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作者简介👇👇</b></h1> <h1><b> 现在有很多父母已经慢慢了解到孩子的成长是有关键期(敏感期)的,如果能在孩子的关键期适时引导,那么孩子将得到爆发式发展,然而关键期有什么表现?如何引导?注意什么?这些问题这本书里都有讲到哦!</b></h1> <h1><b>什么是关键期❓❓</b></h1> <h3>1、孩子不是空罐子——往往成人总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的罐子,拼命往里面装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不管孩子在感受什么,观察什么,探索什么,一味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br></h3><h3> </h3> <h3> 💁💁你总是在给孩子输入那些生活中的小常识,孩子头脑里装满了杂乱无章的小常识,他就无法成长为带有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感受的自我系统(自我不是自私)。<br></h3> <h3>2、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大自然要让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为一个独特的自己,而不是被教育塑造成按规划要求的孩子。如果孩子不靠自己探索,总结归纳,提取出适合自己的经验,那他就不能成长成自己的大脑工作模式,就无法对他以后接触的知识产生共鸣,那学了也没有用。<br></h3> <h3>3、孩子不是玩具——有些家长比孩子还要孩子,说话嗲声嗲气、逗孩子、装可爱,总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在探索中引出来,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让孩子搞不清楚成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身体是大人的样子,动作却比儿童还要儿童。<br></h3> <h3>4、孩子不是麻烦——不要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情绪化,虽然有些父母会克制自己不良的情绪表现出来,但孩子会感受到的,他会自卑,有负罪感,会痛苦。</h3><h3>
💁💁 “我是不是上辈子欠了你的”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拜托,不是孩子他要来的,是你带他来的。<br></h3> <h3>5、孩子不是上帝——不要把孩子当成上帝那样爱孩子,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一直无法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没有利他精神,会让他在群体自己中变得非常艰难。<br></h3> <h1><b>孩子是什么❓❓</b></h1> <h3>——孩子是一颗种子
需要我们通过学习了解这颗种子的特点,种子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要知道什么时候要施肥,什么时候要浇水,要多少水,什么时候要除草……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了解关键期的关键点。<br></h3> <h1><b>期待下一次的分享✌✌🎈</b></h1><h3><b><font color="#b04fbb"> 不见不散(๑•ั็ω•็ั๑)</font></b></h3> <h3>“让爱更多一点”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高质量陪伴”不能只是句口号!
“教育无它,唯有爱和榜样”需要我们共同践行!<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