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茶馆采风

美友797303

<h3>临涣采风 2018年9月15日、16日两天,我们在蔡侬老师的带领下,又一次自驾来到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摄影采风。 一个淮北的小镇,何以多次前往?只因这儿有闻名的茶馆文化,茶馆人文,茶馆社群。临涣不产茶,也不直接产水,却产茶馆,和茶馆“链”。茶,来自六安的老茶梗,水,几公里外,600多年历史的井水。顺便说一句,周边的河水、渠沟,简直不能看,城市病,在宾馆用水,水烧开,水碱厚厚一层,不注意还卡嗓眼。独这井水(后来从蔡侬老师处知道,三井分别称,珍珠泉龙须泉回龙泉),清澈甘甜。有茶,有水,当然更有茶客。茶馆兴盛,文化久远,远近闻名。我们来摄影采风,自然是冲着茶馆,茶客,茶文化来的。方圆百公里,甚至千公里,没有听说有这么浓厚且深远的茶文化。被大江南北(不夸张,进了老茶馆,看看墙上的照片就清楚了)摄影爱好者青睐眷顾。我们也不例外,拍了还想拍,来了还要来,感受过了,过一段还要复习。每次虽没有得到什么大奖大片,但总有收获,总有领悟,总有新颖,似乎临涣拍不滥,拍不完,拍不全,犹如古泉永不枯竭,甘醇甜口。 这次采风,在蔡侬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一行八人收获不小。 到了茶馆可面对拍摄的人物众多。我都可以这样认为,茶馆70%是为当地茶客服务,还有30%是为外地旅游、摄影、参观者服务的。仅茶馆的茶客,就是男女老幼,城乡结合,省内省外,据说,还有些老外也慕名而来。人物摄影是摄影最大的门类,在这儿几乎可以拍摄到各类人,且基本不受限制,茶客们都能淡然面对。要在南京你想拍人,要不然在摄影棚,要不然雇佣摩豆,否则只能偷拍,我试过,偷拍起来真不踏实。就凭这一点,拍人物,练手的你尽管来,创作的你尽情“扫”。可以说临涣依托茶馆,成了人像摄影创作天地。 茶馆多了,高大上了。这次去了六家茶馆。几次来只到过两家,一家是怡心,一家是南阁,这两家,店比较大,历史久,位置好。这次在蔡侬老师带领下,又发现了三家,两家在后街边角,一家在主街侧,不大,老旧,原生态。在城隍庙边又新盖了一家,叫城隍庙大茶馆,据说是政府主导建设,才开张几个月。占地面积大,馆内项目多,准备办成临涣古镇博物馆。 拍摄题材广泛,形成了茶馆“链”。茶馆文化,衍生出了若干可拍摄内容。老街老巷,集贸市场,如果遇到赶集,人挤得水泄不通,满街摊点,开任何车,包括自行车,都会堵。茶馆中,还有唱戏拉琴,以泗州地方戏为主,“淮北大鼓”、“评书”、“琴书”等地方曲艺。可以拍摄到接地气的“舞台片”。古镇的“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是主旋律最好题材,都可拍摄。由于游人多,摄影人多,宾馆业、饭店业兴旺。饮食题材,地方特色浓郁。夜市的方盘大火锅,早晨的糊辣汤,烤烧饼,中午的牛肉面羊肉店。这两天,前店后坊自做的月饼沿街摆成摊。我带回10多块月饼,20多元钱,皮薄馅足,就是味道比较渣,花生黄豆为主。</h3><h3> 对摄影人来说,临涣,有拍不了的人物,拍不够的茶壶茶杯茶炉,和拍不完的茶链题材。&nbsp; &nbsp;</h3><h3> (2018年9月19日写于南京)<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