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茶淡饭骗了老人

老理

<h3><b>  </b></h3><h3><br></h3><h3>人过70无肉不饱</h3><h3><br></h3><h3>老中医说:人过70无肉不饱!千万别让“健康饮食=粗茶淡饭” 骗了您!</h3><h3><br></h3><h3>50岁以后,您应该怎么吃?</h3><h3><br></h3><h3>50岁以后,请停止粗茶淡饭。在过去,老年人不沾荤腥是一种教条,荤食是高血压、高血脂、 高血糖疾病诱发的罪魁祸首。而现在,越来越多高龄者, 被营养学家、中医师建议“要吃肉”。</h3><h3><br></h3><h3>为什么呢?</h3><h3><br></h3><h3>“老人健康的关键,与其说是疾病,不如说是老化。若要抑制老化, 粗茶淡饭不但没有帮助,反会增加老化速度。” 年纪越大,营养不足,每五位80到84岁的老人就有一位被归类为“低营养族群”。85岁以上的人,则有1/3没有摄取足够营养。</h3><h3><br></h3><h3>原因是,老年人胃口变小后,三餐要是粗茶淡饭, 热量和营养素就会不足,免疫力因此下降。营养不足, 使得因心肌梗死、狭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变大。“ 若高营养族群的死亡风险是1,低营养族群的风险就是2.5倍”。而且,营养师慎重告诉您, 不吃肉的人比两天吃一次肉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要高一倍哦~</h3><h3><br></h3><h3>肉炖一小时,是营养宝库</h3><h3>长寿之乡:冲绳的长寿老人,都有吃肉的习惯。 他们基本上每天都吃肉,而几乎没有人患心血管系统的老年病。</h3><h3>他们喜欢吃肉,但制作方法却与众不同。不是顿顿炒肉、炸肉, 而是把肉煮2∼3小时后,在汤里加上罗卜或海带,然后再炖1小时才食用。他们把这种菜叫 “营养宝库” 。</h3><h3>这样子的做法,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 其不饱和脂肪的含量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会大大下降。这种肉既含丰富的营养,又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是延年益寿的营养佳品。</h3><h3><br></h3><h3>由此可见,影响健康的原因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人类的处理方式、 食用量。绝对禁吃荤菜,并不能保证健康长寿。相反, 可能造成蛋白质等营养素供给不足,而最终加快衰老,导致死亡。</h3><h3>所以,每人都应安排合理科学的膳食,在荤食方面不应取偏颇态度, 只有科学处理好荤素的关系,才能吃出健康,吃出长寿。</h3><h3><br></h3><h3>延迟老化的饮食要点</h3><h3><br></h3><h3>1、每一餐都很重要,红肉白肉都要吃,但不多吃</h3><h3>老年人在吃肉(包括内脏)时,要掌握这样一条原则:少量、 多样化。肉食多样化,可增添人的食欲。有人提出:“ 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这话是很有道理的。</h3><h3><br></h3><h3>2、三餐份量均衡</h3><h3>三餐份量平均分配,可以让肝脏稳定合成白蛋白, 使合成代谢反应安定运作。</h3><h3><br></h3><h3>3、食物选择上,充分摄取动物性蛋白质并选取高抗氧化食物,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含人体</h3> <h3><font color="#ed2308"> 又 转《退休群》小编2019贴:</font></h3><h3>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三高是个避不开的话题,因为饮食油腻就是造成脂肪肝和“三高”疾病的主要元凶,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跟肉类彻底决裂,崇尚清淡即健康。</h3><h3>对于这种观点,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h3><h3><br></h3><h3>央视:别再给老人吃清淡了!</h3><h3>吃素就不会有三高吗?吃素就能健康长寿吗?吃素就能治便秘吗?想得倒是挺美的,这不,湖北一位老婆婆因为坚持吃素不沾荤腥,骨头变得像泡沫了!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昌的杨婆婆吃素近30年,洗完澡一不小心滑倒在地,骨折了,最后只能换人工关节,不然随时会危及生命。</h3><h3><br></h3><h3>▲杨婆婆做了换关节的手术。图据《长江日报》</h3><h3>首先明确观点,我们建议大家饮食清淡,但是大多数人一不小心就会矫枉过正,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不沾荤腥了。就连央视都曾忍不住呼吁:别再给老人吃清淡的了!</h3><h3><br></h3><h3>▲CCTV健康之路微信截图</h3><h3>在过去,老年人不沾荤腥是一种教条,荤食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诱发的罪魁祸首。而现在,越来越多高龄者,被营养学家、中医师建议“要吃肉”。</h3><h3><br></h3><h3>为什么呢?</h3><h3>“老人健康的关键,与其说是疾病,不如说是老化。若要抑制老化,粗茶淡饭不但没有帮助,反会增加老化速度。”</h3><h3>年纪越大,营养不足。吃素意味着蛋白质、脂肪摄入不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如果食物过于清淡,长期下去体质会不好,遇到点小病很容易就倒下。</h3><h3><br></h3><h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营养研究室主任医师常翠青表示,老年人的合成代谢在下降,但分解代谢在增加。所以如果饮食搭配不好,纯粹过素,就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因此下降,使得因心肌梗塞、狭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变大。</h3><h3><br></h3><h3>“若高营养族群的死亡风险是1,低营养族群的风险就是2.5倍”。</h3><h1>而且,偷偷告诉您,不吃肉的人比两天吃一次肉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要高一倍哦~胃口好、嘴壮,基本上是所有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这也反映出吃饭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天天粗茶淡饭,小心没病吃出病。</h1><h3><br></h3><h3>肉炖一小时,是营养宝库</h3><h1>长寿之乡冲绳的长寿老人,都有吃肉的习惯。他们基本上每天都吃肉,而几乎没有人患心血管系统的老年病。</h1><h3><br></h3><h1>他们喜欢吃肉,但制作方法却与众不同。不是顿顿炒肉、炸肉,而是把肉煮2~3小时后,在汤里加上萝卜或海带,然后再炖1小时才食用。他们把这种菜叫“营养宝库”。</h1><h3><br></h3><h1>这样子的做法,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其不饱和脂肪的含量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会大大下降。这种肉既含丰富的营养,又不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是延年益寿的营养佳品。</h1><h3><br></h3><h1>由此可见,影响健康的原因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人类的处理方式、食用量。绝对禁吃荤菜,并不能保证健康长寿。相反,可能造成蛋白质等营养素供给不足,而最终加快衰老,导致死亡。</h1><h3><br></h3><h1>所以,每人都应安排合理科学的膳食,在荤食方面不应取偏颇态度,只有科学处理好荤素的关系,才能吃出健康,吃出长寿。</h1> <div align="left"> <font color="#ed2308"><b>  附收存:</b></font></div><div align="left"><font color="#ed2308"></font><b></b><br></div><div align="left"><br></div><div align="left"><br></div><h1 align="left"> <font color="#ed2308"> 注意:要调整中餐饮食结构</font><br><br>近日,《柳叶刀》发布了全球饮食领域的首个大规模重磅研究——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br><br><br>这项统计时间跨度近30年的大型研究不仅前所未有,还得出了不少让人震惊的结论,其中包括:中国因为饮食结构而导致的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竟然比美国高了许多!<br><br>在大家的印象中,美国是个“万物皆可炸”的高糖高油饮食地区,我们竟然能比他们更不健康,问题出在哪里?<br><br>中国是吃饭思路错误的重灾区<br><br>先来看看因饮食结构问题引发的死亡率的世界形势图——<br>图一<br><br></h1> <h1>紫色块是地球上饮食结构引发死亡率最低的区域,实际上,虽然都是紫色,我们旁边的日本和韩国是真正在数值上最低的区域,比欧洲的紫色地区更低。<br><br>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倒数第二档,橙色块,看上去似乎比蒙古和俄罗斯等橙红色国家好些。但是……2017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并没有好多少。<br><br>《柳叶刀》在原文中连cue中国两次,指出,在2017年的统计中,中国因为饮食结构问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国中的第一名。<br><br><br>《柳叶刀》原文</h1> <h1><br>而同在东亚的日本却有着最低的饮食结构造成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糖尿病死亡率。<br><br>最大杀手不是糖和脂肪<br><br>这次的统计给出了一个与我们日常刻板印象完全不同的颠覆性结果,全球范围内每年造成上千万人死亡的错误饮食习惯并不是糖和油脂吃太多,而在于钠、杂粮和水果——<br><br>饮食结构问题导致死亡的统计表<br><br>前三位分别是高盐、低杂粮和低水果饮食<br><br></h1> <h1>据《柳叶刀》统计,光是2017年一年,因为高钠饮食而死亡的人口就有300万,因为杂粮吃太少而死亡的也有300万,还有200万因为水果没吃够而亡,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饮食问题导致的,在中国,这个比例更高。<br><br>而那些被我们日常警惕的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甚至反式脂肪,反而在死亡贡献里排行靠后。即便在DALY(失能调整生命年,用于衡量整体疾病负担)统计中,它们的排名也是靠后的……<br><br></h1> <font color="#003750"></font><br> <h1><br>造成疾病负担的前三位顺序略有调整,但还是低杂粮饮食、高钠饮食和低水果饮食。<br><br>饮食结构问题造成的主要疾病有三:心血管疾病、肿瘤和2型糖尿病。也主要是这三种疾病最终导致了大家因为吃饭方案不正确而死亡。<br><br>中国的死亡率为啥这么高<br><br>《柳叶刀》统计了不同地区的各项饮食状况达标情况,其中,东亚地区因为将日韩单独计入了“高收入亚太地区”板块,所以基本上可以视为以中国为主的数据。<br><br>1.致死重灾区,钠超标<br><br></h1> <h1>最顶上的灰色条代表全球平均水平,第二个紫色条是东亚的数据,基本上可以看做中国的数据。虚线代表底线,绿色线和区间是最佳推荐区间。高钠饮食作为杀手榜上第一把交椅,导致中国连续在死亡率上被cue,似乎也不奇怪了。<br><br>2.水果不足要命<br>在每日水果摄入量方面,东亚数据依然疲软,没达到及格线(虚线推荐的每天100克),更别说最佳推荐量250克了。不过全世界各地区都没达到最佳推荐量。<br></h1> <h1>日韩等高收入邻国勉强达到了及格线。<br><br><b><font color="#ed2308">3.杂粮量也没及格</font></b><br>和水果一样,数据显示,咱们杂粮摄入量也低于及格线,第三条超过的是东南亚地区,日韩地区这次过了及格线。<br><br></h1> <h1>同样,全球都没达到推荐最佳摄入量。<br><br>看完上面三个,可能大家会有点奇怪,日韩也没和我们天差地别嘛怎么就是我们死亡率最高日本死亡率最低了呢?<br><br>有相当大的原因可能在下面这张图里。<br><br><br></h1> <h1>这张图是每日摄入omega-3脂肪酸的统计,唯一一个飙进绿色区域还超过表格上限的那条红色条,就是日韩的数据。<br><br>在这方面,他们轻松的超过了澳大利亚、西欧和北美,更不要说离及格线还远得很的中国了……<br><br>而且其实在少吃加工肉类、少喝含糖饮料和少吃反式脂肪方面,日韩做得比中国要差一些,见下图——</h1> <h1><br>从左到右四张表,分别统计的是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反式脂肪的平均每日摄入量,除了红肉中国数据较高外,其他三项中国都比日韩为主的高收入亚太地区数据低。<br><br>顺带一提,最后一个红色条是高收入北美地区,每项都比中国更高,但是他们的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比中国少。<br><br>我们应该怎么吃?<br><br>知道原因了,对症纠错也不难。《柳叶刀》甚至在文章中直接附上了各种食物的推荐量,大家完全可以照着计划一下。<br><br>1.减少食物中的盐<br>我们饮食中的钠摄入,大部分来自食用盐。所以,少吃盐,有意识的避开过咸的食物,做饭少放盐,能大大降低钠盐摄入。<br><br><br></h1> <h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日摄入盐少于6克,《柳叶刀》表中要求更严格,认为最佳标准在3克左右。<br><br>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项针对2.8万余名人的“中国城市居民盐相关知信行调查”显示,72.7%的学生每周至少吃一次加工食品,只有1%的人能分辨出哪些是高盐食品,1/4的成人没听说过低钠盐等,老百姓对高盐食物和高盐调味品的认知普遍较低,更缺乏主动控盐行为。根本原因与国人过于追求“口味、口感”有关,忽视了健康和营养,可见我国限盐形势还很严峻。<br><br>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学教授程义勇结合生活中的限盐经验,给出了以下建议:<br><br>(1)买东西前,先看钠含量。平时购买食品时,要养成看产品包装上营养成分表的习惯。营养成分表上会标注食品的钠含量,钠含量低也就意味着食物含盐较少。<br><br>(2)家中备个盐勺。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市面上的盐勺,一勺就是2克,每人每天就是3勺盐。按做一个菜放一勺盐计算,对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每天每餐如果做3个菜,就可以计算和控制好每个菜的用盐量。每个人每道菜最多吃1/3,才可保证盐摄入量不超标。同时提醒,酱油、味精等调料也含盐或钠,若放了就应减少用盐量,以免咸味叠加。<br><br>(3)用天然食材替代。烹饪时,除了用盐,还可用香菇、香菜、白糖、醋、洋葱等提味,尽可能减少放盐量。<br><br><br></h1> <h1>(4)选低钠盐。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是普通健康人群的优先选择。需要注意的是,低钠盐并不等于低盐,有肾脏疾病的人,还要注意钾过高带来风险。<br><br>(5)避开隐形盐。少吃含盐量高的加工食品,糕点类、腌制品都是含盐大户。<br><br>(6)小孩老人吃盐格外注意。控盐从娃娃抓起,婴幼儿食物中,最好不要放盐,这样孩子长大后口味就会比较淡;老人由于味蕾敏感性变差,口味变重,容易多吃盐,因此家人要注意劝导。<br><br>2.增加水果摄入<br>《柳叶刀》对水果的推荐量是每日250克左右。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副主任冯翔认为,国人水果摄入量少与传统的饮食文化有关,水果并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膳食组成。<br><br><br></h1> 国人增加水果摄入量还要注意以下几点:<br><br>首先要坚持每天吃。膳食指南推荐,我国成人每日应摄入水果200克~400克。大概每天一个苹果搭配一个橙子或者香蕉,或者是200克的葡萄加上一个雪梨。<br><br>其次,吃够彩虹色。每天吃的水果颜色越多,摄入的营养成分越丰富。不仅要选用草莓、西红柿等“护心专家”,橙黄色的橙子、柠檬,还要搭配葡萄、黑莓等紫蓝色水果。最好做到每天两种及以上的水果,每周可以更换水果种类。<br><br>最后,选对时间吃。晚上尽量少吃水果,食用时间以饭后1~3个小时为宜,不宜空腹吃。此外,一些特殊人群在食用水果时要有所注意。<br><br><br> 另外,糖尿病患者首选柚子、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建议每天摄入的量为100克~200克;肥胖者少吃榴莲。<br><br>3.杂粮替代精米白面<br>每天125克杂粮看着不多,但是全球各区域竟然都差得远这就很惊人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将食物中的精米和白面替换为杂粮应该是可以接近这个目标的,而且精米白面在饮食健康方面评价就不高。<br><br><br> <h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天摄入全谷物及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但不同年龄段人群粗粮的摄入有所差异。<br><br>婴幼儿<br>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此时,可适当添加小米等精细的粗粮,和大米熬成粥或磨成粉拌在米糊中。推荐粗细搭配食用,每周1~2次即可,逐渐过渡到一周3~4次。<br><br><br>学龄前<br>大约六岁时,孩子第一颗恒牙萌出,但咀嚼能力仅有成人的40%,咀嚼和消化能力仍有限。建议学龄前儿童添加粗粮时,家长对粗粮进行细作,把粗粮磨成粉、压成泥、熬成粥或与其他食物混合加工成花样翻新的美味食品,如将杂豆磨成粉,与小麦粉按1:2或1:3的比例混合,制成花卷、杂粮包等,这样既能提高孩子对粗粮营养的吸收,又能满足孩子的胃口。粗粮虽好,但也不是多多益善,学龄前儿童每天摄入量要控制在35克以内。<br><br><br>儿童少年期<br>在整个儿童少年时期,生长发育不断进行,许多重要器官和组织都在积极地发育中,对于钙、铁、锌等矿物质的需求量要略高于成年人。杂豆类等含铁高,谷类胚芽、麦麸等富含锌,如果只吃精加工谷物容易导致维生素B1缺乏。因此,日常膳食要做到食物多样,粗细搭配。但摄入过多粗粮,膳食纤维会干扰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植酸与钙、铁、锌等螯合成植酸盐,不能利用,因此儿童少年时期每天吃粗粮不宜超过100克。<br><br><br>青壮年时期<br>作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青壮年不注意爱惜自己的身体,各种疾病很快就会找上门。健康饮食,平衡膳食是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关键方法之一。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可降低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膳食纤维的增加对预防肥胖等具有潜在益处。杂豆类含有丰富的钾和膳食纤维,对防治高血压很有帮助,要适当多吃。因此,青壮年每日要保证一定量粗粮的摄入,最好能保证在150~200克之间,并且要经常换着吃。<br><br>中年<br>人到中年,有些慢性疾病开始出现,比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三价铬复合物作为葡萄糖耐量因子有利于提高糖耐量;钒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脂肪组织中葡萄糖的氧化和运输及肝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异生,保护胰岛功能,这些微量元素都存在于全谷物中。但粗粮多属于中等嘌呤含量食物,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而言,每周吃粗粮的频率不超过3次,每次控制在100克以内。<br><br>老年<br><font color="#ed2308">推荐老年人群每天吃150克左右的谷物,以全谷物为主。考虑到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建议将全谷物磨成粉食用。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建议日常多食用燕麦</font>。研究表明燕麦含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降血脂的效果最好。同时<font color="#ed2308">薯类</font>具有降低大便干硬、排便困难发生率的作用,因此,老年人群首选燕麦、薯类作为日常粗粮的摄入。<br><br>此外,大家还是要坚持健康的习惯,正确的吃饭,好好锻炼。</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