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影视城游记

林海雪原

<h3>2018年10月1日,我们西部旅行的第一站就是银川镇北堡影视城。<br></h3> <h3>这是在戈壁荒滩上建起来的影视城,景区前的广场很大很宽阔。远远望去,看到的是一片荒凉的泥土黄,身旁的城墙,脚下的道路,全是清一色的土黄色。<br></h3> <h3>古堡城墙上那岁月的伤痕,给这荒凉的地方,又添加了几分沧桑。 朝着城堡的入口走去,大门两侧门柱上写着:“旅游长见识,行走即读书”。<br></h3> <h3>横楣上写着“知之门”三个大字。葵花长廊左侧为清城,右侧为明城。这是两座古代城堡遗址,两座城堡是明清时期为防御外敌入侵而设置的驻军要塞,称之“老堡”和“新堡”。<br></h3> <h3>清城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旧、衰而不败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内涵,尽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审美价值。<br></h3> <h3>有很多拍电影留下来的道具,有火炮,有筑工事的沙袋,有蒙古大营等等。破败的城楼上紫霞仙子和至尊宝正在相对而视。 <br></h3> <h3>进入城内就是影视一条街,这条街是应有尽有,什么都督府,瓮城,杂货铺、小吃店、铁匠铺、赌坊、民居、当铺、戏班子、丝绸店等等,一应俱全。里面的布置,保持着清朝的格局。<br></h3> <h3>绣楼楼梯口的对联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千金买笑万金买情”。楼上是几间绣房,彩幔金帐,空间窄小。这就是金花接客的地方啦。<br></h3> <h3>在影视一条街中有个张贤亮纪念馆,四合院里倒是很幽静,展厅里陈列着张贤亮收藏的明清家具、古建珍品,其精美的造型和做工让游客惊叹不已。<br></h3> <h3>出了清城,就是大广场,穿过广场前往老银川一条街。 这是条复古的老街,入口处大门上写着“忠孝仁爱”四个大字,它是繁华的老银川当年的再现。<br></h3> <h3>老银川一条街以复制原“宁夏省国民政府”的建筑物为中轴,以解放前银川市最繁华的“柳树巷”为蓝本。<br></h3> <h3>街长百余米,两边店铺包括当年著名商号如“百川汇”、“天城西”、“合盛恒”、“敬义泰”、“大陆文化社”、“大公报宁夏分馆”、“宝珍照相馆”等,各种式样的店面中杂有小饭馆小杂货铺,街中间还有当时银川市较大的“羊肉街口”、“米粮市”巷口。<br></h3> <h3>街的尽头就是“宁夏省政府”。漫步在老银川一条街,老街老巷老味道扑面而来,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远去的历史背影,就像回到了尘封的历史中。 <br></h3> <h3>出了银川一条街,穿过广场,就进入了明城。 两道吊桥横跨在护城河上,一道桥上展现着英雄斗泼皮的情景。<br></h3> <h3>迎面一堵断墙,几快巨石,还有一根老树桩,却标写着“木石之缘”。穿过残缺的门洞进入城内,迎面一座镶嵌在残垣断壁上的大理石标牌,影壁上面有多种文字镌刻着一条标语“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很震撼的标语。<br></h3> <h3>穿过残缺的门洞进入城内,迎面一座镶嵌在残垣断壁上的大理石标牌,影壁上面有多种文字镌刻着一条标语“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很震撼的标语。<br></h3> <h3>影壁的背面是“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也是多种文字镌刻。 走进明城,这里到处都是那种简陋的土坯房和泥土路,看着比外面更加的荒凉和沧桑。明城里有黑风寨、月亮门、镖局、地牢,还有仿古的明城墙以及军事要塞。残垣断壁,黄土沧桑,大漠边关,风情犹在。<br></h3> <h3>似乎明城的建筑,多与武侠情节有关。 巨大神犀的残骸就躺在那残垣断壁下,纯洁的圣泉由石兽保护着,城墙上跨着战马,手执大刀的武士正在凝视着远方。这里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有着风化的黄土地,充满着西北元素的影视城,被许多艺术家们称赞为“神秘的宝地”。 <br></h3> <h3>这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创办的影视城,这里走出了的许许多多的明星,拍摄了很多有影响的大片。有名的电影《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黄河绝恋》、《老人与狗》以及影视片《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逆水寒》《独行侍卫》、《大敦煌》、《火舞黄沙》、《乔家大院》《老柿子树》等近百部影视剧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 西部影视城以其雄浑、古朴的风格,成为了贺兰山东麓最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