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咳,女人不容易</b></h1><h3> 铁丁</h3><h3> </h3><h3> 以前的女人不用说了,现在的女人依然很不容易。</h3><h3> 女孩进入青春期,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突然来临——月经痛。那是她们一生中所遇苦难的第一个,一个至关重要的“坎”。从此,女性的这种隐痛就长期开始伴随她了。前些日子,我所带的一个海淀护校的实习小女生,上班时突然面色苍白,极度痛苦地蹲在地上。据她的女伴说,她每月都这样。据说像她这样的女孩子不在少数。</h3><h3> 还有呢,成熟女性在每次月经前7~14天,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总称为“经前期综合征”。包括月经性关节炎、月经性皮疹、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哮喘、月经性精神病等等。唉,女人不容易。</h3><h3> 该恋爱了,学问高了,没人敢娶,还被称为“剩女”;学问低了,没人想要,说什么缺乏品位。开朗的,说你缺乏稳重;矜持点的,说你过于封闭。精心打扮说你是包装,不会打扮说你是男人婆。女人钱多吧,男人自卑不敢娶;找个有钱的男人吧说你傍大款。</h3><h3> 恋爱后,女人又迎来了第二个“坎”——对于男人的性要求,“给”还是“不给”。这真是个问题。男性的占有欲强烈,有时易受感官刺激,所以即使对一个女人不甚了解,也有可能产生强烈的性渴望。即使不喜欢她但却可能存在性的吸引。女人则不同,有了爱意后才会产生与他身体接触的欲望。所以,女人容易被现象所掩盖,即男人强烈要求发生性关系,是因为爱自己。“不给”他吧,怕他说自己不爱他;“给”他吧,又怕将来他说自己不稳重,何况将来如果两人吹了自己岂不是吃了亏?曾有女方到法院起诉与自己长期同居,而后分手的男方“欺骗感情”、“玩弄女性”,要求法院判决男方赔付自己精神损失费。这个女人自然有她自己的责任,但有的专家把这归于“人格不健康的表现”也令人生厌。女性发生婚前性关系后被甩,认为自己吃了亏,这种观念是谁造成的?恰恰是男人。放荡、不贞、不值钱了,不都是男人给定性的么?心灵上受到打击,还要忍受周围人的议论和道德家的说三道四,女人真不容易。</h3><h3> 女性的第三个“坎”是性交痛。这第一次类似于在身体上拉了一刀,这种恐惧留在女人的记忆中,甚至成为有些女性终生的梦魇,有些人甚至导致性冷淡。别听有些所谓教育家的狗屁说法——那只是一层膜而已。那只是一层膜而已吗?那包含着女性的血和泪呀!</h3><h3> 生孩子怕被老公说身材变了形,不生孩子怕被婆婆说母鸡不下蛋。 </h3><h3> 怀孕了,男人没什么负担,女人则忍受着妊娠反应吃不下、睡不着,心慌气短,面容憔悴成为真正的黄脸婆。但还得坚持工作:街上有挺着大肚子卖光盘的农妇,医院有临产前几天才能休息的护士,编辑朱子带着八个月的身孕每日加班加点坐在电脑前看稿子……有时我想,我要不好好写稿子,甭说别的,连挺着肚子给你看稿子的编辑你都对不起。</h3><h3> 不该生孩子,“意外”来了就得去刮宫、引产。</h3><h3> 该生了,女人冒着生命危险就像战士走向战场一样。男人什么也帮不了,女人独自忍受着恐惧和苦痛。妻子产前我陪在床边,听着她震耳的惨叫一点点衰弱,见证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我发誓,就冲这,即使再遇到个仙女那又怎么样。</h3><h3> 我曾经几次这样想:那些所谓的道德家们,应该停止说教而去呼吁社会,强制丈夫在妻子生产时陪在床边。不管你是否高官,不管你有多忙。那里是人性升华的地方,那里是理解万岁的地方。</h3><h3></h3><h3> ——北京电视周刊 2009年</h3> <h1><b>女人的喜欢不喜欢</b></h1><p> 铁丁</p><p><br></p><p> 女人的心态是矛盾又浪漫。</p><p> 既收紧又放松,才是聪明的好女人。</p><p> 喜欢男人偶尔的温柔如宁静的港湾,但不喜欢他永远温柔而没脾气。</p><p> 喜欢陪男友在没钱时吃烧饼喝稀粥,在领到稿费时坐在饭馆里慷慨如大款;但却怕他真的成大款,因为那样他就可能再也写不出我渴望捧读的好文章,再也没闲心看我撒娇了。</p><p> 喜欢男友在街上和老人絮谈,向学步的孩童微笑招手;讨厌他不情愿地客套,不希望他向权贵叩首。</p><p> 喜欢在丝丝小雨中拉男友去撤欢,讨厌他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写作;</p><p> 喜欢男友读书入境的那份寂然,讨厌他蹲在牌友的身后吆五喝六;</p><p> 喜欢男友偶尔放下书冲我傻笑或开个小玩笑,但不允许他总是这样。</p><p> 喜欢女孩子们夸赞自己的男友,但不允许他像有些男人那样见了漂亮女人就胡侃不休。</p><p> 喜欢婚前选择,婚后培养;讨厌男人婚前选择很频繁,而婚后培养太少,一副“革命已经成功,无需再努力付出”的样子。</p><p> 喜欢你在乡路上牵我的手,在秋风中欣赏我的长发,在如银的月光里听你孩童般耳语叙谈。不,我鄙视那无根的海誓山盟;不,不,我决不说什么海枯石烂。这一切我真的不喜欢。</p><p> ——北京电视周刊 2008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