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离开梵净山,我们下一个目标是西江苗寨风情,打算当晚在中途的镇远县住宿歇息。</h3> <h3> 到预定的旅店安顿下来已是晚上七八点钟。</h3><h3> 我们洗漱一番出门逛逛,走几步就到了城中心的大桥上。<br></h3><h3> 扑面而来的热闹气息让人瞬间有点发懵了: 沿河密密实实的民居,桥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河畔宵夜的排档人声鼎沸……</h3><h3> 没想到这个县城的夜晚,人气竟是如此的旺盛啊。</h3> <h3> 沿河边的特色酸汤鱼餐馆,一家挨着一家,露天排开吃喝的阵势,蔚为壮观。</h3><h3> 可惜下午出了梵净山,饿慌了在山门边的小店解决了晚饭,这会儿看着别人热闹,想吃也吃不动了。</h3> <h3> 有吹萨克斯的、弹吉他的、唱歌的给吃饭饮酒的客人凑趣。</h3><h3> 水上有三三两两的小船游曳。</h3><h3> 风吹杨柳,光影婆娑,好个自在快活的世界。</h3> <h3> </h3> <h3> 妈妈手上拿着的莲蓬,10元5个。
我第一次体验从新鲜莲蓬里剥了莲米来吃,碧绿的莲蓬,玉色的莲子,嚼起来有淡淡的鲜甜味,妙不可言。</h3><h3> 与他们分享,众皆不以为然,说没味儿,生花生一样嘛;又说,你觉得好就好。</h3><h3> 好吧👌😒😏</h3><h3><br></h3> <h3> 喝着酸梅汤的老阎和小阎,走着走着一言不合呛声干起仗来。</h3><h3> 酸酸甜甜冰冰凉凉的酸梅汤也镇不住这两爷子的火气,永远不能在一个频道好好讲话,是不是只有我家是这样😤😤<br></h3><h3> 哎呀呀啊,良辰美景奈何天……</h3> <h3> 回到住处上网一查,原来这座山水之间的小城大有来头啊:</h3><h3> 镇远县1986年就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h3><h3> 最早可追溯到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便设有镇远县,细数来已有2295年的历史了。</h3><h3> 古时这里既是黔东水陆交通要冲,商贾云集,也是连接中原与西南边陲的军事重镇,所谓“滇楚锁钥、黔东门户”、“欲通云贵,先守镇远”。</h3><h3> 现在的镇远交通也极方便,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h3><h3> 失敬失敬!</h3> <h3> 四周皆山,㵲阳河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据说远观颇似太极图。</h3><h3> 我们晚上住在旧卫城。</h3> <h3> 8月14日,清晨的㵲阳河,宁静柔和。</h3><h3> 我们过桥走进旧府城。</h3> <h3> 民居大多建有各式封火墙。
这些用青砖垒砌的高墙夹峙中纵横着一条条石板铺就的幽深小巷。<br></h3> <h3> 建于明清的古民居依山就势,逐层递升,错落有致,富有韵律。<br></h3> <h3> 这里院落的大门绝不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几乎都是斜向穿过街道的,叫“歪门斜道”,据说这是为了风水的财不外露。</h3><h3> 居民的日常生活在这些老房子里继续。</h3> <h3> 一个小酒坊。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快意人生啊!</h3> <h3> 穿出小巷,来到街面上。</h3> <h3> 没多远,看见镇远古城的标志性风景了--祝圣桥。</h3> <h3> 祝圣桥135米长,8.5米宽。原名“溪桥”,后因为康熙皇帝祝寿,改为“祝圣桥”。这座七孔大桥全是青石建造而成,桥墩是明朝的、桥身却是清朝的。</h3><h3>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神州大地,处处都是历史啊!</h3> <h3> 桥的中间盖有状元楼,高15米,三层檐八角攒尖顶结构。</h3><h3> 清人题写的对联“扫净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辟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牛气哄哄的😉</h3> <h3> 青石铺就的桥面的坑坑洼洼,有时间的质感。桥上又见着莲蓬了,还有孙大圣。<br></h3> <h3> 从桥上看靠山临江的青龙洞,依崖傍洞,贴壁凌空,颇具规模,是一组融佛教经殿、道教宫观与儒家书院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群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因为时间不够,就没进去了。</h3> <h3> 游船穿桥而过。</h3><h3> 绿水石桥后面的小山包、小亭子,离城那么近,怪是精致可爱的……</h3> <h3> 中午时分,我们告别了这个迷人的小城。</h3><h3> 再见,碧绿的㵲阳河、小巧的石屏山,曲折巷道、长着亭子的古石桥,夜的迷醉、晨的清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