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秋天是静谧的,树叶静静的由绿变黄、变红;秋天是多彩的,在绚丽的色彩中欣赏着秋,感悟着秋;秋天又是丰盈深遽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看那十月的校园,树叶红遍,秋色尽染;观那三尺讲台,各显身手,百舸争流。不禁追思: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真当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只为峥嵘岁月无憾丰稠……</h3> <h3> 这丰稠的第一节课先由一年级马梦婷老师执教的《zcs》开启,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后生可畏到势不可挡。她和蔼可亲的教态拉进了和每一个孩子的距离,教学流程清晰自然,紧凑而不紧张的教学环节,牢牢的稳住了每一个容易跑神的低龄学生,从课堂的调动,课程设计,课件制作,游戏等每一个环节的衔接,都看出来她有着细心的品质和不错的教学功底。透过“细节”看本质,一年级学生短时间内形成的成型的常规,都能在她的课堂上看到努力的缩影,相信这节汇报课正是她这一段时间付出的最好证明。</h3><h3><br></h3> <h3> 第二节课《一只小鸟》由王岩老师为我们奉上,人们说字如其人,我能说课如其人吗?如山间的清风,这是我对她和她的课最直接的感受。她是细心的,细心到一个“啁啾的叫声”,她都能专门去找来配音素材;她是文艺的,从课件制作,背景选材,每一个小细节你也能看出她的小清新来;她是温柔的,指导朗读环节为了把学生带入情境,她却又能刚柔并济的恰到好处;课堂上创设多种情景,发散学生的思维,发挥其想象,最后的写话环节,让学生有话可说,先说后写,我手自然写我心,这一切映射了她在教学上的扎实功力。</h3><h3><br></h3> <h3> 下午胡娜老师执教的是《成吉思汗和鹰》,这一课打破了我们秋日午后的困乏,胡老师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起了每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张驰有度的课堂节奏,循循善诱,亦步亦趋,让学生的思维火花绚烂于整个课堂。“孩子们”是她用的最多的课堂用语,亲切如慈母般,时而引导学生时又充满童趣,时而却又不失力道的干脆利落,柔中带刚,耐心的指导朗读,多种形式的分角色朗读,思维清晰,学生课堂的配合与反馈,教师自如地驾驭、一切都在行云流水般的课堂上悄然绽放,浓浓的语文味缓缓地流淌着。</h3> <h3> 随后,语文教研组针对这三节课,开展了"磨课促成长,交流促提升”的教学研讨会。每个年级的代表老师都做了精彩的发言,大家吸取丰富经验的同时,当然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在相互探讨与交流的过程中,无疑又是每个人的历练与成长。教研尾声,马丽萍主任和杨桂芳老师做了点评总结,相信每一次的教研犹如一次空杯后的学习,必将激励着每一位语文教师走向教学的更高境界。</h3><h3> </h3> <h3>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教研提升促成长,教学新秀谱妙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br></h3><h3> 喜欢秋的温柔,喜欢秋的成熟,喜欢秋的一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