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亩地村过国庆

大方

<h3>父亲九十三岁,母亲九十二岁,抗战老兵,醉心山水田园。惜年事已高,不宜远行了。</h3><h3>逢2018年国庆节,突发奇想,应家政小宋邀请,去她的老家~即墨区丰城八亩地村度假游玩。距离八十多公里,车程一个多小时,应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都在可以掌控的范围。</h3><h3>九月三十号,我自京返青。十月二号,和林妹一起驾车带老人出行了。</h3><h3>父母都出身乡土,少年参加抗战,建国后虽久居城市,却对农村的风土人情心怀向往和眷恋。此行一来遂其所愿,二来躲开了节日的喧嚣。</h3> <h3>八亩地村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与烟台市海阳隔着一个丁字湾,一桥横架南北。周边是起伏的小山丘,山丘上有很多高大的风电机,装点着这个小山村的风景。</h3><h3>这是一个古村落,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八百多年的历史。</h3> <h3>当天,傍晚的光线好,我们开车上山。沿崎岖山路行至山顶的一个大平台。<br></h3> <h3>斜阳将草坡染成金色</h3> <h3>夕阳下的一对老神仙</h3> <h3>西西太兴奋了,在草丛里钻来钻去,粘了一身草籽,像只刺猬</h3> <h3>最甜美的落日,像一颗红樱桃</h3> <h3>国庆长假,到处都是这样的</h3> <h3>而我们是这样的</h3> <h3>在寂静的小山村里夜巡。月光如水,秋虫鸣叫,农家的灯火,泥土的味道,在二老的脑海里莫不是童年的光景?</h3> <h3>没有电视,手机当家</h3> <h3>翌日清晨,晨曦中的村子还未苏醒</h3> <h3>八亩地村的”长安街”</h3> <h3>红色的扁豆荚</h3> <h3>西西和丹丹结伴出门</h3> <h3>小宋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h3><h3>这个房子常年不住人,为了接待我们,小宋忙了一天收拾卫生,置办日常生活用品,包饺子做菜,还拿出了珍存的杜康酒。桌子上的玉米饼是86岁的婆婆送来的</h3> <h3>这几天,小宋一直在忙着照顾我们,原本的节日休假被她过成了“劳动节”</h3> <h3>四九逢集,我们吃完早饭去赶集。就在西边邻村宫家大丈,一条小河隔开两个村</h3> <h3>冬枣六元一斤</h3> <h3>新鲜的果蔬</h3> <h3>大油条</h3> <h3>烟叶</h3> <h3>卤肉</h3> <h3>中午,按母亲的指令,大哥和小弟两家驱车来聚会。附近丰城区的一家酒店里,我们家的节日聚会充满了乡土气息</h3> <h3>晚上,小宋的婆婆过来看我们。尽管老人有些耳背,但是那份热情和纯朴令人感动</h3> <h3>很巧,正好有同学在群里发了一篇介绍八亩地村的文章,我就接茬说我就在八亩地。更巧的是一位女同学姥姥家就在这个村,这里有很多她童年的记忆。她家当年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因为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家产被分,造成了邻里、村民之间的许多“恩怨情仇”,因此,她已经有二十三年没回来过了。知道我在她的老家,激动不已。</h3> <h3>我们的聊天截屏</h3> <h3>我找到了她姥姥家,拍了照片传去。后来又巧遇了她的表弟,开车路过了她父亲的老家。偏远的小山村里也有那么多的“恩怨情仇”啊!</h3> <h3>又见夕阳。小宋带我们去周边游玩,看庙看景看夕阳</h3> <h3>山坡上,小宋和父母玩自拍</h3> <h3>父亲在指点江山,“吾老矣,头似雪,豪气在,心难歇”~父亲的《满江红~贺兰山》</h3> <h3>第二夜。在山村的小路上徜徉,万籁俱寂,抬眼看繁星满天,那么近,那么明亮,那么浩繁!北斗星,北极星,小熊星座,土星,飘渺的银河……多久没看过这样美丽的星空了?蜗居在城里,似乎想象的空间也被阻隔在钢筋水泥之间的混浊空气里,压抑久了就成为习惯……今天,在这美丽的星空下,呼吸着清澈凉爽的初秋的空气,精神为之一振,思绪在宇宙间飘荡……可惜没带大相机无法拍星空。</h3> <h3>第三天凌晨,我和林子起来拍日出。晨光熹微中,八亩地村馈赠给我们的是绚丽的光影和别样的感受……光影中,小山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变得无比生动……八百多年的岁月在这些古老的民居和小街上穿梭,在这美丽的光影中徘徊,在古墙“小瓦”上流逝。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传承下来的是厚重的文化,古老的传说,道不尽的恩怨情仇和纯朴的民风……</h3> <h3>东方欲晓</h3> <h3>村子在温暖的灯光和炊烟中醒来</h3> <h3>高大的风电装点着古村的天际线</h3> <h3>古宅和新墙在温暖的晨曦中交相辉映</h3> <h3>金色的玉米堆儿</h3> <h3>两个村子的界河</h3> <h3>破晓之光</h3> <h3>村民所谓的“小瓦”就是古瓦,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就改成现在的大瓦了。由此断代,这些小瓦和房子起码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村里这样的古宅不多了,每一栋都古朴沧桑,似乎在讲述着久远的故事</h3> <h3>父母想进一步了解一下村里的情况,我们通过小宋联系到村里的时书记,她是小宋的同学。行前,我们应约去了村委会。时转玲书记找来老会计宫川章介绍情况,他居然就是我的老同学的表弟!</h3><h3>八亩地村属于贫困村,地处偏远,缺乏资源,村里的青壮年悉数在外打工。村里共有180户,510人。人均只有一亩薄地,主要是靠天吃饭。还有点儿加工业如制衣,手工业如做小五金件等。不过从我这个外来旅游的人看来,这个小村落自有它的魅力。一是它足够小,比起那些动辄几千户的大村子,小村子更有味道;二是它足够老。明代洪武年间就建村了,800多年的历史沉淀,古宅古道古老的乡土文化和人情世故。周边有很多历史遗迹,如雄崖所等;三是它足够偏远,游人极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保留着更多的原生态和极其纯朴的民风。我们在村里碰到的所有人都会对你露出友善的笑容,不错,是所有的人!</h3><h3>至于这个村为啥叫八亩地,我先卖个关子,您就抽时间亲自过去了解一下吧😄</h3><h3>最后一句,对于父母,陪伴是一种很好的孝敬方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