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10月3日,我们经过昨天长途一天的跋涉,抵达了额济纳。居延海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形状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br></h3> <h3>居延是西夏语,意思是流动的沙漠,汉代时,曾称此地为居延泽,魏晋时称之为西海,唐代时称之为居延海。<br></h3> <h3>额济纳河流入居延海,是其重要的补给水源。居延海是一个神奇的湖,湖面因额济纳河的不断改道而时有变动,它的位置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时大时小,变换不定。<br></h3> <h3>自元代以后,湖面变得越来越小,分成了东部的苏泊诺尔(蒙古语,意思是母鹿湖)和西部的嘎顺诺尔(蒙古语,意思是苦湖)。两湖之间相距约三十五公里,平均水深一点五米。湖面上波光粼粼,湖畔芦苇丛生,湖中生长着多种鱼类。 <br></h3> <h3>历史上,居延海水量充足,湖畔是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草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天堂。<br></h3> <h3>居延海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br></h3> <h3>相传,西汉时骠骑将军霍去病、“飞将军”李广带兵进攻匈奴时,都曾在居延泽饮马。<br></h3> <h3>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在湖畔驻足,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塞上作》一诗:“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兵进攻西夏时,也曾在此地安营扎寨。 <br></h3> <h3>我们赶到居延海,还在早晨六点多点,听有经验的人讲,日出在七点十分,于是我们从黑暗中耐心地等待黎明的到来。<br></h3> <h3>湖边到处站满了人,为了能看到日出,有人居然爬在了汽车顶。灰白的湖面上,水天交接处,有一丝白色的光亮。<br></h3> <h3>许多发烧友急不可待地支起三角架,扣好相机,打开摄像机,紧盯着远处闪动的白色亮光。七点十分,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但见天边云彩渐渐变红。<br></h3> <h3>红日从水天相接处缓缓地升起,天空的颜色也在不断变化着,四周布满了淡紫青白的云霞。<br></h3> <h3>密密麻麻的芦苇丛,遮住了远处的地平线,朦朦胧胧的晨霭,让远处的芦苇丛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色彩。<br></h3> <h3>一阵风吹来,湖面上的水气似一团薄雾,向四周弥漫。天色越来越亮,太阳变成金红,一道金光平铺在湖面,顷刻间,整个湖面改变了原有的颜色,从沉寂中忽然醒来。<br></h3> <h3>镀金的湖面微波荡漾,托起满天朝霞,烟波浩淼的湖水与云蒸霞蔚的天体融为一体,苍茫大漠衔远山,吞云霞,很难分辨清哪里是湖水,哪里是波光……<br></h3> <h3>从居延海出来,我们前往下一个景点—策克口岸。居延海到策克口岸也就是20几公里的车程。策克口岸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在新疆老爷庙口岸与内蒙古甘其毛道口岸的中间地带,辐射境外五省和进入口岸的外籍车辆境内三省。策克口岸是内蒙古西部一个重要的国家级全年性开放口岸,也是内蒙古阿拉善盟以及甘肃河西地区惟一的出境通道。<br></h3> <h3>策克口岸距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76公里,东距巴盟甘其毛道口岸800公里,西距甘肃马鬃山口岸500公里,西距新疆老爷庙口岸1200公里,对外辐射蒙古国南戈壁、巴音洪格尔、戈壁阿尔泰、前杭盖、后杭盖五个畜产品、矿产品资源较为富集的省区,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唯一国际通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与陕、甘、宁、青四省区共有的唯一陆路口岸。<br></h3> <h3>在策克口岸随处可见到外蒙的车辆,由于外蒙无汽车企业,因此见到的都是上世纪欧洲淘汰的老爷车。在策克口岸的交易市场,到处都是夹杂着内蒙、外蒙以及各地不同语种人的声音。这里的边境贸易比较繁华,尤其是外蒙的羊奶粉特别好喝,还不太贵。每包1KG25元,同行的人每人都带了几包。<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