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 年10月4日,我在廖赟、廖义权陪同下,来到全州县两河镇鲁山考察湘桂古道红军路。鲁山位于从湖南道县至桂林湘桂古道灌阳文市与全州两河交界地带。在这个湘桂古道经过的交界处建有一个古亭,叫界山岭亭。界山岭亭已倒塌,只剩一根石柱还歪斜立在原地。亭内建亭碑文清楚记载着:界山岭与全接壤而距文市五里。越过界山岭,沿着湘桂古道石板路下山,就到了灌阳文市十字亭。我们在十字亭采访了正在打稻谷的芝麻村蒋民顺。蒋民顺65岁,父亲蒋德玉1923年生,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他们村已有11岁了。蒋德玉生前对他说,红军从湖南道县过来,沿着石板路经过文市、瑶上、田湾、岩洞坝(现名岩头坝)、十字亭,从界山岭上山往全州方向行军。红军白天不行军,晚上打着火把、提着马灯走。红军白天就躲在界山岭,到天黑才走。蒋德玉挖了一碗酸菜,舀了两碗饭给红军吃,红军给了他4块花边(银元)。蒋德玉把4块花边收在裤袋里,总用手摁住裤袋。桂军追来时发现蒋德玉用手摁住裤袋,从他身上搜出红军钱币来,打了他一耳光还把钱抢走了。 </h3><h3> 我们在十字亭采访蒋民顺后,沿着红军行军方向到界山岭考察红军挖出的战壕。战壕在界山岭树林里湘桂古道下山方向的右侧,约有25米长,1.5米高,距山脚下有30米左右。</h3><h3> (上图与鲁山廖赟老师在界山岭亭考察)</h3><h3><br></h3> <h3>在灌阳文市十字亭采访蒋民顺</h3> <h3>与廖赟在界山岭红军战壕勘察</h3> <h3>我在10月4日上午采访了界山岭廖连祥。</h3><h3> 廖连祥82岁,全州县两河镇鲁水村委界山岭村人,石匠师傅。我在两河镇街上石器加工场找了这位老石匠。老石匠对我说,他父亲廖修和光绪26年(1900年)生,生前给他讲红军故事,整理如下:</h3><h3> 廖修和与弟弟廖修良、廖福发以及父亲廖克金,堂叔廖克润到界山岭帮红军修战壕。廖修和捡了一把刺刀和洋铲(铁铲)回家。</h3><h3> 红军先头部队到洞背岭和鲁山募捐,鲁山富户廖子恢、廖恢远、廖日锴捐钱捐粮给红军。</h3><h3> 也有红军从黎口坪过马鞍岭、鲁水往古岭头方向行军。</h3><h3> 有4个红军伤员在界山岭钉子路消水口附近靠在石头上就死了,老百姓把他们就地掩埋。</h3><h3> 桂军在界山岭利用红军修建的战壕与蒋介石追兵打了一仗,不让蒋军深入广西腹地。蒋军只好退出广西。</h3><h3> </h3> <h3>10月4日下午我在鲁山采访了85岁老人廖现祥。这位老人父亲叫廖厚福,光绪24年(1898年)生。廖现祥对我说,他父亲收养了2个红军伤员,江西人,都是16岁。2天后转给叔叔廖载福收养。其中一个叫刘义,养了半年发高烧死了,葬在小里山;另一个叫罗发荣,在叔叔家生活了10年。1944年想回江西老家,叔叔说世界乱了回家路上不安全,不让他走。这一年日本人来到了鲁荐,叔叔廖载福与2个儿子和罗发荣躲到茅坪避难。茅坪被日本人包围烧杀,抓了18人到狮鹤田窑眼杀害。叔叔与2个儿子和罗发荣就在这死难的18人里面。父亲把叔叔廖载福与罗发荣合葬在土里冲,土里冲也叫倒骑龙。</h3><h3> 老人还说红军到鲁山用铜钱向村民买红薯吃,现在村民还收藏了这些红军钱币。</h3> <h3>在界山岭红军牺牲之地考察</h3> <h3>廖载福与红军罗华荣合葬墓</h3> <h3>鲁山村民收藏的红军钱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