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八零年的九月,带着当年人们的羡慕,告别了家乡,父母,我们相聚在雁塔脚下,解放路西的大学校园。开始了四年同吃、同住、同学习的生活。</h3><h3> 这是我们寝室的七个人:谷禾、江山、丁学琴、我、臧梦、王文兰、叶璐。
我们七个是同一个专业,不同的班,分属于电气一班,电气二班。</h3> <h3> 记忆深刻的是寝室窗外的大马路,解放路纵贯南北,北起火车站,南止大雁塔,是西安最漂亮最繁华的马路,特别是路两旁的梧桐树,干高冠大,枝繁叶茂。夏天像一把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冬天白白的雪花挂满了树枝,像一座座巨大的冰凌花。</h3><h3> 我们几个在梦的年华的女孩子,开始了青春飞扬的日子。
在一个教室上课自习,在电教室占座,听课;在一个饭堂排队,插队吃饭;在同一个寝室谈文学,谈同学,谈专业,谈朋友,谈爱情,谈未来!
在那个纯朴的年代,大家都把纯洁的思想,真挚的感情表现给大家。我们相知了每一个人的性格,每一个人的爱好,甚至家庭和饮食喜好。 </h3><h3> 我们之间有许多故事,年过久远,越难忘怀!</h3> 我们共同听了《夜幕下的哈尔滨》、《杨家将》、《人生》。一起看了《排球女将》。在铜川,我们欢庆了女排五连冠;在邢台,我们品尝了当时最甜最便宜的桃子。
我们共同欣赏教室外那一片惹人眼馋的火红的大柿子。
还记得,我欠你们一场电影。我打赌输了,犹豫很久,实在不舍得拿出当时比较昂贵的钱,请你们看电影,心里盘算着需要母亲多久的劳动才能换得。现在想补救,不知可有机会。
<h3>
</h3> <h3> 学校新盖了图书馆。在新建的图书馆楼梯,拍照留念。</h3> <h3> 四年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同寝室拍照留念。照片下我留言:“四年携手同窗进,今日分别盼相逢”。</h3><h3> 毕业后,除过与臧梦86年在北京见过一面,34年来再未曾再见过其他人!</h3><h3> 我很想念你们,有时心情激动,眼泪夺眶而出!</h3><h3> </h3> <h3> 这是我们班32个同学的毕业照。毕业后同学们豪情壮志,奔向东西南北,投身到建设四化的热潮中!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大家联系很不方便,再加上后来的国企改革,许多人可能重新就业,联系就更加不便,</h3><h3> 34年已过,想来大部分同学都两鬓花白,已将退休或已退休。</h3><h3> 同学们:你们好吗?</h3> <h3> 这是我和叶璐,丁学琴的合影。不知道拍在何年何月何地。</h3> <h3> 这是我和江山的合影。具体时间不详,是拍在翠华山的湖边。</h3> <h3> 这是我的毕业照。毕业满怀希望,激励自己:“能动的征服是创造,是改变命运对自己和万事万物所做的安排”,寄语自己:“路就在脚下”。</h3><h3> 92年底,我离开了本专业系统。从此经历了不同的职业道路。</h3> <h3> 叶璐:温文尔雅,轻声细语,爱好校园歌曲,说话动听,很受同学欢迎。来自银川,父母从上海支援西部。</h3> <h3> 臧梦:家先在宝鸡,后搬迁于中国矿业学院。毕业分配于北京。学习努力,成绩很好。她是我毕业后唯一见过的同寝室同学。</h3> <h3> 记不起具体何时与臧梦在八达岭炮台合影。</h3> <h3> 丁学琴,来自宁夏,独女。学习认真,有很强的毅力,每天在操场锻炼身体。</h3> <h3> 王文兰,来自甘肃煤炭系统,父母高干。聪明,活泼。我记得你的口头禅:“棒棒的踏上”。记得你经常说的那么多好吃的。</h3> <h3> 我们班唯一成就的一对。王文兰和雷波。才子佳人。</h3> <h3> 谷禾,电气一班,来自于甘肃导弹基地。父亲是基地负责人,母亲北京人。普通话非常好,曾任学校广播员。我说她是“小捣蛋控制大导弹”。</h3> <h3> 江山,高知家庭,江浙人。父亲毕业于北大,和前一个国家领导人是同班,一直奋斗与我国新疆导弹基地。非常文雅,从不发脾气,从不高声说话,待人平和,性格低调,乐于助人。</h3> <h3> 康树丽,来自榆林,机械专业。我的四年闺蜜。四年里,陪我度过了好多时光,我们共同复习考试,共同学习日语,兴庆公园,学校的楼前楼后,都留下了共同的脚印。毕业后再无联系。</h3><h3> </h3> <h3> 潘永建,澄县人,后全家人平反调回西安。属于我的半个老乡。最初我们班的学习委员。</h3><h3> </h3><h3> </h3> <h3> 张烈金,陕西人,后分配到河北设计院。毕业后见过一面。很感谢你,毕业时,记得是你给我到火车站打包寄哪一大堆行李。</h3><h3> </h3><h3><br></h3> <h3> 这是我们的班长,来自新疆,人长的帅,学习又非常好,毕业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始终没有音讯。</h3><h3> 班长:你好吗?应该前途很好!</h3><h3><br></h3><h3><br></h3> <h3> 吴海燕,陕西西安人。电气一班,学习好,热心肠,曾在学校帮助过我,谢谢你!</h3><h3><br></h3><h3><br></h3> <h3> 绉少君,年龄比较小,活泼,学习认真,毕业去向不明。</h3><h3> 危机之中方显英雄本色。记得那年铜川实习,一声炮声,黑烟滚滚,一片漆黑,实习师傅大喊“赶紧出”,你喊我:“赶紧抓住我,往出跑”。我们一脚水一脚泥,一脚深,一脚浅跑出了矿洞。</h3><h3> 在此,对你深表感谢!</h3> <h3> 下面是富有时代感分别留言:</h3> <h3> 34年弹指一挥间。在建设四化的高潮中,我们没有“二十年后再相会”,也没有“举杯赞英雄”。现在初秋已到,即将退出人生的舞台,你,你们都可好吗?身体健康吗?</h3><h3> 不论你们身处天南地北,不论来日我们是否再相聚,那四年共同的青春年华,永远挥之不去;我心里深深的想念你们,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