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h3><div> 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div><div> 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的。如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元时,有苏氏改姓周的。唐末有叫成纳的,后梁时赐姓周。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div> <h3> 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周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姬姓,台湾土著族、瑶族、东乡族、彝族、布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保安族、黎族、壮族、羌族、朝鲜族等民族均有此姓。<br></h3><div> 当代周姓的人口已达2400多万,为全国第九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02%。在全国的分布:湖南、四川、江苏、湖北四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34%。湖南居住了周姓总人口的10%,为周姓第一大省。</div> <h3> 周姓图腾,本是周族人的族称,这个族称图腾记载了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传说。</h3><h3> 周人的始祖弃刚出生时,他的母亲以为不吉祥,把他丢弃在冰上,被一只大鸟所救才得以不死,他的母亲感到非常奇怪,又把他抱了回来,后来,弃成为周人的农业始祖后稷。</h3><div> 周”与“稷”都是大鸟救弃的图腾记述。古文“周”是鸟和“田粟”的合文。<br></div> <h3>主要堂号</h3><div>汝南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设置。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div><div>爱莲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揭示: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香远溢清,亭亭净植;莲, 花之 君子者也。据此,周姓人起用堂号“爱莲堂”。</div><div>其他堂号</div><div>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叙伦、笃祐、笃亲堂等。</div> <h3> 周敦颐(1017.5.5~1073),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h3><div> 周敦颐去世后,随着程颢、程颐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div><div> 而周敦颐生前的确也以他的实际行动,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风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敬仰。</div><div> 代表作:《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div><h3> </h3> <h3>《爱莲说》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h3> <h3> 因周敦颐爱莲,周敦颐后裔堂号便取“爱莲堂”。以此来纪念先人。</h3><h3> 现一些地方的堂匾换为周恩来的题字。</h3> <h3> 周敦颐后裔目前已遍及湖南、浙江、江苏、上海、北京、湖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市,以及港澳台及世界各国。历经数百年,周氏后人繁衍生息,世代兴旺,且将先祖创立的爱莲美德这一民间信仰变成了一种优良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由周氏后人总结出治家报国的《周氏家训》,虽各地字句长短不一,但其基本内容皆为尊先祖祖训,“出污泥而不染”,其中的“规行矩步”“立身厚道”“尊老爱幼”以及“出仕为宦,官清吏瘦;摄职从政,报国为民”等体现了爱莲文化的精髓并教化了历代后人,使后人中为民者“积德、行善、慈爱”;为官者“兴农事、重教化、救良民”。</h3> <h3> 据《周氏三兄弟》及族谱考证,树人、作人、建人系爱莲堂后人,系爱莲堂第32代孙。周恩来祖籍也在绍兴,系爱莲堂第33代孙。</h3><h3> 吾祖籍亦为绍兴,按堂号族辈排查,亦为爱莲堂32代,与树人三兄弟同乡、同辈,树人兄弟们应是吾等远房堂兄。</h3><h3> </h3><h3><br></h3> <h3> 现绍兴原居地建有周恩来祖居和鲁迅故里纪念馆。</h3> <h3> 一些地方的爱莲堂里,把恩来和树人的肖像作为周氏名人摆放。 <br></h3> <h3> 一些周氏较为集中的地方建有周氏祠堂。</h3> <h3> 各地的周氏族谱五花八门,有的藏于民间,常有续新,有的交由名地博物馆收藏。</h3> <h3> 一首《周氏之歌》,唱出了几千年周氏的历史文化。百度里可查到多种版本的此歌视频,为节省本文的存储空间,只摘录周怡然演唱并作词的歌词。</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font color="#010101"> 周氏之歌歌词</font></b></h1><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b><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你手托青莲而来</font></span></b></div><b><font color="#010101"> 带着周氏祖先的爱
我踏着黄土而来
凝着华夏周氏期待
你从鲁豫而来
洋溢着周氏儿女风采
我从川陕湘赣而来
因为我们有同样血脉
啊 泱泱周氏文化
谱成我们今天的家
来自世界各地家人
紧紧相拥还记得吗
那一张张熟悉笑脸
汇聚心中这一句话
让我们手挽手
天下周氏四海一家
你从鲁豫而来
洋溢着周氏儿女风采
我从川陕湘赣而来
因为我们有同样血脉
啊 泱泱周氏文化
谱成我们今天的家
来自世界各地家人
紧紧相拥还记得吗
那一张张熟悉笑脸
汇聚心中这一句话
让我们手挽手
天下周氏四海一家
那一张张熟悉笑脸
汇聚心中这一句话
让我们手挽手
天下周氏四海一家
让我们手挽<div style="display: inline !important;"><ul style="display: inline !important;"><ol style="display: inline !important;"><li style="display: inline !important;"><div style="display: inline !important;"></div></li></ol></ul></div></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font color="#010101"> 天下周氏四海一家</font></b></h3> <h3> 《 萧山市志》关于来苏、戴村周氏的记载。</h3> <h3> 各地建有周氏文化的研讨会,开展一些活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