衣》展览分为苗族银饰、侗族银饰、瑶族银饰、壮族银饰四个部分,分别展示广西少数民族银饰艺术、工艺的文化内涵。从而,引领观众走进神奇美丽的银饰世界,欣赏和品味精巧雅致的民族艺术,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多彩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织染绣精品,展示了广西各民族的织锦、印染、刺绣等工艺。而“锦簇花团话壮家”通过壮锦的溯源、功能、图案、工艺四个方面解读壮锦文化,走入壮家的精神文化世界,领略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的民族文化。<br></h3> <h3>  此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叹祖国文化的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大广西的民族特色以及广西少数民族的历史和人文风情,更让我们真正意识到了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作为地道的广西人,为我们美丽的广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喝彩!<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