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全国上下再次掀起教育改革的热潮。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今年9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发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再次强调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10月11日,市南区2018——2019学年度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决赛即课堂教学比赛在青岛新昌路小学正式拉开了序幕。</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课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六年级</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 color="#167efb">执教:曹华 李锟 刘娜</font></b></h1> <h3> 青岛嘉峪关学校曹华老师执教的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课例,主要采用互惠式教学风格和全纳教育理念,倡导精讲多练、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通过“穿越丛林”的游戏导入进行熟悉球性的热身,融入了互动效能教学法,在教学中重点突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启动时机,以及突然上步探肩的动作要领,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篮球水平开展教学,而且注重多元化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诊断功能,圆满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br></h3> <h3> 青岛基隆路小学李锟老师执教的《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课,运用四段双测教学策略,关注课堂上的多维互动,关注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控本节课的任务难度和学生要完成的学习目标。从球性练习、高低手及加速和减速运球练习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循序渐进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中,能充分运用音乐的节奏来组织学生,音乐声停,学生呈原队形站好,拿球站立面向老师,教师讲解清晰简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学生运动量足。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高任务难度,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也使学生的挑战任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同时能够体验合作和竞争,以及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自信心体验。完成了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h3> <h3> 青岛市实验小学刘娜老师的执教《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课,改变了以往对体育教学的看法。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将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运动学习的能力。本课刘娜老师注重学生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理解,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在明确“我”的时间、空间、身体能力、器械操控能力等运动关键要素在运动学习中的意义后,将运动意识和运动时间相融合,以游戏、竞赛的形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规则意识的培养,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能教学,努力营造一种探究、合作、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在体能练习时能够紧扣本节课所学内容,且注重多元化的评价,利于学生不断提升篮球水平及运动能力!<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课例《技巧:跪跳起》五年级</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执教:孙斌 牛治斌 刘鹏</font></b></h1> <h3> 青岛金门路小学孙斌老师执教《跪跳起》一课,孙老师拥有阳刚大气的教学风格,极具个人特色的体育课堂 ,目前在一众细腻清新的体育课中卓尔不群,令人耳目一新。热身活动中,在动感的音乐中科学而有针对性热身,将主教材中的屈伸、展体、重心移动等运动概念融入准备活动,为主教材学习奠定基础。在主教材教学中,教师讲解示范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尝试辅助练习。首先是摆臂和压垫,体会压脚背和小腿压垫的动作,再做跪跳下体会提膝和向上腾起的动作,辅助练习后教师展示完整的动作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自主练习,体会完整的跪跳起动作,教师巡视,帮助没能完成动作的学生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自由积极展示,增强学生的信心。在体能提升阶段,通过双脚跳垫的游戏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身心和团队合作意识。课的结束部分学生静躺在体操垫上听舒缓的音乐,达到舒缓,身心放松的目的。</h3> <h3> 青岛文登路小学牛治斌老师执教技巧类—跪跳起课例。倡导精讲多练,先练后讲的教学理念,通过幽默富有亲和力的语言,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并结合任务图示单,让学生在脑中形成了直观的运动表象。在练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增设摆臂、压垫、由高处到低处的压垫辅助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练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了学生的过程评价,通过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练,最终在师生有效的互动参与下达成了学习目标。<br></h3> <h3> 青岛贵州路小学刘鹏老师执教《技巧:跪跳起》课例,课前通过“抢位置”的小游戏使学生学会体操亮相动作,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逐级挑战的方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在学生自主挑战的情境下展开技能学习,并将技能的重难点融入挑战中。使学生在挑战的同时突破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圆满的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课例《原地投掷轻物或软式标枪》三年级</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执教:刘学龙 胡静</font></b></h3> <h3>青岛榉园小学刘学龙老师执教的正面持轻物掷远的课例,采用四段双检教学模式,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实现学生主体能动性。徒手操与游泳动作相结合,通过游戏沙包有声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每位学生创设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和快乐,并在有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利用讲解示范法、游戏比赛法、自我挑战练习法等教法学法,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正面持轻物掷远肩上屈肘、快速挥臂的动作方法。设置挑战奖牌线的游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体能练习运用25米折返跑的方式,以快速跑姿势准备,到达终点后强调学生用左脚踩线和身体向右转的方式来让学生为下节课的侧身投掷沙包打下一定基础,不仅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身体协调能力,更培养学生安全、合作、规则和竞争意识。</h3> <h3>青岛大学路小学胡静老师老师执教的原地持轻物掷远课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实现学生主体能动性。通过利用软式标枪的投掷器材,设置不同层次的掷远挑战,不仅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技能和体能的发展,而且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挑战目标,给每位学生创设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和快乐。在有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充分发挥了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课例《300——400米耐久跑》四年级</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执教:崔家宝 洛圆博</font></b></h3> <h3>青岛德县路小学崔家宝老师执教的300——400米耐久跑课例,力求“少教多练,自主学习”,实现学生主体体验学习,转变教师角色,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青岛一日游“八大峡——栈桥——五四广场——奥帆中心”这一条主线进行耐久跑教学,增加了趣味性。教学过程中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建立规则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正确的呼吸节奏和体力分配方法,教师的及时鼓励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别出心裁的放松操和流行音乐,更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兴趣高涨。游戏环节模仿贪吃蛇,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h3> <h3>市南区实验小学洛圆博老师执教的300—400米耐久跑课例。情景导入环节,利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了解冬奥会举办城市等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顺利导入本课。通过热身绳操引领学生注意摆臂与呼吸节奏,之后充分利用跳绳组织跑动队形,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练习,运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运用iPad进行本节课的技能学练,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学习任务短视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并通过变化多样的路线跑,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愉悦,过程中及时给予各组学生指导与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小游戏《接力跑—趣味拼图》中,围绕“冬奥会设计logo”这一主题,循序渐进、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运动的积极性,既做到了面向全班学生、又做到了关注部分差异学生,效果明显。</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课例《健身拳》八年级</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执教:赵新颖</font></b></h3> <h3>青岛第二十四中学赵老师执教的武术健身拳课例。本节课运用了环节目标法、互动教学法、探究学习法,“七个一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健身拳1-4动为主要教学内容,首先采用集体学练,让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再通过分组探究,动作优秀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练习,相互帮助,相互探究,不仅学会动作,还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结合中国武术相关的音乐,让学生熏陶在武术的氛围内,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课例《鱼跃前滚翻》八年级</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执教:朱同乐</font></b></h3> <h3>青岛第五十九中学朱老师执教的远程前滚翻课例。导入部分,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难度较高,危险系数较大,通过针对性的专项热身训练,拉伸肌肉和韧带,防止受伤。通过撑垫提臀、兔跳分层的练习,逐步掌握远程前滚翻的技巧,训练方式新颖,学生练习时充满热情。运用游戏“移动支撑”、“钻山洞”来进行体能训练。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体能练习,避免了传统体能练习的枯燥性,让学生快乐的进行练习。本课发展了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勇敢尝试难度动作练习的能力,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于周涛 贾振君 惠荣 邓小川 张海静</font></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2018级新教师观摩听课</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