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的国庆节要到了。以往这个时候,我们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到上海周边的地方赏赏风景,吃吃美食,泡泡温泉,住住酒店。妻子侯教授说好多年没有体验过东北的秋了,我想她应该是想家了,这样也好,正好去看望身体有小恙的岳父,还省去了和大家凑热闹堵车的烦恼。<br>买好了到沈阳的高铁票,来去5天,除去来回在车上的2天,在侯教授老家的时间也才待3天。2号一早,我们从上海虹桥坐上车,到沈阳已是夜色蒙蒙,小舅子在车站接上我们就往回赶,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家里。进门看见岳父,身体还算好,虽然动作没有以前灵活,却已经为我们做好了饭菜,等着我们一起吃。在车上一天,人有点困乏,所以,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就休息了。</h3> <h3>东北的秋像南方的冬。3号一早起来,感觉好冷,低温10度。我穿着外套也冷,把领子翻起来,感觉好点。<br>抚顺是个老工业基地,这里有著名的抚顺煤矿,还有三个炼油厂,以前还有不少大型企业,计划经济时代很是风光,最风光时是建国初设立的抚顺直辖市。这里产出了中国第一吨钢、第一吨铝、第一台挖掘机。改革开放之后,有些企业不适应市场倒闭了,一度很是失落。<br>抚顺因煤而兴,今天一早我准备去西露天矿,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曾视察过这里。<br>侯教授的爸是抚顺矿务局的,妈是炼油厂的,以前我来时,侯教授的同学冷不丁问我,你是湖北荆门的,我问怎么知道的,她们说看我的穿着,和荆门炼油厂的是一样的。荆门炼油厂建厂时,这里炼油厂支援了不少人。我的老家在湖北潜江,我原来在江汉油田工作,看来,侯教授和我们家还是有点缘。<br>在南方,很早外面就人声鼎沸了,这里7点多钟,天大亮了,外面也没有几个人,出来吃个早饭,早餐店没有几个开的。想想也是,人都没起来,生意也没得做。走了几个街区,找到一个面馆,要了一碗牛肉面,好家伙,一大碗,12元,这要是在南方,估计要20多元。<br>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域辽阔,人的性格直爽,南方山清水秀,人的性格温婉,北方人偏爱大漠孤烟的豪情,南方人喜欢小桥流水的诗意,南方人看不惯北方人的粗鄙,北方人笑话南方人的小气。<br>抚顺有好多个煤矿,这里煤层较浅,煤质好,日本侵占时,大肆掠夺,据说现在在日本还藏有从这里挖走的煤。<br>露天矿有东西2个,是从上往下一层一层挖出来的,现在成了一个巨大的矿坑,这得有多少煤啊。这个巨大的矿坑很大很深,由于没有看见具体数据,所以无法告诉大家。远望矿坑,云雾蒸腾,即使是晴天,也是如此。沿着一层一层的矿坑边沿,一直到底,有各种工程设备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挖掘机一挖,就有满满一斗煤,时不时有运煤的小火车穿行其中。据说就是边沿遗漏的煤,就够挖10年。</h3> <h3>第二天一早,我还是想再看看西露天矿,当地人俗称“大坑”,这个亚洲最大的矿坑,人工天坑。<br>早晨的温度还是和刚来时一样,不过我没有刚来时感到的寒冷,应该是适应了这个温度。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穿的都比我多。<br>还是体会早餐的牛肉面,有了经验,直奔有早餐店的街区。店子大多没有开门,有个牛肉店门是紧闭的,外面挂了一个小牌子“本店周1、2、3、4、6、7”不开,那么什么时候开呢,奇葩!<br>人这个物种有循旧规的本性,我照样先到上回的那个店,门没有开,不知是太早还是什么原因。好在有些店子已经开门了,对面有个门面比较大的牛肉面店,过马路要小心,这里的车不让人,司机开车彪彪的。<br>眼中的东北男人都是脖子梗梗的,说话直来直去。打仗干架这些人最合适,性格直爽,喜欢冲在最前头。过去的国民党怎么失败的?还不是被这帮人打跑的,林彪率领的四野就是东北人,从东北一直冲到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岛。<br>进了这家牛肉面店,在外面看很气派,门面比较大,招牌也大,进得店来,里面只有三两个人,没有人搭理我,我只得大声说“来碗牛肉面”,这时,角落里坐着的一个女人,像没有睡醒受到惊吓,猛地窜起来,朝着里面喊了一声,一个男人一瘸一瘸地慢慢走出来,“一碗啊?”我说“对”,再没有二话。安静的厨房里这才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br>各个地方人们待客方式也大不一样,上海人一般不在家里招待客人,只是在饭店里聚餐,菜的口味平和,喝酒主要是夏天啤酒,冬天黄酒,很少劝酒,说话轻声细语。我们老家过年时基本在自己家里,男人喝酒打麻将,女人吃吃零食聊聊天。东北人特别好客,喜欢喝大酒。<br>昨天下午,一大家子人在饭店围着一个大桌子,主要是男人海吃海喝。你以为结束了,不是,这只是前奏,还有晚上的续集。按照我的习惯,吃一顿就应该各回各家,所以喝了一杯半白酒,加一瓶啤酒,已经是我的最大酒量了,哪知还有一局。小舅子拉上我,还有在市委工作的小姑父和一个妹夫,又去了朝鲜饭店。几个人年纪差的不大,酒后话也多,难得来一趟,我是不好缺席的,何况他们是招待我这个远客呢。<br>不知不觉中,我们4人又喝了24瓶啤酒,我没有醉,怪了,要是平时,喝3瓶啤酒就醉了。说实在的,抚顺的天湖啤酒真好喝,我认为胜过青岛啤酒。<br></h3> <h3>以前回来,总是小舅子当专职司机,每天带着侯教授跑东跑西,市里的特色饭店去了不少,小舅子靠自己的努力,买了几套房,还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大平层,家具也是红木的,像个土豪。现在小舅子生了二胎,又在创业,所以侯教授没有天天赖着小弟。今天喊来三叔,三叔开着林荫大道来了,61岁,留着小平头,干净利索,长得很帅气,像个小伙子。<br>一个上午,我们急急忙忙做了好几件事,中午又到侯教授心心念念的“真空冷面店”吃了朝鲜冷面。下午要赶到老虎台看望她奶奶。<br></h3> <h3>中午,我们赶到老虎台。老虎台矿是抚矿集团旗下的一个大矿,曾是抚顺四大煤矿之一,因为背靠虎山而得名,以前职工居住的2层的低矮的小楼房,现在都改造成一排一排的6层的新楼。曾经的职工礼堂现在没人打理了,外墙斑驳陆离,好像是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辉煌。<br>侯教授的出生地就在这里。奶奶和大姑住在一起,在底楼靠山最里的一套。能分到这套住宅也是费了一番工夫的,因为靠山旁边和后面有很大的空地。勤劳聪明的大姑父把这块空地一点一点整理出来,种有萝卜白菜红薯花生等各种蔬菜,菜园边上,遍植苹果和梨以及桃李等果木,葡萄架上果实累累。<br>以前每次回来,侯教授很喜欢来这里,一是看奶奶,还有就是想到这个既是菜园又是果园的私家小花园看看,女人爱拍照,会在这里拍下各种美照,也拍下了花果飘香,发到朋友圈,就引来密集的点赞。每次家人在此聚会,就在楼房与山之间,花果香中,蜜蜂嗡嗡飞的葡萄架下,支起一张大桌,摆满炖鱼、笨鸡炖蘑菇,在菜园里随意拔几把新鲜蔬菜,在锅里巴拉巴拉,就散发出菜的清香,再加上烧烤肉串,配上浓烈的南果梨酒、大伙房水库的泉水酿制的天湖啤酒,怎不快活了得。<br>这次我们急吼吼赶过来,侯氏家族的人们早已到了。大姑小姑和婶婶忙着把包好的饺子端上来,三叔和大姑父、小姑父,以及妻弟和2个小妹夫陪着我喝酒,照样是先白酒再啤酒。由于前一天喝酒过量了,我不敢闻酒味,架不住妹夫劝酒,我还是喝了啤酒,不知觉中又喝了3、4瓶,感觉还好!天湖啤酒真的不错。<br>东北人喝酒爽,一杯白酒三下五除二就干了,能端酒杯就要有好酒量,唠嗑就当下酒菜,男人聊天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国内国际大事天马行空,你和他们在一起,不必担心,他们不关心个人隐私,绝对大气大度。一顿酒喝下来可以是6、7个小时,中餐连着晚餐,晚餐连着宵夜。</h3> <h3>明天就要回上海了,今天小姑和姑父又邀请我们游萨尔浒风景区。小姑性格开朗大方,对家族关爱有加,姑父在市里做领导,见多识广,是家族的骄傲。每次我们回来,小姑和姑父总是邀约侯氏家族,选在市里最高档的饭店聚会。中午不到,小姑和姑父开车特地来接我们前往景区。<br>车过浑河,进了新城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宽阔笔直的大道,道路两边的高楼鳞次栉比。由于是节日,路上的车辆行人不多,车速轻松突破80码,姑父开车匀速而平稳,路边的绿树虽然稚嫩,但骄傲的立在大道两旁,好似等待检阅礼宾,中间绿化带里盛开的各色鲜花,也张开笑脸迎接着我们这些远道的客人,让人心情无比愉悦。<br>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向右拐进一条小路,这条小路只能勉强双向行车,车速不得不慢下来。路两边已是低矮起伏的山丘,这里植被茂密,茅草丛生,山里多杂树和荆棘,路边多香樟和榆树,古老而苍劲,遮天蔽日,更显幽深寂静。<br>爬坡下沟,左拐右转,在我们下了一个弯弯的长坡后,前面出现了一个宽阔的小广场,正中有个小山门,门楣正上方有块黑底匾额,写有“萨尔浒”几个大字,金色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h3> <h3>小姑父早早买好了景区游览车票,我们一行5人上车,向景区深处进发。路边也有很多步行游览的市民,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车上车下的人们相互看上几眼,都成了彼此眼中的风景。<br>萨尔浒风景区当地人称小青岛,这里山峦叠嶂,古木参天,浑河环绕,泉水潺潺,无车马喧嚣,人迹罕至,巨大的香樟树枝节盘曲苍劲,斑驳的老树皮写满了岁月沧桑,青翠的松柏,在岩石间顽强地伸展着躯干,细密的松针似吸纳吞吐世间芳华,人处其间,可尽情领略今世美景,也回味过去的金戈铁马。这里曾经是古代大军鏖战的沙场,明朝末年,大清始祖努尔哈赤在这里大败明军精锐,从此明朝东北门户洞开。如多米诺骨牌,吴三桂献清山海关,李自成败走北京城。谁能想到,这个普通的地方,演绎了中国历史改朝换代的大事件。<br>如今这里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为了方便市民,政府对景区免票。这里,连一般景区都有的纪念品售卖点都没有,你口渴了,想买瓶水,对不起,没有。没有一点商业气息,纯粹的自然状态,空气纯净,是天然的大氧吧。<br>由于小姑一家还为我们安排了下一个项目,我们没有在其他景点停留,坐着观光车直接到了终点站,小山之巅。站在山顶,举目远望,一片宽阔的水面映入眼帘,向水源的上游望过去,看不到它的尽头。这就是大伙房水库!你可能不知道,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湖,是新中国建国后第一个5年计划建造的最大的水库,由浑河等三条河流汇聚而来,山上的滴滴甘泉汇聚成涓涓细流,在青山绿树间欢畅的流淌,在此停歇,成为沈阳等7大城市纯净的水源。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天湖啤酒就是用此处的水酿制的。<br>湖面上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岸边是无色的,看得清湖底的细沙石子,中间是碧绿透亮的,远方的水在阳光下泛出白色,微风起处,细波粼粼。湖上连游船也没有,很神奇的是,湖面上连一片树叶也看不见。可以想见,人们对这片水域的珍惜爱护。我也见过很多湖了,千岛湖最美,把它比做千岛湖,在我心中好像千岛湖也比不过它。前国家人大委员会委员长朱德曾说过,“南有西湖,北有大伙房”,从这句话中,你可以想象大伙房水库的美。<br>姑父陪着我走走停停,说说看看;爱美的小姑为侯教授和小北不停地拍照,留下了无数的美照,数不尽的情谊。</h3> <h3>游兴正浓,意犹未尽,由于天色已晚,姑父驾车带我们转往下一个地点,去吃水库鱼。车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穿行,暮色中,远处的群山朦朦胧胧,近处的农舍炊烟袅袅,田里熟透了的玉米等待收获,好似一幅活着的水墨画,好一个安详幸福美满悠闲轻松愉悦的慢生活!<br>约莫10分钟光景,道路两旁出现了一排红顶的1、2层民居,外墙贴着瓷砖,整洁干净,小姑和姑父说这里住的是水库周边的农民,他们靠着水库吃水库,在这里开办了吃水库鱼的渔庄,为食客提供纯净的水库鱼,生意兴隆,所以很富裕。我们来到一处名叫“天天鱼”的渔庄,姑父说这里的鱼做的最好。这是一个“工”字型的2层建筑,前后是餐厅,中间是厨房,园里园外停了不少车,可见生意是相当的好。</h3> <h3>姑父领着我们直接上了后面2楼的一个包房,应该是早已定好的。主菜一定是水库鱼了,要了一个鱼肚,一个黑鱼2吃,还有东北特色炖云豆、煎饼等等10多个菜,就我们5个人,要吃10多个人的菜,你知道,东北的菜都是用大盘子装的,一个菜一大盘,足以把一个人吃的肚子撑。一条黑鱼4斤8两,生黑鱼片就是满满一大盘,这种鱼绝对是天然的,由于水库水清冷,这里的鱼长的慢,近5斤的鱼要长多久?用筷子夹上一片薄薄的鱼片,沾一沾调料,鱼肉结实有嚼劲,略有甘味,一点鱼腥味也没有,我不由得吃了一片又一片。<br>这里的水库鱼都是由专人负责打捞,并分送到这些渔庄,以确保鱼的质量品质。每个渔庄都修有一个房间大小的鱼池,看过去,鱼池里面都是黑黑的大鱼脊背。<br>姑父要开车,没有陪我喝酒,我一人喝了2瓶啤酒,当然是天湖啤酒了。我们也不客气,都是放开肚子大吃,毕竟这种水库里的大鱼平时我们难以品尝到,家里人也不见外。<br>当然是吃不完的,小姑又为我们把菜打了几个大包。夜色渐浓,姑父驾车送我们回家。我鼓起个大肚子,岳父眼光看过来,惊讶的说我胖了,我不好意思地赶紧收收肚子说,我几天不吃就好了。其实我自己也不相信,这次短短的3天,在各位家人盛情的款待下鼓起来的肚子会那么容易地瘪下去。<br> <br>短暂的三日马上要结束了,大姑送来了自家种的红薯,三叔家的妹妹送来了夫家山上种的榛子,家人们叮嘱问候,依依惜别。叹时间太短太快,望来日再聚再叙情谊!</h3> <h3>此文已连续发表在10月11日,12日的抚顺晚报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