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把岁月擂成茶

静然

<h3>  九月,秋桂独占花魁,满世界暗香流动,我们旗袍姐妹们趁着踏秋的好时光,应云台山茶旅社的邀请前去游安化梅城,赏云台山风景,秀一段《梅山情歌》。</h3> <h3>  对于安化我其实还有未了的心愿,陈年旧事,清晰如昨:</h3><h3> 一是多想能再品尝安化正宗的手工擂茶;二是求解“安化腔"。</h3><h3> 大约八九岁时,随父母在一个新化和安化搭界的地方生活过二年,那里的民居错落交织,沒有特別严格的界线,父母任教的学校也混合招生,新化安化的都有。跟随父亲去做家访是我最高兴的事,别看那个地方属边远山区,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傍晚,家长们收工了,孩子们奔走相告,集中到一户农家,火膛升起了柴火,男人们围着火炉跟我父亲拉着话,妇女们忙活起来,炒花生米、薯片,炒米花,炒燕麦,擂米桨(用擂缽),切配料,揉嫩茶叶,鲜姜等十多种食材全部放擂缽一起擂碎,再倒入沸水的大锅中煮熟即可。开锅了,只见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小孩们自然是优先,在那个年代这是用来当晚餐的,肚子早咕咕叫了,全然不顾烫,喝一口那个香啊,令我至今无法忘怀,花生的喷香,燕麦的醇香,茶叶的清香,姜的辣香等各种香融汇在一起,这才知道了什么叫口齿留香,如今回味起来都心生馋念。男人们端着碗一边喝,一边聊,不急不忙,很有仪式感,随着擂茶的升温,內容也天南地北的扯开了,有时父亲还给他们念念报纸,谈淡国事,父亲也会向他们咨询农事。就这样把晚餐喝成了宵夜,我一般是睡在父亲的背上回去的。</h3><h3> 其次还有一个我至今没想明白的事情,那时只要我犯了错,父亲就会警告说:等下去哭安化腔吧。男同学欺侮女同学时也会说:要你去哭安化腔。安化腔真有那么夸张吗?不知此行能解我心头之惑吗?</h3><h3> </h3> <h3>  九月二十一日我们正式启程,在冷江云台山茶旅分社的小朱带领下整装出发。</h3> <h3>  一路上也不会闲着,年轻的帅哥小朱策划了一台小型的赛歌会,擂台赛上大家争相当擂主,个个才艺非凡。</h3> <h3>  转眼就到达了雪峰湖地公园,首选龙泉洞,对于溶洞是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家门口就有全国有名的波月洞和梅山龙宫。溶洞共同构造的特点不外乎都有厅堂,钟乳石,石笋,石幔和石花,有神似的飞禽走兽,有各种美丽的神话,给人以神秘、梦幻般的色彩,千姿百态,无不给人以美感。但龙泉洞的特色有别于其它洞的是:一般的是从山中横向贯穿,它则是纵向直达,从这则走上顶端再从那则下来然后乘船返原进口处。最有意思的是站在洞內最高处,只见洞顶的石口喷出的水凌空泻下来,真似从龙嘴里吐出来,龙泉洞大概因其而得名吧。洞内最名贵的是鹅管石,体型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保存完整,是其它溶洞难以企及的,还有大面积的石珊瑚。最值得一提的是,洞内建设者们对原生态的环境保护尤为重视,为了便于游客游览,都必须进行大量的人工修葺,清泥,修路,铺台阶,布灯具,塑形等等,施工中难免会破坏很多,甚至还有为一己私利的人有意为之的,那残垣断壁屡见不鲜,但在这里你几乎看不到这些现象,尽管它的灯饰和后期布局不显华丽甚至还有些简陋,但尽量原貌呈现更让人们喜爱,因这些宝贝太珍贵了,它们经历了千年甚至几千年才得以形成,一朝破坏永不再。</h3> <h3>  在云台山茶旅社自己的饭店吃中餐,这天正逢我们队伍的荣美女过生日,小朱代表集团送上了花和祝福语,觉得这人性化的服务好温馨。</h3> <h3>  黑茶是安化的一张名片,我不懂茶,故说不出所以然来。去黑茶博物馆开开眼界,门口巨大的黑茶壶造型奇特,馆內布局也颇具匠心,顶楼是品茶楼,在这里可品尝到安化产的所有茶。站在回廊里可远眺资水,观赏到安化县城一隅。</h3> <h3>  下午去柘溪水电站游览,趁等船的时间,我们参观了英雄公园,贺龙、肖克等红军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英雄纪念碑为后人留下了他们的丰功伟绩。这里摆放着己经退役了的战斗机,大炮和坦克。一登上这些重型武器,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正是前赴后继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靠这些武器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强大了我的国,幸福了我的民。</h3> <h3>  柘溪水库风光旎丽,山青水绿,柘溪水电站是最早为湖南人民带来光明的“红宝石",修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远远看去“毛泽东思想万岁”几个鲜红的大字格外醒目,颜色经久不褪,光辉永耀千秋。</h3> <h3>  返程中,不甘寂寞的游客们在游船上客家小伙姑娘的带领下,三只游船不约而同地对歌竞舞起来,全民倾情参与,先是对歌,喇叭音响齐助阵,你方唱罢,我接腔,喊累了再竞舞,尤为起劲的是甩发舞,甩得群情激荡,甩得心花怒放,甩得天旋地转,一时把宁静的库区搅得鸟儿飞,鱼儿跳。</h3> <h3>  晚上,一场盛大的全部由游客出演的文艺‘晚会,在美仑美奂的安化大剧院拉开了帷幕,“唱响云台,舞动安化”。大家既是游客又是参与者,既当观众又当演员,我很赞赏这种新型运作模式。举办方组织安排有条不紊,沒有彩排时间,游客来自四面八方,大家都有备而来,认真表演。我们表演的是旗袍走秀,一曲《梅山情歌》诉说了一对阿哥阿妹甜美的爱情故事,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二个多小时演出了二十多个节目,整场晚会秩序井然,台上台下环环相扣。晚会在掌声中圆满闭幕。</h3> <h3>  第二天下大雨,上云台山,雨实在有点大,一些户外活动只能取消,幸好在室內观看了一场马戏,并给我们带来了意外惊喜,沒想在这高山上还能看到一场这么有水准的表演。它既有异域风情的马术,也有我国传统的杂技,还有杂技融汇舞蹈植入爱情元素的双人吊绸舞,演员技艺精湛,表演到位。观众演员互动,场內气氛活跃。亦诙亦谐的外籍女扮演小丑逗得人捧腹大笑,语言虽不通,但快乐依然!</h3> <h3>  雨稍小了点,我们站在云台山的玻璃栈道上观景,群山均被云雾缭绕,犹似一位山妹子羞涩地用白纱遮住了姣好的面容,那朦胧美呀更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h3> <h3>  云台山上的茶园,既是一道风景,又是实实在在的黑茶基地。坐在观光车上观茶园,烟雨朦胧,雾锁茶山,也另有一番风味。时令已是深秋,可茶园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叶形硕大,这是安化著名的大叶茶。</h3> <h3>  绕山一圈突发奇想,在这山顶上用竹子建一座茶楼。名为"茶娘"。一半擂茶,一半黑茶,一半山歌,一半旗袍,一半火,一半水。</h3><h3> 清晨,茶娘们迎着晨曦,伴着云雾,踏着露珠,轻盈地飘逸在茶垅上,采下片片新茶。</h3><h3> 傍晚,门外升起篝火,喝着擂茶,和着山歌,踏着舞步,姑娘小伙忙派对。门内茶意浓浓,一曲《云水禅心》,解尽茶语,旗袍美人演绎着世间的前世今生,茶客们在沉静脱俗的茶香里,品味风花雪月也好,品味行云流水也罢,浓墨人生,清淡光阴,流水岁月,皆在茶中。实乃之生之幸事。</h3><h3> </h3> <h3>  晚上住宿在安化县城,本想上街上去走走,觅一家正宗手工擂茶店,去品尝已隔了半个世纪的擂茶,无奈天公不作美,一直下着大雨,只能再次与擂茶擦肩而过。在商店买了两包擂茶粉,用沸水冲泡好,一尝香还是香,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上。</h3> <h3>  旅程结束时,朋友问我“安化腔”弄明白了吗?我说:当然。在旧社会,老百姓过着非人的生活,苦不堪言,只能用哭诉的形式来表达情感,由于太过压抑,一旦有突破口就爆发出了巨大的音高。它从穷人家新嫁娘三天三夜的哭嫁中哭出来,从凄苦老人过世时的丧歌中嚎出来,从资水岸边纤绳裂进纤夫<span style="line-height: 1.8;">身体</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撕裂的伤口</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中迸出来,从茶马古道上负重驮物的瘦马喘气中叫出来。</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那个腔啊,哭得撕心裂肺、声嘶力竭、悲凉哀怨,那是对生活不公的控诉!</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是对生命绝望的呐喊!</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如今,安化腔改哭为唱了。它从梅山情歌中飞出来,从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中炫出来,从老百姓富足安康的生活中笑出来,从云台山茶旅集团的蓝图中描出来。那个腔啊,唱得气势磅礴、慷慨激昂、人心振奋,唱响了时代精神!唱出了中国梦!</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