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潭柘寺

Чжан Лэй

<h3>  潭柘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太行山余脉宝珠峰南麓,因庙后有龙潭,庙前有柘树,山名潭柘山,寺名也就名之潭柘寺。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比北京城建城还早800年。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时期(265-316年),时称嘉福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故有“先有潭柘, 后有幽州”之说。唐代扩建后名龙泉寺、金代重修后名大万寿寺、清代大修时改称岫云寺,至十七世纪末形成现在的规模。俗名“潭柘寺”千古流传。<br></h3><h3> 关于“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句谚语到底是怎么来的?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早年间,在北京、天津地区有一条恶龙,常使这里发生旱灾涝灾,民不聊生。当明朝准备从南京迁都北京时,就派了工部大官去修建。工部大官慌啦,赶忙奏明了皇帝:“北京这块地方,原来是个苦海幽州,那里的孽龙十分厉害,臣子是降服不了的,请皇上另派军师们去吧!”皇帝一想,没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能知神,下能知鬼的“能人”是修不了北京城的。于是,就派了能“降龙伏虎”的大军师刘伯温、二军师姚广孝去修建北京城了。精通奇门遁甲、天地五行的刘伯温活捉了恶龙之后,镇压在了北新桥下,并且用一支箭作房屋的大梁修建了潭柘寺,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自此,人们才能安心在此繁衍生息。据说,后来在北京城里修建皇宫时,都必须比潭柘寺的大梁低一寸,这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