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镇中心幼儿园自主游戏调研活动

Miranda

<h3>  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形式,为了让我园教师加深对自主游戏的认识,10月8日下午,陈妙园长带领我园教师对自主游戏进行了研讨。</h3> <h3>陈园长对我园的一线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并且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h3> <h3>陈园长对各年龄段自主游戏的基本流程和老师们选择材料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和解读。</h3> <h3>陈园长带来的“特殊的礼物”</h3> <h3>材料分为高结构材料(较为固定的玩法,通俗的说就是成品类材料)和低结构材料(半成品,玩法具有多变性),在投放材料时,首先投放基础材料,再投放辅助性材料和开放性材料。</h3> <h3>Q1:如何让游戏更自主,游戏需不需要老师“教”?</h3><h3>陈园长答疑:首先陈园长让我们回顾“什么叫自主游戏”自主游戏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所以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是任何游戏都可以随意任其自由,比如,建构区中的基础搭建方法我们是要给孩子建立经验的,要根据材料和幼儿游戏的水平来决定,要观察幼儿的游戏,一些低结构的材料,可以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根据幼儿的游戏再不断地推进。</h3> <h3>Q2:如何观察幼儿的游戏?观察记录怎么才能更有价值?</h3><h3>陈园长答疑:建议老师们将《指南》理解、吃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本身的个性特点去发现学习品质。如:想清楚自己观察的对象和某一种行为品质,持续性地进行观察,在做学习故事的分享之后,在游戏墙上将经验延续。让幼儿持续性地获得学习。</h3> <h3>Q3:幼儿越玩越没兴趣,还有偏区的现象,我们该怎么办?</h3><h3>陈园长答疑:首先我们应该要反思自己,老师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水平?是否长时间没有更换材料?有没有投放新的材料推进幼儿的游戏?</h3><h3>流程:投放材料→进行游戏→观察幼儿→发现问题→调整材料→继续游戏和观察</h3> <h3>Q4:自主游戏前应该做什么?游戏后该做什么?</h3><h3>陈园长答疑:游戏前十分钟对昨天的学习故事进行分享,引导幼儿对游戏进行讨论、计划。游戏后十分钟对幼儿游戏中观察到的问题进行一个小的总结,或者做一些幼儿优秀作品的分享。游戏结束后,教师整理图片,做学习故事,将游戏上墙。</h3> <h3>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认真的做着笔记</h3> <h3>陈园长分享了江北园老师写的学习故事,通过实际案例让我们更加了解如何去观察孩子。</h3> <h3>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自主游戏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看到很多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根据研讨的内容对班级里的游戏材料和区角布置进行调整,增加适宜幼儿年龄段的材料,阶段性地与老师们进行研讨,不断地反思,争取将自主游戏做得更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