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鲜花献英烈,浩然壮国魂。国庆节前夕,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篮。</h3> <h3>在国庆节期间,逸夫小学五二中队的全体同学,怀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心情,参观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瞻仰五大烈士,重温革命精神。</h3> <h3>每年的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今年是抗美援朝68周年。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英雄儿女献出生命,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h3> <h3>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1999年10月15日改建落成,是1998年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之一。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h3> <h3>陵园由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烈士英名墙等设施组成。陵园地势居高临下,园内苍松翠柏,气氛庄严肃穆。</h3> <h3>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座23米高花岗岩砌成的四棱锥形纪念碑。碑体正面是当时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h3> <h3>同学们在纪念碑下行注目礼并合影留念。</h3> <h3>碑的顶部是中朝两国国旗,旗下是手握冲锋枪的志愿军战士铜像。</h3> <h3>碑的底部有铜铸的花环,花环的两侧有1950和1953两组铜铸的数字,铭记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年代。卧碑的下半部刻有郭沫若的题诗手迹:"辉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h3> <h3>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h3> <h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h3> <h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吞并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h3> <h3>纪念碑的背面刻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的金色碑文,碑文共有471字,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的。</h3> <h3>在纪念碑基座的背面石壁上,镶着几块大型铜铸浮雕,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江作战、全国人民踊跃支援的场面。</h3> <h3>纪念碑东、西两侧的石壁上镶着八块展现志愿军英勇作战场面的大型铜制浮雕,展现了英勇的志愿军战士拿起武器向敌军冲锋的情景。</h3> <h3>在纪念碑的最西侧,有一座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里摆放了许多志愿军烈士的遗物,包括烈士生前使用过的枪械,荣获的勋章、军功章等。</h3> <h3>纪念碑后面松林中便是烈士墓,分为东、西、北三个墓区,安葬着123位志愿军烈士。其中,有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还有3位军级干部、10位师级干部和一些团级干部。</h3> <h3>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战士。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h3> <h3>1952年10月20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他投掷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务。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地堡枪眼,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597.9高地,所在部队党委追任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h3> <h3>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1926年—1952年10月12日),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9师87团9连战士。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h3> <h3>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所在排潜伏在距敌前沿阵地仅60多米的蒿草丛中。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反击部队当晚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h3> <h3>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实现了生前“人在阵地在”的誓言。</h3> <h3>一级战斗英雄:杨连弟——身负重伤后仍奋不顾身抢修桥梁,用生命保障铁路运输畅通。</h3> <h3>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h3> <h3>松林中还有许多烈士没有墓碑,但在人们的心中早已留下两个大字:英雄!</h3> <h3>在烈士陵园的最北部,有一座下沉式的烈士纪念广场。</h3> <h3>烈士广场主要由烈士英名墙、烈士遗骸安葬地宫、主题雕塑组成。</h3> <h3>由黑金沙花岗岩铸成的烈士英名墙高3米,上面镌刻着174407位烈士英名。</h3> <h3>地宫内安葬着由韩国迎回的志愿军烈士遗骸。</h3> <h3>白山黑水,殊死奋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无数抗美援朝烈士的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名字留在了沈阳烈士陵园的英名墙上。</h3> <h3>时间会磨灭很多东西,但我们会永远记住那些最可爱的人。</h3> <h3>广场中心的主题雕塑造型取自于喜马拉雅山,寓意英雄如山。而长眠于此的英雄更是中华民族的坚实靠山、是他们捍卫了共和国的安宁与和平。</h3> <h3>同学们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广场举行了默哀仪式,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h3> <h3>这里的每一位烈士,都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植根于血与肉,保卫国家的革命理想,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应该继承他们的精神,使中华文明的薪火得以传承。</h3> <h3>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h3> <h3>此次参观学习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逸夫小学党支部响应学校“爱国、奋斗”主题教育的系列活动之一,有效增强了老师和同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h3> <h3>铭记烈士遗志,我为领巾添彩。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烈士们为了理想、为了革命、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一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心怀感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好好读书、奋发向上的学习使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报答我们的祖国。</h3> <h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前进的征程上,我们要铭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将爱国热情转化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内在动力。</h3> <h3>从今以后,要从自我做起,发扬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