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有人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两个地方非去不可:一个是首都北京——国之心脏;一个是圣地延安——民之魂魄。</h3><h3>从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间,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政府所在地,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h3> <h3>走进延安,就如同是一次时空穿越。踏着历史的足迹,思绪的心在一处处历史遗迹中前行,被一处处红色基因所感染。在这里可以追忆逝去的岁月,也可以追逐美好的未来,面对的是永远的心潮澎湃。</h3> <h3>延安城是历代郡、州、府的所在地。隋大业三年(607)设立延安郡,明清设延安府。</h3><h3>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这是一个改变未来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被后世称为“辉煌十三年”的延安时代真正开始了。从此延安成了中共中央所在地。</h3> <h3>位于陕北的延安城,倚山傍川,城市不规则地分布在黄土高原腹地。有人把延安形象地概括为:“三山对峙,二水襟围”。“三山”即西山、清凉山、宝塔山;“二水”即延河、南河。</h3> <h3>清凉山雄峙延安,山势巍峨,历来为延安第一名山,得名于佛教教义,意为从世俗轮回中解脱出来到达清凉的涅槃理想境界。有十八洞、二十四景、四十余处摩崖石刻之说,世称“金仙胜景”。</h3> <h3>清凉山还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h3><h3>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中央印刷厂和新华书店都设在这里,人们把清凉山誉称“新闻山”。陈毅曾挥毫赋诗“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h3> <h3>新华书店发祥地(1937.4——1947.3)</h3><h3>1937年1月,党中央从保安(今志丹县)迁到延安,同年4月24日新华书店在这间窑洞里诞生。</h3><h3>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新华书店随党中央撤离延安迁往华北解放区。1948年12月毛泽东为新华书店重新题写了店名。1949年3月迁往北平。1950年新华书店总管理处在北京成立,从此新华书店遍布全国。</h3> <h3>万佛寺</h3><h3>为陕北四大石窟之一,初掘于隋唐,落成于宋代。明弘治“万佛洞内,大小石佛万余。”</h3> <h3>万佛洞</h3><h3>亦称一号窟,是清凉十八洞中最大的一个。宽17米,高6.7米,深14米。基坛上有三尊佛像,上方窟顶有八角覆斗式藻井三个,造型优美,法相庄严,堪称“国之瑰宝”。</h3> <h3>窟内四壁及大屏石柱上雕有形态各异的石佛万尊,东屏柱正面雕有释迦牟尼涅槃故事,弟子围棺哀泣的场面,生动感人。</h3> <h3>中央印刷厂旧址(1937.1——1947.3)</h3><h3>中央印刷厂设于万佛洞内,是当时延安最重要的印刷厂。主要承印《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共产党人》等报刊文件及政治文艺读物。谢觉哉曾赞颂到:“马兰纸虽粗,印出马列篇,清凉万佛洞,印刷很安全”。</h3> <h3>中央印刷厂制币厂、卫生所旧址(1937.1——1948.3)</h3><h3>毛泽东曾4次亲临清凉山,看望印刷工人和新闻工作者,与他们亲切交谈和联欢,并用浓浓的湖南口音唱到“陕北好地方,小米加步枪,毛驴驮姑娘呀……”。</h3><h3>说到清凉山,毛泽东还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清凉山上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表现了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清凉山当之无愧为中国革命名山。</h3> <h3>诗湾</h3><h3>位于弥勒洞上方。《延安府志》云:“清凉山阿,多名人题咏石刻,参差磊落,里人呼为诗湾。”诗湾现有历代摩崖题刻50余处,真草隶篆,布满山崖。</h3> <h3>琉璃塔</h3><h3>建于明崇祯二年,为八角七级实心塔,塔刹无存,高6.3米,塔面由长方形玻璃构件围拱而成,以孔雀蓝为主色调,表面图案造型生动逼真,工艺精湛,异常珍贵。是陕西现存唯一一座琉璃塔。</h3> <h3>清凉碑林</h3><h3>位于清凉山西北,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60周年,于1996年而建的,内集开国元勋、学者名士书法精品一百余幅,佳作荟萃,异彩纷呈。</h3> <h3>延安新闻纪念馆</h3><h3>位于清凉山南麓,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专题纪念馆。展馆面积3000平方米,馆名题字:穆青。馆的外型呈窑洞形。广场上那巨大的《解放日报》雕塑造型,寓意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h3> <h3>纪念馆陈列分五个单元,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和各类图标资料400余幅。</h3> <h3>室内巧妙利用古代石窟,展示当年新闻战士忘我工作的场景,生动的再现了延安时期新闻出版事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业绩。</h3><h3>中共最早的广播电台是1940年12月30日开播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广播发射机是1940年周恩来从苏联带回延安的。</h3> <h3>凤凰山麓革命旧址(1937.1——1938.11)</h3><h3>位于凤凰山脚下,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达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h3> <h3>毛泽东在凤凰山麓</h3><h3>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张闻天、朱德等进驻延安,当晚下榻在延安抗日救国会驻地罗延贞院。19日毛泽东离开罗家院,住进凤凰山下李建堂的石窟里,在这里先后会见了第一个进入延安采访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和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h3> <h3>6月下旬,毛泽东移居200米远的吴家窑院,即现在开放的的毛泽东旧居。有前后两院,后院有三孔石窟,一门两窗。中间一孔是会客室,左右有过洞相连,左为毛泽东寝室,右为办公室和书房。</h3> <h3>旧居内陈列有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合影照片。1337年10月,贺子珍离开延安赴西安,后去苏联看病。次年11月毛泽东与军委办公室秘书江青结合。</h3> <h3>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凤凰山旧居前合影。</h3> <h3>在这张旧式的书桌上,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h3> <h3>1338年3月,在这里毛泽东会见了白求恩大夫,由于会见是在深夜进行,没有留下任何照片,这幅油画是根据当时的回忆绘制而成的。</h3> <h3>朱德旧居位于旧址南边,院内有面向东南的三孔石窟,系原窑主吴氏长子之居。东边是办公室,中间是会客室,西边是朱德卧室,也是周恩来回延安时的住所。</h3> <h3>毛泽东旧居与朱德旧居之间有一小四合院,院内有3孔坐西面东的石窟和14间瓦房,这是红军参谋部旧址。总参谋长刘伯承和萧劲光、滕代远、彭德怀等先后在此居住。</h3> <h3>院中坐北朝南一座宽敞气派的大瓦房,系作战研究室。</h3> <h3>彭德怀、刘伯承、肖劲光旧居(1936.12——1937.2)</h3><h3>中共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h3><h3>1938年11月20日,日军首次轰炸延安,旧城毁坏严重,中共中央、毛泽东等领导人遂连夜迁往城北的杨家岭。</h3> <h3>杨家岭革命旧址(1938.11——1947.3)</h3><h3>位于延安城西北,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继续指导敌后抗日战争,领导解放战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h3> <h3>中央大礼堂</h3><h3>建于1942年,设计者叫杨作材。“中央大礼堂”五字系康生所题。室内房顶呈穹窿式,分大厅、舞厅、休息室三部分。</h3><h3><br></h3> <h3>中共七大会议旧址</h3> <h3>1945年4月23日,党的七大在这里召开。从此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也成为仅次于苏共的世界第二大党。</h3> <h3>现在的礼堂内部是按照七大会场的情景陈设的。</h3> <h3>中共中央办公厅</h3><h3>位于中央大礼堂后方,建于1941年。一层为餐厅、办公室,二层为李富春、杨尚昆、王首道等领导人的办公室。三层为中央政治局会议室,1942年5月,中共中宣传部在此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走会上作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h3> <h3>1942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时与文艺工作者合影,由吴印咸拍摄。</h3> <h3>杨家岭毛泽东旧居(1938.11——1943.10)</h3><h3>为3孔坐北面南的接石口土窑洞。中窟是办公室,左窑是卧室,右窑是工作人员住所。</h3><h3>1960年3月,郭沫若来延安,曾作七律诗赞:“窑洞三间光欲燃,明辉一片照山川”。</h3> <h3>在此期间,毛泽东曾写下《整顿党的作风》、《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愚公移山》等光辉著作,并会见了南洋侨领陈嘉庚、艾青等著名人物。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159篇文章,其中有40篇是在杨家岭完成的。</h3> <h3>1946年8月,毛泽东在窑洞前的这个石桌旁,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h3> <h3>毛泽东与杨家岭农民亲切谈话。</h3> <h3>朱德旧居(1940.5——1941.3)</h3><h3>位于毛泽东旧居西侧,是一排4孔坐北面南的接石口土窑洞。中间两孔是朱德的办公室和寝室。</h3> <h3>周恩来旧居(1939.5——1944.11)</h3><h3>这是一个有一排三孔窑洞的院子,院内左侧有瓦房两间,是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中间窑洞是办公室,右边是卧室。</h3><h3>在此期间,周恩来参加党和军队的领导工作,并前往南京、武汉、重庆等地工作。</h3><h3>1939年7月,周恩来由杨家岭出发,前往中央党校作报告,途中乘骑受惊,摔倒在石岩上,右臂骨折,导致残疾,右臂只能弯曲六十度。</h3> <h3>在窑洞坡下的渠边,还保留着一块毛泽东当年劳动过的耕地。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亲自开出这块荒地,种下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现立有红色纪念碑。</h3> <h3>枣园革命旧址(1944——1947.3)</h3><h3>枣园,被称为革命年代的“中南海,”位于延安城西北枣园村。这里原为国民党军八十六师师长高双成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改名“延园”。</h3><h3>这里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在此期间,继续领导全党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大生产运动,筹备中共七大,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为粉碎国民党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h3> <h3>枣园毛泽东旧居(1943.10——1945.12)</h3><h3>为一排5孔坐北朝南的石窟洞。右起第一孔窑是会客室,第二孔是办公室,第三孔是卧室,第四孔是孩子和服务人员的住室,第五孔是工作人员的住室。<br></h3><h3>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论联合政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关于重庆谈判》等重要著作,有28篇收入《毛泽东选集》。</h3> <h3>位于第三孔窑洞的毛泽东旧居卧室。</h3> <h3>在许多夜晚,毛泽东伏在小油灯下,奋笔疾书,通宵达旦,因此后人便用“枣园的灯光”比喻毛泽东等中央第一代领导核心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所取得的辉煌业绩。</h3><h3>次年8月,毛泽东由这里出发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h3> <h3>中共中央行政办公室(1943.3——1947.3)</h3> <h3>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h3><h3>坐落在枣园中央的果树从中,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凸”字形建筑。它即是书记处会议室,也是俱乐部和餐厅,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开辟东北根据地等许多重大战略决策,都是在此开会研究制定的。</h3> <h3>枣园朱德旧居(1945.8——1947.3)</h3><h3>在毛泽东旧居东面,与王稼祥旧居比邻。在此期间,协助毛泽东处理军机大事,签发了《命令冈村宁次投降》等指示、命令。</h3> <h3>枣园周恩来旧居(1944.12——1947.3)</h3><h3>在毛泽东旧居西边,是一排4孔面南石窟,第一、二孔为周恩来旧居,三、四孔为张闻天旧居。在此期间,周恩来他作为中共代表经常往返于重庆与延安之间,同国民党谈判。</h3> <h3>枣园刘少奇旧居、彭德怀旧居(1943.1——1947.3)</h3><h3>在幸福渠北侧,刘少奇住左起第一二孔窑洞,彭德怀住第三、四孔窑洞。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刘少奇一直住在这里,参加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参与筹备召开七大。</h3><h3>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中央工作。1947年3月12日,同朱德、任弼时等一同撤离延安,前往子长县。</h3> <h3>枣园任弼时旧居(1944春——1947.3)</h3><h3>在刘少奇旧居西边,是一排3孔石窟。1940年3月与周恩来等从苏联归国回到延安,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参与中共中央的重要决策。1944年10月,由杨家岭迁往枣园。</h3> <h3>王家坪革命旧址(1937.8——1947.3)</h3><h3>是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旧址,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在此驻扎,指挥中国革命的军事行动。</h3> <h3>王家坪旧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h3><h3>军委礼堂位于南院,建于1943年,为砖土木结构的平瓦房建筑,面向西南,四角翘起,高大宽敞。</h3> <h3>正面有一舞台,可容纳200余人。1945年8月15日,八路军总部在这里举行大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h3> <h3>王家坪毛泽东旧居(1946.1——1947.3)</h3><h3>毛泽东曾断断续续在此居住。期间他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许多重要文章、谈话。</h3> <h3>旧居的门前有一石桌,是毛泽东与其长子毛岸英谈话的地方。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在石桌旁向父亲汇报学习情况,毛泽东听后说:“你已经大学毕业了,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上一个大学——劳动大学”。</h3> <h3>防空洞位于山脚下,是军委组织工作人员和石工开凿而成。洞长50米,宽1.2米,高1.8米,内有10平方米空间。国民党轰炸延安时,毛泽东等曾在此防空和办公。</h3> <h3>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胡宗南部进攻延安,彭德怀几次催毛泽东撤离,毛泽东仍不动身,周恩来再次请毛泽东动身,直到6点多吃完晚饭才离开延安,踏上转战陕北之路。从此,毛泽东离开了生活和战斗了十几个春秋的延安,踏上了走向新中国的新征程。</h3> <h3>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h3><h3>1936年6月,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在瓦窑堡(今子长县)正式成立。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同年7月迁至保安(今志丹县),1936年12月底又迁至延安,(现址)。1937年1月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1939年7月迁往华北解放区,1943年迁回陕北绥德,徐向前任代校长,1945年10月迁往东北解放区。</h3> <h3>在“抗大”原址建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是国防大学延安教学基地。</h3><h3>有人将“抗大”与“黄埔军校”并称为20世纪初中国最伟大的两所军事学校。先后办学8期,培养了十几万军政干部。开国将帅中绝大多数都在抗大任教或学习过。</h3> <h3>桥儿沟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现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窟洞数十孔,为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会址和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h3> <h3>“鲁艺”校舍是延安唯一的西式建筑。一九二五年,西班牙神甫在桥儿沟经营了这巍峨的建筑。它全部用石头组建而成,哥特式的门窗,可容纳六百人的大礼拜堂,那高耸入云的一对塔尖,历经90多年依然无恙。</h3> <h3>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旧址</h3> <h3>“鲁艺”音乐系、戏剧系旧址(1939.8——1946.7)</h3> <h3>“鲁艺”美术系、文学系旧址(1939.8——1946.7)</h3> <h3>在桥儿沟东山建有中国革命文艺家窑洞博物馆,展示了周立波、丁玲、冼星海、马可、矛盾、韩起祥、向隅、唐荣枚、沙可夫等200多位有成就艺术家当年在鲁艺的革命生涯及工作生活的情景。</h3> <h3>南泥湾</h3><h3>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率领下,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他们披荆斩棘,开荒种地,战胜重重困难,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h3> <h3>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h3><h3>“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现在,南泥湾已建成以革命纪念地为主,集参观、旅游、经济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经济文化重镇。</h3> <h3>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1939.1——1947.3)</h3><h3>1937年9月6日,西北办事处改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张国焘,首府延安。</h3><h3>边区政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领导边区人民进行了政权、经济、文化建设,成为模范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的雏形,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3> <h3>1947年3月,国民党进犯延安,边区政府转移,1948年4月延安光复,边区政府迁回,1949年5月迁往西安。<br></h3> <h3>延安大礼堂</h3><h3>建于1941年,原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额题原由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题写,1947年3月胡宗南盘踞延安时,将其铲毁。1956年5月谢觉哉同志重访延安,题写了“延安大礼堂”五个大字,镶嵌于正面门额。</h3> <h3>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1937——1947)</h3><h3>1937年5月,中共陕甘宁特区委员会成立。1940年9月陕甘宁边区党委改为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1941年5月中央决定将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组成中共中央西北局。先后有高岗、彭德怀、习仲勋担任书记。</h3> <h3>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h3><h3>于2014年3月对外开放。展览通过多种形式,真实展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壮大的战斗历程,及其领导边区人民支援解放战争中做出的历史性贡献。</h3> <h3>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北王家坪,始建于1950年,是建国后我国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于2009年,馆名为郭沫若1971年来延安参观时题写的手迹。</h3> <h3>纪念馆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着毛泽东铜像,高16米,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高瞻远瞩,浩气凌霄。</h3> <h3>纪念馆主题建筑设计吸取陕北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借鉴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边区政府参议会礼堂建筑风格,外观简约,造型典雅,气势恢宏。</h3> <h3>进入纪念馆,序言大厅耸立着延安时期五位常委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国际友人在一起的群雕。</h3> <h3>延安纪念馆是每位来延安参观者的必到之处。3.5万多件馆藏文物,1.8万余张历史照片,1.3万余册图书,六个单元陈列。进入展馆,穿越在1600米的历史长廊,仿佛身临艰苦卓越而又壮丽辉煌的13年红色岁月。</h3> <h3>“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成了20世纪初中华大地上最壮美、最令人神往的地方。多少热血儿女跋涉千里,来到延安,去实现心中的梦想。</h3> <h3>宝塔山是延安的象征。</h3><h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的名句热情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中外游人无不登山凭眺,纵览圣地全貌。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h3> <h3>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延河之滨,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作宝塔山。</h3><h3>宝塔始建于唐,现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宝塔开辟有南北塔门,南门额刻“高超碧落”,北门额刻“俯视红尘”。</h3> <h3>塔内采取“壁内折上式”的结构方法,每一层都有塔室。塔身底层高8米,无窗,其余二至八层,每层各开一至二券形窗洞,第九层为四面开窗,可鸟瞰全城。</h3> <h3>塔旁有一钟亭,内悬铁钟一口,系明崇祯年间铸造,高150厘米,抗战时期由清凉山移置此地,曾用于报时、报警。</h3> <h3>摘星楼位于宝塔山的峰巅,海拔高度1135.5米。据说曾是范仲淹等镇守延州时的观察所,故名望寇台。由于在最高峰每到夜幕降临繁星闪烁之时,站在这里好似伸手可摘星辰,故名摘星楼。</h3> <h3>延河桥与宝塔山、延河水相辉映,构成圣地最具代表性的精致。大桥的平面与延河水的纵线、宝塔山的几何隆起,构成一个完美的空间序列和分割比例,成为一个经典的美学造型。</h3> <h3>饮水思源,延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革命母亲河。最为奇妙的是,滚滚延河自北而来流经延安城时,却神奇地拐了一个弯,近乎直角的流向东方,有人风趣地说:这昭示着这里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h3> <h3>在黄土高原浑黄的地理背景下,延安是一个光芒四射的文化凸起。延安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已成为一个超越时空的历史情节,牢固的凝聚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h3> <h3>站在宝塔山上,流光溢彩,如梦如幻的延城夜景尽收眼底。</h3> <h3>延安城每一寸土地都是光荣的,留有诸多伟人的痕迹。因此,延安城又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被唤为“太阳城”。</h3> <h3>斯诺曾称延安是“穴居的首都”,意谓延安是一座窑洞城市。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延安只不过是一座满山窟窿,古迹斑斑的黄土小城镇,但当你真正走入这座城市时,就会惊喜的发现,这完全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h3> <h3>二道街原为民居区,如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陕北的商业中心,有延安的“王府井”之誉。</h3> <h3>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整齐清洁的水泥大道,五光十色的广告彩灯,琳琅满目的名优商品,还有那南腔北调的旅客游人,红火热闹的风味小吃,招摇过市的红男绿女,大呼小叫的坐贾游商,现代文明一丝不漏地渗透进城市的每个角落。</h3> <h3>南关有全城最大的公共体育场,它是由边区公共操场发展而来的,曾是边区三大体育场之一,也是唯一还在使用的一个。1966年邓小平、李富春、蔡畅等回延安,在体育场绕场一周圈,会见延安各界群众。</h3> <h3>延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敦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粗狂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热情欢快的陕北大秧歌,无不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h3> <h3>延安,在中国历史地理上,永远是一颗光芒万丈的北斗。听吧,那高亢激扬的《延安颂》又在耳边响起:</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啊!延安!</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历史上灿烂辉煌。</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