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6月4日~8日是我们师生难忘的时刻,我们在一起聚会,我们一起去母校回忆当年学生时代的生活,我们一起去星海广场欢乐,我们一起东港……我们又去机场为老师送行。总之,我们要多保重,常相见,珍惜好时光,友谊记心上。让我们师生之间情谊永恒。</h3> <h3>为了这次难忘的师生聚会,高桂枝同学不辞辛苦的从上海带来了40本为老师和同学们准备的每人一本相册。相册里有我们老师的照片还有我们和老师53年前毕业时的照片,有我们同学几次同学聚会的照片。</h3> <h3>高冀丰同学为高桂枝赠给师生的相册题写了诗一首。 </h3><h3> 《我的学缘我的班》</h3><h3> 三年学缘同窗</h3><h3> 半世相隔不忘</h3><h3> 同历恩师施真传</h3><h3> 共度书乡好时光</h3><h3> 人生得自强</h3><h3><br></h3><h3> 马兰河水东去</h3><h3> 高尔基路车忙</h3><h3> 物是人非顾校园</h3><h3> 三一三四情自芳</h3><h3> 百年留余香</h3> <h3>陈传亮在见到老师时非常的激动。晚上回去就即兴的写下一首诗。</h3><h3> 《难忘师恩》</h3><h3> </h3><h3> 校园一别五十春, 常忆恩师如海深。</h3><h3> 马栏河畔芳草绿, 学堂飘撒粉笔尘。</h3><h3> 先生辛勤育树苗, 而今小树已成林。</h3><h3> 学子常恨相聚晚, 白发难忘引领人。</h3><h3> </h3><h3> 2018.6.4 午夜时</h3> <h3> 我们敬爱的老师,在6月4日中午回到了她的故乡大连,回到了她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心的地方。</h3><h3> 傍晚我们几个同学作为同学代表去凯宾斯基酒店看望老师。</h3><h3> 五十年恩师,亲如母亲,两千里情感,常挂心怀。八十四岁的老师专程从杭州来连看望她的学子,师生情谊深似海。</h3> <h3>同学们将在这里和老师,在分别53年后的第一次聚会。场地准备好了,期待老师的到来。</h3> <h3>代表着每位同学的心意,献给老师的鲜花我们早早的已经准备好。</h3> <h3>高桂枝同学代表同学向远道而来的老师致以崇敬问候</h3> <h3>当年我们班里的学习委员林胜华同学向老师敬献鲜花。</h3> <h3>老师的接班人时春娥同学,她代表全班同学向老师赠送代表同学的心意的精致礼品。</h3> <h3>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回,岁月之河的流水,没有冲淡师生之情和同学之谊。</h3><h3>老师的讲话还是那么铿锵有力。</h3> <h3>同学就像当年在教室里认真的听老师讲课一样。</h3> <h3>肖连全同学向老师献歌一曲,感谢老师的教诲,使自己成为光荣的解放军中一员。</h3> <h3> 师生惜别今相逢,</h3><h3> 青丝染霜皱纹生。</h3><h3> 言谈旧事眉开笑,</h3><h3> 煮酒蒸茶谢恩师。</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 <h3>林胜华同学和李福臻同学为老师和同学献歌一首。</h3> <h3>这是53年前我们师生在一起的毕业照。</h3> <h3>53年后的今天师生再次的聚在一起 我们再留一张难忘的回忆吧。</h3> <h3>我们的母校,53年前我们从这里走上了社会,走进了工农兵的队伍。</h3> <h3>我们去母校参观时,得到学校的领导支持,去了一个空闲的教室里,当老师看到讲台上的三角板时,老师当即拿到手里,是否要回到当年给我们上几何课的情景,三角板在她手里爱不释手,一直拿着。</h3> <h3>老师非常的幽默,给我们上起几何课了。53年后我们又一次的听老师讲课 ,这何尝不是我们班同学的荣幸。</h3> <h3>同学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我们又像回到少年时代了。是的我们都是17岁的少年啊。(我们同学大部分都是70岁左右的人,所以我们都是17岁。)</h3><h3><br></h3> <h3>几何课上完了,我们又来的学校的操场上。</h3> <h3> 我们踏上了今天的操场,与当年的样子完全面貌皆非,真的是今非昔比了,操场上铺上了现代化的塑胶,在塑胶的操场上有明的跑道、蓝球架、足球门架、各项体育设施应有尽有,设备齐全。</h3><h3> 当年我们的学校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后新建的 ,各项设施都没有到位,操场坑坑洼洼,乱石成堆,是我们师生就是靠着自力更生的精神,</h3><h3>师生们一桶桶,一盆盆的,从海边挖来海泥填平了操场,,操场上留下了我们师生的汗水和泪水。</h3><h3> 今天,我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操场上再来一次训练吧。</h3> <h3>像当年一样,我们再来一次新的起跑吧。在这校园里留下了我们青春足迹,当年17岁的少年,今天的71岁的老年。老师的一声预备口令,当年的运动员摆起了起跑的动作,起跑的口令刚刚落下,她们就跑了起来。这次的赛跑,唤醒了我们,使我们又回到少年的时代。</h3> <h3>53年前我们师生曾经在学校门前留下了集体合影。</h3><h3>53年后我们师生再次的在学校门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纪念。</h3> <h3>陈传亮同学写下了去母校的肺腑感言</h3> <h3>老师看自己的学生在星海广场翩翩起舞。</h3> <h3>老师跟着学生一起舞起来了。</h3> <h3>师生在星海广场留下了珍贵的照片。</h3> <h3>我们班的摄影师记录了大量师生们聚会的影像。谢谢你,摄影师孟庆瑞。</h3> <h3>我们班同学中继承老师的事业的两位同学。</h3> <h3>同学们陪同老师来到东港。</h3> <h3>他们俩是我们班唯一的夫妻同学,送别老师时在机场和老师留影。</h3> <h3>这是56年前,我们从小学升中学的资料,老师都为我们精心的保管着。</h3> <h3>下面的照片都是老师为我们保管的小学升中学的毕业照片,可见我们的老师是多么有心的好家长。</h3><h3>我为他们小时候的样子配上现在的模样。一个个都是那么的可爱。</h3> <h3>我们一起去机场送别老师,师生们又一次的在机场留念。</h3> <h3>依依惜别,让我们再来一次紧密的拥抱吧。</h3><h3>老师,欢迎你再有下一次的师生聚会。</h3><h3><br></h3><h3>这次师生聚会,我们非常的难忘,师生在一起共度五天,我们在一起回忆当年,我们在一起畅谈师生情,一朝一夕一种情,三言两语说不尽。</h3><h3>我们期待再来一次师生聚会。甚至更多次的师生聚会,让我们师生友谊长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