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坦的埃莉诺”—访丰特弗洛王家修道院(Abbaye Royal de Fontevraud)

崔丽军

<h3>为什么两位英国国王会埋葬在法国??? 这是我,也可能是所有人的疑问。<br></h3> <h3>这个欧洲最大的修道院群内,安葬着英国金雀花王朝著名国王亨利二世,传奇的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更有12世纪一个奇女子,唯一曾任英,法两国王后的“阿基坦的埃莉诺”Eleanor du Aquitaine(1121~1204)。</h3> <h3>为什么两位英国国王会埋葬在法国??? 这也正是我,也可能是许多人拜访此地的目的。<br></h3> <h3>驱车250多公里,来到法国普瓦杰Poitier附近的Fontevraud王家修道院,<br></h3> <h3>一进修道院所在的Fontevarud村,就看见路灯上的标志旗,上书:</h3><h3><b>“Fontevarud修道院:</b></h3><h3><b>一个村,一段史,一座寺”</b><br></h3> <h3>而这都要从“阿基坦的埃莉诺”说起。《大英百科全书》称她为:“12世纪欧洲最有权势的女子。”<br></h3> <h3>她是法国阿奎坦(AQUITAINE)公爵威廉十世唯一的女儿,15岁时继位,拥有法国西南部大片领土。从小受良好教育,懂拉丁文,爱诗歌艺术( 据说其祖威廉九世是有记载的欧洲第一位游吟诗人),善骑马狩猎,且红发黑瞳,肤如凝脂,聪明美丽,追求者甚众。<br></h3> <h3>她与当时的法国王太子,后来的路易七世结婚,成为法国王后。 可惜的是,路易七世原来仅是法王路易六世的次子,被作为未来的大主教来培养,十岁前一直生活在圣丹尼修道院内,准备献身基督的。只是因原来的王太子意外早逝,他不得已“赶着鸭子上架”继承了王位。一个教士般的国王,与美丽活泼的埃莉诺,三观不和,格格不入。<br></h3> <h3>个性独立的埃莉诺,自己拥有领地,骑士团,曾亲任统帅与路易七世一起参加十字军东征,因意见不同,出师不利,遭遇惨败。<br></h3><h3>是传说中的“红杏出墙”也好,还是只生了两个女儿也好,终于30岁时,路易七世以无子嗣为由与其离婚。<br></h3> <h3>她离婚6周后,即主动与金雀花王朝( House of Plantagenet )的建立者,当时年仅19岁的诺曼底公爵,后来成为英国国王的亨利二世(Henry ll )结婚。并育有五子三女。(这很让法国国王路易七世没面子。) 其中最著名的,是其第三子,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狮心王”理查一世。还有其幼子“无地王”约翰,他在理查德去世后继位英国国王。 英,法国两国历史上从来是一对欢喜冤家,一会儿联姻,一会儿战争。(其实整个欧洲各国都如此)。埃莉诺的二次婚姻,改变了英,法二国的版图和力量天平,甚至改变了欧洲历史。 </h3><h3><br></h3> <h3>英国国王亨利二世(Henry ll , 1133-1189)生于法国鲁瓦尔省的勒芒(Le Mans ),父亲是法国安茹公爵,母亲为英国玛蒂尔达Matilda公主,因此他实际上可以算作半个法国人。19岁的他在接到埃莉诺的来信后,秘密赶来与30岁的埃莉诺结婚,立刻成为法国南方最大领主。也因此与悔之晚矣的法王路易七世(埃莉诺的前夫)成为宿敌。明争暗斗不断。</h3><h3>晚年的亨利二世因儿子们争夺王位,而与支持儿子们的“孩子妈”埃莉诺反目。他软禁埃莉诺达15年之久。直到70岁,才被狮心王理查德解救出古堡。亨利二世最后被理查德联合法国腓力二世战败,抑郁的死于法国Chinon。理查德继位英国国王~理查一世。</h3> <h3>狮心王理查德(1157~1199)是其母最爱,但他一生中也只去过二次英国。第一次是为了加冕为英国国王,但只住了6个月。第二次是他被从德国解救出来时,返回英国,但也只住了2个月。他一生都在欧洲大陆进行征战和参与十字军东征。42岁时,因箭伤战死在法国。死前要求将头,身,心脏分别埋葬。其中身体葬于其父亲脚下,以示忏悔。</h3> <h3>他征战英勇,以不穿盔甲冲锋陷阵著称,留下许多骑士精神和浪漫传说。在十字军东征与穆斯林的萨拉丁的战争中,改变了地中海东部沿海的政治格局。被称为中世纪杰出的军事指挥家。</h3> <h3>狮心王理查德去世后,埃莉诺支持其幼子“无地王”约翰(John, 1166-1216)登上英国王位。约翰在位期间,签署了著名的“大宪章”(The Great Charter),开创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先河。她的一念之间,再次影响了历史。<br></h3> <h3>埃莉诺活到83岁高龄,晚年的她仍精力充沛的四处奔波为众子孙(女)安排婚姻,暂时缓和了欧洲各国的争斗,被称为“欧洲的皇家祖母”。<br></h3> <h3>她和亨利二世的下方,是狮心王理查德的雕像。</h3> <h3>死后,她留下大片领土和财富。这位曾经的法国王后,后来的英国王后,就葬在当时她自己的领地,今天属于法国的阿基坦Fontevraud修道院内,<br></h3> <h3>安息在曾带给她欢乐和悲伤的丈夫亨利二世,和她忠诚勇敢的儿子狮心王理查德之间,被二个爱她的伟大英国国王护卫着…。<br></h3> <h3>近900年过去,我们今天拜访的这个建于1110~1119年的阿基坦皇家修道院,如今已成为Fontevarud王家修道院博物馆。<br></h3> <h3>入口处即可参加有专人讲解的游览。<br></h3> <h3>修道院自12世纪建成以来,历史上曾经历了17世纪路易十四时期尊为王家修道院的辉煌。最盛时曾拥有三个修女院和二个修士院,是欧洲最大的修道院群。有意思的是,在这里,修女的地位高于修士。 1793年被关闭时,最后的院长是位修女。  <br></h3> <h3>地上瓷砖满是王家族徽。<br></h3> <h3>17世纪王家贵族的女儿,都必须先到修道院接受严格教育,最小的曾有几个月的婴儿。但修道院因有取暖设备,在当时相对来说又是“奢华”的。至今修道院壁画上还有王家贵妇小姐们的画像。 <br></h3> <h3>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期修道院被关闭,改为监狱。从现在高大的墙壁,还能看出当年为4层的监狱牢房的痕迹。据记载最多时曾关押3000多人。犯人白天在外面田间和监狱底层作坊内劳动,中间二层是囚房,最高一层是监视的狱警。 <br></h3> <h3>历尽沧桑,如今的修道院主体已成为历史博物馆和大型现代艺术展厅。<br></h3> <h3>我们到时,正是“十七世纪的女子生活”展,<br></h3> <h3>介绍了当时贵族女子的社会地位,生活,服饰,用具…<br></h3> <h3>印象深刻是女子妇产的最早教科书。那时生育是女性第一杀手,许多男人多次婚姻,常常是因为妻子分娩早亡。当然能享受此服务的多是王家贵族。<br></h3> <h3>展览有众多贵妇画像。<br></h3> <h3>有意思的是,还有不少美化修女生活的画像,颇有特色。<br></h3> <h3>修道院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座风格奇特的厨房烟囱,很吸眼球,黑色鱼鳞式的瓦片,许多小尖烟囱围绕,现在正在维修清洗,说不久将来,就能变成白色的了。 <br></h3> <h3>花园内立了不少名人的诗文。</h3> <h3>当年修女(士)们的植物园和花园鲜花盛开,简洁美丽。西方最早的草药(相当于我们的中草药)和由此而来植物学,基本起源于教会,有条件的修道院,都会有植物园。<br></h3> <h3>即使今天看,也是很休闲的地方。</h3> <h3>修道院部分被改建成高档酒店和米其林餐厅,美丽而宁静,与修道院气氛和谐。<br></h3> <h3>自从两位英国国王和英,法二国王后的埃莉诺葬在此地,“名人效应”使历代欧洲王家贵族对此处趋之若鹜。现在来凭吊的各国游客(尤其是英国人)也是络绎不绝。使修道院本身就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能访问此修道院,尤其能在这个特殊的酒店住一夜,绝对是幸运啊!晚上睡觉,可会有身着修女服的美丽皇家少妇,翩翩入梦而来?<br></h3> <h3>还有种沙拉菜,大葱…的菜园,看来那时修道院也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今天修道院酒店的餐厅,也按传统使用自己菜园里的新鲜蔬菜。 <br></h3> <h3>放有“阿基坦的埃莉诺”和亨利二世,“狮心王”理查德,及其弟妹“昂古莱姆的伊莎贝尔”,(英国金雀花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的王后)的四个雕像的教堂大厅,是由原来的四层监狱改建而成,显得十分高大空旷,但有了墓塚主人公们的传奇故事,巨大的空间也变得饱满圆润起来。<br></h3><h3>据介绍,雕像都是12世纪的幸存原物,虽经过修复,但能历经千年保留至今,真是很不容易了。<br></h3><h3>埃莉诺的石雕像座,要比她夫君亨利二世的石像高,而且据说是她自己要求的,真是位个性“强势”的女子。</h3> <h3>狮心王理查德的旁边,是其弟妹的木质雕像。</h3><h3>而他自己的王后“纳瓦拉的贝伦嘉莉亚”Bérengère de Navarre,则葬在 Le Mans 郊外的abbaye de l’Étau 修道院里。<br></h3> <h3>教堂墙上,还保留有金雀花王朝族谱的壁画,色彩斑驳,让人一下子穿越到800多年前。<br></h3> <h3>修道院整体为罗曼式建筑,(带有英格兰诺曼式特色),有部分后期巴洛克式装饰,十分壮观。</h3> <h3>原来的饭厅,可容近千人进餐。</h3> <h3>围绕庭院的长长地走廊,是修女(士)们的主要活动场所。 </h3><h3><br></h3> <h3>最漂亮的祈祷堂,布满精致的壁画,<br></h3> <h3>精美的雕花。</h3> <h3>巴洛克式的装饰。</h3> <h3>修道院很大,但最美的全景必须从教堂后面上坡,才可以看到宏伟的整个建筑。<br></h3> <h3>2000年,修道院名列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br></h3> <h3>从修道院出来,看到的小村有点不同于其他法国农村。居民房多为白色。整洁,宁静,门前种有攀爬的玫瑰花,颇有点英伦风格。<br></h3> <h3>也许因为这里是两位英国国王的安息地,游客有很多英国人。村政府十分贴心,很多地方都用法,英,德文标注。<br></h3> <h3>Fontevarud修道院大门外有一带喷泉⛲的小广场。<br></h3> <h3>Fontevarud村政府的墙上,有一欢迎和介绍牌,注明附近有一座17世纪圣米歇尔“Ste Michel”教堂,并特地注明,那里藏有“艺术“宝藏(Le Tresor D’Art)”!<br></h3> <h3>从广场往前走,左手边果然有一小教堂。<br></h3> <h3>很古老的塔楼,爬山虎遮掩下的围廊,由粗大的石块支撑的廊柱,磨损光滑的石块地面,一切都显示,这是个有年头的建筑了。<br></h3> <h3>木头门很矮小,陈旧,幸运的是没有关。<br></h3> <h3>推开进去,里面不大,较暗,有点阴潮。往里走,左边有一小礼拜堂,在通常是挂有“圣母圣子”画像的圣坛正中,惊奇的看到,居然是一幅很大的玛利亚的丈夫约瑟夫(Ste Joseph)和圣子耶稣幼年的画像。<br></h3> <h3>通常欧洲教堂内,是圣母玛利亚和圣子基督的画像,为什么这里是养父与圣子的画像?” 赶快找到说明,更惊奇的发现,此画来路非同小可,居然是路易十五的女儿在1755年赠送的一幅画作~真正的来自王家的礼物。(画的下面,有法国王室的百合花标志和1755字样。)<br></h3><h3>(圣约瑟夫,大卫王后裔。圣玛丽亚的丈夫,耶稣的养父,天主教会承认其为圣人,但直到19世纪末,才正式将3月19日定为其瞻礼日。因他是木匠,所以又称为劳工的保护神。) 细看这幅画,圣约瑟夫的表情极为慈祥,将幼年的耶稣基督抱在怀里,气氛温馨感人,跟现在的“奶爸”一模一样。路易十五的公主为什么专送这个题材的画?后面有什么故事?让人好生奇怪…。<br></h3> <h3>介绍中说,教堂中的十字架包括两边的塑像, 衣着均为16世纪的法国皇家服饰…,<br></h3> <h3>再看这幅画中人物在和周围的塑像,真有点穿越时空,与那时的人物面对面的感觉。只是遗憾他们留在自己的世界里,永远的保守着他们的故事和秘密…。<br></h3> <h3>小礼拜堂不大,于我,到觉得它比装修一新的Fontevarud修道院似乎更怀古,更原汁原味,再加上这些不同寻常的艺术“珍宝”,也更为令人回味。 从小教堂出来,如时间充裕,还可以在Fontevarud村附近转转,有专门的游览路线,可惜我们没时间了。<br></h3> <h3>离开了这大名鼎鼎的Fontevarud修道院;离开长眠这里的“阿基坦的埃莉诺”和两位英国国王;也离开了这个藏有珍宝的美丽小村…。 带着厚厚的历史,悠悠的思索,满满地回味,也带着更多的问号❔❔❔ 继续我们的丈量探索之旅…。<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