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广东省乡村小学教师多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第二期,今天开始进行培训。2018年10月10日早上培训的内容是《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主讲师是梁泉宝,高级教师,惠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惠城区教育局师训办主任。</h3> <h3>“中美论战”。</h3> <h3> 设置综合课程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到脚不是有了鞋子才走路的。<font color="#ed2308">幸福生活是第一位的,比成功更重要!脚不是因为有了鞋,有了路才走的!船不是因为停泊港湾而存在的!</font>(有了六大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h3> <h3>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h3><h3>我们应该培养什么东西?</h3><h3><br></h3> <h3> 淡化学生的学科专业训练,强调学生整体或综合素养的形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h3> <h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h3><h3>1.全学段</h3><h3>2.与时俱进</h3><h3>3.操作性强</h3> <h3>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以学校开发为主。</h3> <h3>从孩子们的生活中学习。</h3> <h3>强调学科领域。</h3> <h3>现象教学。(问题解决)</h3> <h3>螺旋上升。</h3><h3>职业向往。</h3><h3>(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是:体验——思维)</h3> <h3> 指导问题,发现问题,确定问题,研究(搜集资料)</h3> <h3>统整课程与学科课程设计的比较。</h3> <h3>科学乃是一般社会进步的工具——杜威。</h3><h3>科学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与科学发展有密切关系。</h3> <h3>知识是能力的基础。</h3> <h3>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内容上和过程上的融合)</h3><h3>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结合。</h3> <h3>综合实践课程考察探究活动。</h3> <h3>案例一:蚕卵孵化。</h3> <h3>案例二:观察蜗牛。</h3> <h3>案例三:我与蔬菜(水果)交朋友。</h3> <h3>案例四:水果之愿。</h3> <h3>案例五:身边的动(植)物。</h3> <h3>案例六:高空落蛋。</h3> <h3>案例七:种子的萌发。</h3><h3>把成长过程记录下来,写报告。</h3> <h3>案例八:自行车🚲的研究。</h3><h3>内容丰富。调查问卷。根据不同的主题,解决问题。</h3> <h3>案例九:我的蒜叶长高了(低年级)。</h3><h3>促进孩子们的观察力。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h3> <h3>案例十:寻找生活中的标志。</h3> <h3>案例十一:广东凉茶。</h3><h3>生活是最重要的!活在当下,过着幸福的生活。</h3> <h3>案例十二: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h3><h3><br></h3> <h3>案例十三:跟着节气去探究。</h3> <h3>国外案例:</h3><h3>1、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后更名为“综合活动学习”)</h3> <h3>2、澳大利亚的生活化教育。</h3> <h3>3、芬兰基于现象教学。</h3> <h3>4、美国密欧根州霍恩小学的实践活动。</h3> <h3>2016年广东省获奖作品。老师孩子们的生活情景。</h3> <h3>探究的方法:</h3><h3>野外考察</h3><h3>社会调查</h3><h3>研学旅行</h3><h3>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开展科学综合实践活动。</h3> <h3>主动学习。</h3><h3>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做中学,交流反思的能力。</h3> <h3>不断循环,提升能力。</h3> <h3>通过研究,获得了专业成长。</h3> <h3>注意事项:</h3><h3>1、有效指导问题。</h3><h3>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和校本开发。</h3><h3>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问题。</h3><h3>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h3> <h3>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对经验的改造。</h3> <h3>分享成功人士。</h3> <h3> 通过今天早上的培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理论上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h3><h3> <br></h3> <h3> 今天下午培训的内容是《乡土教育之于全科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和探索》,主讲师是吕继全,惠州市教育局教师培训者人才库成员、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摄影家异协会会员,现任职于惠州市南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科学专职高级教师。</h3> <h3> 全科教学中充分渗透乡土教育,与乡土教育有机整合,效果自然事半功倍。</h3> <h3> 学习源自于生活。幸福生活是第一位的,比成功更重要。</h3> <h3> 实践活动是乡土教育和全科教学结合的最好载体。</h3> <h3> 用一张A4纸折一座桥,跨度12cm,怎么样叠最牢固?大家积极参与活动。</h3> <h3>教师自身必须有丰厚的乡土知识储备。</h3> <h3>举例分析。</h3> <h3>师生互动。</h3> <h3> 从广东传统文化入手,寻找合适全科教学的素材。</h3> <h3>从广东的生物资源挖掘全科教育的素材。</h3> <h3>展示图片,详细分析。</h3> <h3>大家猜猜这幅照片是什么季节拍的吗?</h3> <h3>从广东乡土历史切入全科教学。</h3> <h3> 从本地的饮食、民俗、宗教入手,紧密结合全科教学。</h3> <h3> 从本地的地形、地段、气候和水系入手,结合全科教学。</h3> <h3> 必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拓展乡土教育素材的全科作用。</h3> <h3> 留心身边的各种乡土实例,随时用相机、手机、笔加以记录。</h3> <h3>先抛砖引玉,期待引出老师们更多的美玉!👏👏👏</h3> <h3>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尽量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对象、活动方法、活动条件和环境,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构建,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同时也会不断充实自己,做好学生的引导者。<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