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感悟

张小白

<h3>新学期,新气象,新举措。为加强家校沟通,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学校在学期开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家访。</h3> <h3>接到任务的我们,落实每一位家长的联系方式,学生的家庭住址,制定家访路线图,认真的准备前期的每一项活动。</h3> <h3>在经历了一周的奔波之后我们终于圆满的完成了家访任务,在此过程中有三个场景令我感触颇深。</h3> <h3>场景一:在寺头村王成钰家<br>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父母离异,孩子跟随父亲生活,但因为父亲要养家糊口,孩子主要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孩子奶奶一个劲的嘱咐我:“好好给我们管着这个孩子。我记得初一的时候你说孩子交到我手里请你们放心。听到你说这些话的时候我非常感动。孩子妈妈离开了,希望你能给与她一些关心与帮助。”老人的嘱托,我深深的记在心里,犹如千斤重。我意识到孩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一个学生在班上是四十四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h3> <h3>场景二:在石佛岭子村张虹祥家外<br>这是一个完整但不完美的家。张虹祥的哥哥天生残疾,父母年纪也渐渐大了,张虹祥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在跟她父母交流完后,出门碰见一群正在剥玉米的大娘,看见我们家访的一行人,忍不住多了几句嘴“你们都是张虹祥的老师吧,快帮她父母好好管着张虹祥。一定要让她有出息。这个家以后要靠她。父母的话她不听,老师的话她会听。”孩子你听到了吗?不是只有你的父母对你有期望,你的左邻右舍也对你有很大的期望,不要辜负他们。</h3> <h3>场景三:在石佛冯君宝家中<br>问及对学校的工作,学生的生活条件有无不满意的地方,冯君宝的父亲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以至于现在的孩子不知道知足。我非常看不惯自己的孩子有些过于注重外表,每天在镜子前不知道要照多少次,衣服不知道要换几套。作为男孩子就应该吃点苦历练历练,至于衣服只要干净得体就好,不必在意很多。”简单的几句话,让我看到到一位朴实父亲的形象。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其实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传身教其实就是孩子最好的范例。</h3> <h3>写到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们组的老师,辛苦开车的李学政主任,敬业的摄影师付少炜老师,还有我们的王红霞老师,是他们的帮助,使得八五的家访工作圆满完成。</h3> <h3>此次家访结束,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对以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