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往事 • 五

立山

<h3>回首往事·五 <br><br> 五十年前,我被分配去农场。六年四个月的“知青”岁月,春夏秋冬,酸甜苦辣;广阔天地,艰苦磨炼,成了我最难忘的青春记忆。 <br><br>  这次“重返连队”,一切是那样的“熟悉”,令人感慨! 实地回忆当时的连队生活,已经有些模糊的事情,逐渐清晰,就像发生在不久前…… </h3> <h3> (一) <br><br> 河岸边原先的抽水机泵房还在。我记得,当时在机房旁边,搭建过一间用于“浸种催芽”的简易芦苇棚。 <br><br> 那时,农业学大寨,农场请了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农来指导工作。连队派我与魏忠骅两人作为帮手,跟随来一连“传帮带”的金山老农,边劳动边学习浸种催芽技术。 <br><br> 在临时搭起的芦苇棚里,我们跟着老农,将从良种场取来的稻谷,分批倒进水缸里浸泡,开始“选种”。我俩依照“师傅”的做法,仔细地将浮在水面的秕谷与杂屑 一 一捞出。然后,把选留下的“谷粒饱满”的种子,集中放入几个大水缸中,进行下一步的“浸种”工作。 <br><br> 我记得,好像是要经过两天时间,“浸种”作业才算完成。这期间,“师傅”带着我们,每隔4、5个小时就要换一次水。晚上,又要将稻种捞出,平摊在苫布上,第二天再浸泡在水缸里。好在我们是“河边作坊”,加水不成问题,“路近不怕重担”嘛! “师傅”还教会我俩如何掌握“浸种”成功的标准,关键就是:看能否将剥去颖壳的米粒用手碾碎。<br><br> “浸种”完工,“师傅”指导我们,把吸足水分的种子捞起,均匀放置在芦席、稻草和湿麻袋铺成的“地面”,上面再覆盖一层麻袋,开始“催芽”。谷种在湿润的环境里逐渐升温,我们不时要测温、加盖或揭去麻袋,让它始终保持在35度左右。经过一天时间,谷种“长”出了根芽。金黄色的稻壳,开裂处露出嫩黄的细芽 和乳白色的幼根,真是美极了! <br><br> 我们将发了芽的稻种,移到近旁铺着的芦席上摊开,在常温下“晾种”几个小时(以便适应播种时的大田土温),整个“浸种催芽”工作顺利完成。 <br><br> 我站在已经长满杂草的河岸上,想起了当年在这河滩边,我们给各班分发芽种时的情景…… <br><br> (二) <br><br> 连队的老木桥早已拆了!原主干道右侧的三排平房,也被拆除平整后浇上水泥,成了大晒场的一部分。走在水泥晒场上,秋阳当头照,脸上冒热汗。大家相互打趣道:“真有点当年‘双抢’时太阳厉害的感觉”…… <br><br> “双抢”——抢收、抢种,这是农场生活中最艰难、也最值得我们回味的一段日子。 每当七月中下旬,早稻成熟。要“抢”时间尽快收割、清场,然后放水、翻地,清除稻桩、平整水田。必须赶在一定的农事节气前,“抢”种(插)上晚稻秧苗。否则,误了农时,秋收产量将大受影响。 <br><br> 时间就是命令。大家也都明白“抢”农时的利害关系。起早摸黑,连续作战,绝不含糊!<br><br> “抢收”的头几天,全连大战“早稻田”,集中力量收割。各班在自己负责的田块上“一字型”排开,一声“开镰”,齐头并进。烈日当空,稻田里密不透风。大家埋头割稻,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珠,没工夫舒缓酸胀的腰腿,一心要赶上已“超前”的伙伴。“嚓、嚓、嚓”的收割声,伴随我们一步一步地“追”上了目标。这时,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继续埋头,开始又一轮的“友谊赛”……<br><br> 随后几天,全体出动,分头去大田里翻晒、捆稻,挑稻、运稻,堆稻垛,轮番连轴转。为了尽快清出田块,便于后续作业,各小队男女老少齐上阵:挑稻的,扁担压红了肩膀;运稻的,牛车颠簸 时刻恐怕被甩下;堆稻垛的,越堆越高 累得手忙脚乱。我清楚地记得自己挑稻时的“狼狈相”:夹在队伍中间,在路上又不能停下休息,“百步无轻担”!只能频繁换肩,“咬牙切齿”、摇摇晃晃地坚持着挑到打谷场……<br><br> “抢收”结束,进入“抢种”阶段。在这个时段,往往是全连各班一起行动,上午在秧田里拔秧,下午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已清整好的田块上插秧。有的班更是“兵分两路”,“拔秧”、“插秧”同时展开。 <br><br> 忘不了那时的大热天,太阳总是那样“放肆”地照耀在头顶。每天清晨,满天朝霞迎接我们决战秧田。夏日炎炎下,“蹬”在水田里拔秧,腰腿酸胀、汗流浃背。到了晌午时分,阳光直晒,闷热潮湿,秧田里的水温不低,但谁也没有退缩,继续“蹬”着 或者干脆“跪”着干活,直到完成任务;午后,大家又“义无反顾”地冒着烈日,投入了“插秧”的行列。 腰酸背痛、手浮脸肿,头昏目眩,毫不懈怠。因为每个人都知道: 再苦再累也要挺住,农时耽误不得!<br><br>  ——奋战“双抢”的艰难与辛苦,使人难以忘怀。可以这么说: 经受过“双抢”考验的农场知青,个个都是好样的! </h3> <h3> (三) <br><br> 作为崇明岛的农场知青,同样令人难忘的另一件事,便是“开河”。 <br><br> 那些年,每到冬天,农场总要组织各连队集中开河。几千人的队伍,散开排列在开河工地两岸,浩浩荡荡,颇有气势。各连队以红旗为界,暗中展开了激烈的竞赛: 看谁的进度快、质量好。 <br><br> 一连从来就不是“孬种”!每回都“抢”在了左右两旁连队前面。不但负责的地段完工快,而且开河质量“一流”:河床平整、坡度标准,河底“清爽”无落块。 <br><br> 这些“骄人”成绩,是全连战友团结奋斗得来的。 <br><br> 在北风呼啸、一无遮拦的开河工地上,敲开浮冰、赤脚踩进冰冷的淤泥中,用“崇明锹”大展身手,这是令人“佩服”的“好汉”行为;无数次来回挑担、被湿沉沉的泥担“压弯了腰”的女生,“滑倒了算什么、站起来再前进!”,这就是令人称赞的“铁姑娘”精神! <br><br> 每当黄昏,暮色降临。劳累了一天,满身泥污、又冷又饿,我们收工回队的步履是那么沉重;第二天,日出东方,哨声再起。经过一夜休息的一连知青,迎着凌厉的西北风,走过连队木桥、奔赴“开河”工地的步伐,是踏实而又坚定的。 <br><br> 在开河作业中,我通常是担任“二传手”——站在河坡中端,手握长柄板锹,承“下”启“上”: 用锹接住河底开挖者抛上来的泥块。随即转身向上,将锹里的泥块,放进河坡上端的空泥筐中。然后,挑担者挑起满筐的河泥,踏上渐渐变高的“泥山”,把筐里的泥块倾倒在“山”后。 <br><br> 有时,这边“泥山”路滑危险,挑担者转战别处。我便轮起双臂,大力将板锹上的泥块向后甩抛上“泥山”。不一会儿,手臂力量就越来越小,泥块也越抛越低。 停锹喘息时,寒风吹在汗水渗湿的衣衫上,非常难受,冷不防会打个冷噤…… <br><br> “连队的牛车送午饭来啦!”——这是开河工地上最开心的时刻。晒着冬天中午温暖的太阳,吃着尚有余温、可口的饭菜;大家纷纷活动一下已经有点麻木的手脚,喝口水、抽支烟,哼个小调、聊会天;有几个精力充沛的,常会在此时嬉笑打闹一番,笑声感染了大家…… <br><br> 这样一幅“野战军”风餐露“息”的动人画面,时常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br><br> (四) <br><br> 路边,这一铁丝围栏内 搭了个塑料棚屋的地方,当年是我们一连的篮球场。 <br><br> 记得那时“入队教育”刚结束。一天清晨,在篮球场上列队“早请示”完毕后,连队宣布了分组名单。我被分配到了不少人向往的蔬菜班。但我不知为什么,当时就是喜欢到大田班,不愿意去蔬菜班。在我一再要求下,连里就将我分到了四小队。 <br><br> 六年来,与大田班战友们一起,经历了多次的春播、秋收、“双抢”、“开河”。在大田劳作、工地奋战的摸爬滚打中 ,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日夜夜里,培育了我们终身难忘的“知青情结”! <br><br> 忘不了在水田里拔秧、插秧“腰酸背痛”的日子;更忘不了秋收时节,我们“豪迈”开镰,伙伴们并肩向前、你追我赶的火热场面。蓝天白云见证了我们丰收在望的喜悦! <br><br> 重返故地,感慨不已。路边的稻田,一片金灿灿。在秋风吹拂下,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摆……又是一个丰收年。<br><br>  愿曾经是“东风一连”的这块土地,永远硕果累累,年年丰收!<br></h3> <h3>(文中有两张照片来自知青网。在此向图片作者致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