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华

呢喃

<h3>我们的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因为新中国了,才可以读书,虽然家里还是很贫穷,但终究一直能读书,甚至在省城最好的雅礼中学,甚至品学兼优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我们的父亲是一个根正苗红新中国第一代文化青年的典范</h3> <h3>我们的母亲,很美丽聪慧性情温顺的旧式破败家族长大的女子。在常德女中完成高中学业,却因为肺结核病而与大学无缘,之后成为了一名教师。呵呵,外祖父家可是颇有名气的安化黑茶老商号!</h3> <h3>难得一见父母相对比较年轻的合影。八十年代吧,生活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父亲终于一展雄风成为一代名师……国务院津贴,全国劳模,二级教授……</h3> <h3>这是在学校第一批三房一厅的房子里了,父亲终于有了一间象模象样的书房。母亲脸上露出微笑,很有点岁月静好的味道……</h3> <h3>这是六十多岁的父亲,此时的父亲已经事业有成,久经沧桑后的黄金时段</h3> <h3>这是我为父母拍下的照片,大约是九十年代初吧。我们一起带着孩子在学校的大操场散步……</h3> <h3>这一年,我们三代人一起回江南。天天三岁。我们在资江的竹排上。这时的母亲很是年轻漂亮。哪里象外婆呢……</h3> <h3>天天七八岁了,小学时期每年暑假都在外婆家住一段时间。每次都把娃喂得肥肥的,外婆极耐心地教娃学习心算速算和书法,如今看来还是功底不错👍当时,年轻的外公外婆带着外孙到处招摇很是自豪!</h3> <h3>父母亲与外婆和两个舅舅舅母一起。他们是极其相亲相爱的一家人!</h3> <h3>退休生活之初。父母仍然是反应灵敏,能力强悍的时候,我们心目中并没有将他们当成老人。</h3> <h3>年过七旬的父母,依然神采奕奕</h3> <h3>梓译两岁。陶氏三代人神似的留影</h3> <h3>这是幼年的俩娃最后一次留在益阳小住,金童玉女时时闹着鸡飞狗跳,很好玩,也很折腾老人家。</h3> <h3>一六年父母在顺碧家中花园。周末一早起来,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翩翩起舞……</h3> <h3>2017年3月,一家人在杭州为父亲庆祝80岁生日。这是父亲在西湖国宾馆的留影。</h3> <h3>乌镇与我们的老家江南很有几分相似,这一天我们走了很远的路,但俩老一直神采奕奕!</h3> <h3>杭州植物园的桃花盛开,父母的心情也是这样如花一样充满了温暖</h3> <h3>这是一张我们都特别喜欢的照片。在白堤,早春三月柳丝含苞,俩老携手前行,就如此生,相濡以沫不离不弃……</h3> <h3>在岳庙,岳飞的诗前,特地为父亲留影。父亲此生尤以风骨铮铮,正直无私为我辈楷模!</h3> <h3>2017年9月,父母乘邮轮去日本。</h3> <h3>甲板上,海风和煦,阳光灿烂,俩人开心得象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引得不少人为之倾目</h3> <h3>这样的神情是父母在一起最放松的状态了,真的,老父亲在女儿的镜头前也是有点小拘束滴</h3> <h3>坐在鸟巢里玩很开心呢……</h3> <h3>坐在甲板上的国际象棋盘边上,很有感觉!岁月静好时光停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