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京知青在黄龙》一书,历经两年零十个月时间,在北京知青联谊会和黄龙县档案局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与大家见面了。书中记录下了知青战友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的苦辣酸甜,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为此,黄龙北京知青联谊会于2018年10月8日在石景山今时宾馆召开《北京知青在黄龙》一书发放仪式。</h3> <h3>布置会场</h3> <h3>布置会场</h3> <h3>布置会场</h3> <h3>老友聚会交流</h3> <h3>老友聚会交流</h3> <h3>老友聚会交流</h3> <h3>老友聚会交流</h3> <h3>老友聚会交流</h3> <h3>老友聚会交流</h3> <h3>延安钢厂知青合影留念</h3> <h3>范家卓子公社知青合影留念</h3> <h3>界头庙公社知青合影留念</h3> <h3>当兵的知青战友合影留念</h3> <h3>石堡公社知青合影留念</h3> <h3>知青战友留念</h3> <h3>范家卓子公社红罗义知青合影留念</h3> <h3>白马滩公社知青合影留念</h3> <h3>知青战友合影留念</h3> <h3>城关镇知青含影留念</h3> <h3>三岔公社知青合影留念</h3> <h3>三岔公社知青合影留念</h3> <h3>副会长杨鹏云主持会议</h3> <h3>联谊会会长张华发表主题讲话</h3> <h3>各位理事,志愿者,黄龙知青战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北京知青在黄龙》一书的在京首发庆祝会, 首先让我代表联谊会全体成员对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历届会长副会长,理事,志愿者以及全体到会知青表示最诚挚的问候,感谢大家对黄龙知青联谊会工作的这份支持与热情,今年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发表50周年,我们于1968年底报名1969年元月18日,27日分两批到黄龙县插队落户,从1968到2018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一眨眼已经过去了50年,记得在1972年底,我县知青因地方病严重,已全部分配陕西各个部门,我们又都分开了,有的当兵,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分到了工厂企业,还有一百多人留在黄龙的各个基层岗位,直到大返城后的2011年我们在北知网的支持下成立了黄龙北京知青联谊会,不断组织知青开展活动,丰富大家的退休生活,对病困知青进行慰问走访,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和心灵上的疾苦,建立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北京知青网建立了黄龙版块,随着微信的普及我们又建立了数十个知青微信群,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形成了个庞大的空间集体户,相互勾通,互相了解,增进友情,互帮互助,黄龙知青联谊会已成为知青的娘家,温暖着每一位知青的心!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大家的愿望先后组织了四次回访第二故乡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黄龙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首先是李富荣县长对我们的支持是功不可没的,2014年我们组织的62名知青第一次集体回到了第二故乡,受到了黄龙县政府的热情接待,为我们后来的工作奠是了基础,随着另人感动的是2016年我们到县里和县领导请示要自费编篡《北京知青在黄龙》一书工作时,当时的县委书记任高飞,县长李富荣两位领导当即拍板决定由县档案局负责出书,知青们只负责提供素材,老照片,老物件的收集和整理,多么大的支持和帮助啊!不仅如此座谈会上县领导得知两位留守知青的住房困难时,马上决定由政府帮助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任高飞书记主动提议划一块地建知青林,实施过程中又留下了五间房进行了重新装修建成了知青文化纪念馆,林业局的职工还替我们种上树苗,并进行了挂牌认证,我县这几项工作在延安地区都是超前做的,现在是两位知青的住房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知青林,纪念馆已经建成并多次接待了参观者,每次大家返回第二故乡时都会到知青林去看看,到纪念馆去参观一下,留下历史性的影像资料!这一次我们纪念到黄龙插队五十周年的签名活动就是在纪念馆小院中进行的,大家情绪高涨,兴奋不已,在这次回访第二故乡的座谈会召开的前一天,我们盼望已久的《北京知青在黄龙》一书也及时的从西安运到黄龙,我和李富荣县长在座谈会上进行了揭幕,为我们的黄龙行增了色,添了彩,130位参会者都率先领到了一套上下册的书,手捧这套书时切记不要忘记在书的编纂过程中,王建忠局长,董骏霞局长以及文化馆,政协等单位的张松海等老师们的日日夜夜的忙碌,这套书籍的成功发行是黄龙县政府和黄龙知青的历史合作结晶,我们共同填补并丰富了知青在黄龙的历史,我们不是写作专家,但我们是这段历史的亲厉者,我们文化不高,水平有限,但我却保这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我们第一届会长杨志山当年组织我们收集整理的文物资料,也有出书小组负责人齐鸿浩对于各种稿件的收集,统计,谭通文的通宵达旦的修改,杨鹏云对于各种数据资料的核对都是有目共睹的,大部分知青对写作,电子稿的输入制作还是生疏的,我们在此也学会了利用手机语音输入方法完成了大量电子稿件的输入任务!总之,我们今天的成功比起我们以往的努力和辛苦,值了,看到大家抢着领书,看书的样子,我们真的满足了,功夫不负苦心人吗?高兴之余我们还要向大家表白一下,我们工作的失误,1,在捐款工作中由于我个人的失误,将捐款人聂宏的名字丢掉了,给聂宏个人造成影响,我们将争求本人意见,尽量弥补损失!2,石堡公社知青翟志强写了一部长篇回忆录,有80页长,也都疏写成了电子稿,并把手写稿作为文物捐给了黄龙档案局,结果当书出来后,发现书中没有翟志强的这部作品,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个人首先向聂宏,翟志强表示我的歉意!并尽量在这方面弥补一下。另外还要说明的是在这次五十年签字旗的制作,签名过程中又有石堡公社尧门河知青刘淑兰捐款200元,安善大队知青马学琴,贺乃欣主动捐款各100元,他们表示坚决支持联谊会的工作!在此我代表联谊会对这些知青姐妹表示深深的谢意,我们将更好的为大家服务好!也希望在大家的支持工作的同时,积极给我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把我们联谊会真正办成“知青娘家”,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所有的黄龙知青朋友老有所乐,身体健康,天天愉快! 黄龙北京知青联谊会 2018年IO月8日</h3> <h3>会场现场</h3> <h3>会场现场</h3> <h3>会场现场</h3> <h3>城关镇知青为会议现场作诗留念</h3><h3>两本宝书发到手手捧宝书手发抖多少往事记心头记录青春苦与忧莫说当年豪情志一代青年任风流五十余载两行泪日月无情白了头 孟长宏</h3><h3>城关知青友谊深,以诗交流感情真。似诗非诗顺口来,字字句句养精神! 吕世诚</h3><h3>喜捧知青在黄龙,心情激动难形容。翻开历史那一页,难忘岁月回忆中。牢记历史鸣警钟,苦难深重不复重。快乐珍惜今幸福,知青常聚叙友情!胡永生</h3><h3>知青渐渐老,相会次次亲。当下岁岁去,留住情真真。祝知青们友谊长存,身体健康! 吕世诚</h3> <h3>会场现场</h3> <h3>会场现场</h3> <p class="ql-block">《北京知青在黄龙》编辑小組组长齐鸿浩代表编辑小组发言,感谢知青战友的大力支持,为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p> <p>老理事界头庙知青李文海</p> <h3>老理事、联谊会成立发起人:范家桌子公社知青刘长水、白马滩公社知青李庆玉</h3> <h3>老理事白马滩公社知青马忠</h3> <h3>原副会长三岔公社知青姜国才</h3> <h3>原秘书长范家卓公社知青孙学荣</h3> <h3>汗散黄土插友情,同甘共苦挚友情,惺惺相惜战友情,永远牵挂一生情。</h3> <h3>老理事林文婷</h3> <h3>理事石堡公社知青徐仁</h3> <h3>理事范家桌子公社知青谭同文</h3> <h3>范家卓子知青陈桂然、裴焕军</h3> <h3>白马滩公社知青刘学军</h3> <h3>理事城关镇知青张慧敏</h3> <h3>老理事界头庙知青李文海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联谊会成立来所做的工作,希望今后做得越来越好。</h3> <h3>原联谊会秘书长孙学荣发言</h3> <h3>《北京知青在黄龙》一书的成功出版的确是功德无量:它是联谊会在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之际送上的一份珍贵礼品:它记述了全体知青曾经度过的那段蹉跎岁月:它渗透着为书版而付出的辛勤努力工作的各位会长副会长理事联络员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同时也是黄龙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各位领导的关怀与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工作人员的结晶:我感谢他们向他〈她)们致敬!</h3> <h3>原副会长姜国才和理事董宝祥为《北京知青在黄龙》一书揭幕。</h3> <h3>联谊会会长为到场的知青发书</h3> <h3>手捧宝书望黃龍,深深思念,故乡情。雄关漫道真如铁,50載不忘故乡情。 吴志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