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驴儿下江南(上)

沙漠中的鱼

<h3>——谨以此美篇纪念我逝去的激情岁月</h3> <h3>  本来呢,我原来所写序的题目是《骑着驴儿去上海》,可是,我们骑行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海一地了,所以,我就把题目改为《骑着驴儿下江南》了,这样比较切合实际一点。</h3><h3> ——题记</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骑着驴儿下江南(序)</font></b></h1> 骑着驴儿去上海,头脑中猛然蹦出这一念头,是受到车友“木鱼石的传说”的启示。这个暑假我是下定决心要远行的,自从爱上单车,闲暇时骑车围着周边地区转悠了两年,附近的一切已经没有了新意,于是我渴望着远行,渴望着外面的风景。远行,远行,这个想法已扎根在我的头脑,尤其今年,这种渴望远行的想法特强烈。<h3> 本来,暑假我是筹划要去环渤海骑行的,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可是6月2日我在参加县环保局举行的第十四个“世界环境日”启动仪式上,车友“木鱼石的传说”相邀我与他共同骑行上海、苏杭,我竟不假思索的答应,因为我知道,上海之行的挑战性要远远高于环渤海骑行,我的“环渤海之行”还是先放放吧。 </h3><h3> 我的上海印象都是从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她是繁华的大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汹涌澎湃的黄浦江,以及百余年来一直作为上海象征的“外滩”。在我的心里,上海一直很遥远,对于她,我没有任何的感觉。今年的暑假,我要去感受她,作为一个匆匆的过客,切切实实的拥抱她一下。 </h3><h3> 六月份是学校工作最为繁忙的时期,中考、八年级学生的学业考试、学期末考试的冲刺复习,师生每日都在连轴的转,紧张、忙碌,校园中弥漫着一种临战前的火药味。六月份的校园也充满着一种伤感离别的情绪,看着参加完中考的学生陆续离校,看着即将升入九年级的孩子埋头苦读,我心里也涩涩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样的情景年年在上演,在孩子们身上,我也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 </h3><h3> 六月份的我也在忙碌着,工作之余,我就趴在电脑前搜集整理有关沿途的资料,和车友讨论设计路线,看看老驴们的出行忠告,盘算着采购出行的装备,忙得不亦乐乎。朋友聚会时,他们常常问我暑假的打算,我就把自己要骑行上海苏杭的计划告诉他们,很多的朋友感到不理解,张大嘴巴蹦出一个词:“疯了。”哈哈哈,有时想想,在常人眼里的自己可能有点不正常了吧。很多时候,我只是想证明自己,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不管如何,我还是引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话来勉励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h3><h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虽然感觉这是一种颓废的生活态度,可它也不失为一种潇洒的人生。好景常在,美酒常设,对酒当歌,何等惬意。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爱游山玩水,可从来不敢把自己当成智者仁者,俺就是一俗人,沧海一粟而已。利用闲暇时间,骑车远行,让自己平淡的生活中激起点点涟漪。世界的精彩,需要自己去发现,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要留有自己的足迹。这样想一想,也是感动的。</h3><h3> 即将出行了,以此为序,开始我的上海苏杭之行。<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骑着驴儿下江南(1)</b> </h1><h3>时间:7月14日</h3><h3>路线:广饶——青州——临朐——沂水</h3><h3>路程:180公里</h3><h3> 早上五点钟起床,头有点疼,昨晚朋友的送行之筵喝的有点高,晕晕乎乎的上洗手间洗簌完毕,回来坐在客厅中,看着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行囊,想到自己今天要远行了,心中油然升起一种不舍。</h3><h3> 外面的天空灰蒙蒙的,远处的云在晨曦中透着亮边。田阳慢慢升起,今天应该是个好天气。老婆起来帮着收拾东西,嘱咐我要路上小心些,我知道她有些不赞成我出这么远的门。轻轻推开儿子的房门,看着儿子酣睡的溴样,吻吻儿子滑润的脸庞,,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儿子,老爸要去上海了。”儿子依然酣睡,可能是睡梦中还记得要为我送行,从被单下伸出一只手,拜了几下,又酣然睡去。</h3><h3> 一切准备停当,下楼蹬车前往与车友汇合。感谢车友竹海一路陪伴到广饶县城,感谢骓驰老板都行的早餐,感谢车友若远行的送行。这次的出行,正好与崔克单车俱乐部的活动同时,我们一路骑行到了青州。与众车友话别,各赴目的地,我们也正式踏上了江南的旅程。</h3> <h3>  从青州进入临朐,路开始起起伏伏,上坡时犹如老牛拉车,特费劲,蹬上坡后累的我就满头大汗,汗珠迷失了双眼,流入口中咸咸的。下坡时如飞流瀑布一般,最高冲下的速度竟然达到56迈,体现着飞一般的感觉时,我也有点害怕刹不住车,抬头看看路边的指示牌:限速60,哈哈哈,我的单车可不要超速啊。我时不时的在骑行中用手套擦擦汗,可是汗水还是迷失双眼,在辛集镇下坡时,一下子撞到了路基上,整个人从车子上飞了出去,我来了一个侧空翻,右手着地,屁股重重的摔在地上。我慢慢爬起来,检查一下车辆,还好,有惊无险,车子没有任何问题,我只是感觉屁股和手腕疼得厉害。哈哈哈,可千万不要出师未捷身先死,第一天就跌个跟头,以后的骑行,就特别注意了:安全第一嘛。</h3><h3></h3><h3>经临朐往南狂奔50公里,我们到沂水风景区,这时的天已经接近傍晚,站在景区门口,高大的牌楼甚是威武,仰视群山,连绵不觉,莽莽苍苍,树密荫凉,空气清新。在景点门口留影后,便匆匆赶往沂水县城。</h3> <h3>第一天的骑行是兴奋加激动,没有感觉到多少的劳累。</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骑着驴儿下江南(2)</font></b></h1><h3>时间:7月15日</h3><h3>路线:沂水——莒县——莒南县——江苏省赣榆县</h3><h3>路程:150公里</h3><h3> 早上在宾馆房间里睡到七点钟,收拾好行囊,在服务台与老板交涉早饭问题未果,只能掏钱买了早餐票。吃过早饭,八点钟正式出发。走出宾馆的大门,已经能够感觉到外面炽热的太阳,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h3><h3> 我早就想去莒县的浮来山看看,据说那儿有一棵3500多年的古银杏树,今天就奔他而去了。浮来山风景名胜区坐落于莒城西9公里处,由飞来、佛来、浮来三峰鼎足而成,形似卧龙,独具清雅灵秀之神韵;千年古刹定林寺、天下银杏第一树、刘勰校经楼等景观闻名遐迩,蜚声中外,为海内外所独有,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和旅游吸引力。</h3><h3><br></h3> <h3>  </h3> <h3>  千年古刹定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晚年遁迹藏书校经之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院落面南背北,分前中后三院,南北长95米,东西宽52米,总面积为4940平方米。院内古树参天,古碑林立,景观颇多。前院中有“天下银杏第一树”一株,树高26.3米,树围15.7米,树龄在3500年以上,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其进行专题研究,并向全世界播放了其近影。院内还有大雄宝殿等殿堂及众多石碑。中院内有刘勰校经楼及十王殿,校经楼为二层小阁楼,横匾“校经楼”三字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为纪念《文心雕龙》成书1460周年所题。由此拾级北上,便是后院,有三教寺一处,是山东省唯一的一处三教寺。院内还有同根并茂的银杏树四株,大逾三围,名曰“公孙树”,为唐代所植(摘自景区介绍)</h3> <h3>  </h3> <h3>  在景区游玩到11点多,中午在山下的浮来镇吃过午饭,又骑车赶往莒南县,顶烈日,冒酷暑,两个潮人骑行在车流涌动的公路上。下午三点多,来到了莒南县大店镇驻地,参观了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h3><h3> 莒南县大店镇是鲁东南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明清两代,大店庄氏一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门望族。自明朝万历40年至民国初期,大店庄氏共考取8名进士、23名举人、8名留洋生,在朝廷为官者300余人。庄氏家族资产雄厚,在大店建起众多的地主庄园,著名的有七十二家堂号。抗战时期,大店庄氏家族中的开明者将庄园堂号献给八路军115师和山东党政机关使用。罗荣桓、朱瑞、黎玉、肖华、陈仕榘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此长期战斗生活过。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长期驻扎在大店庄氏庄园。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政府――山东省政府在大店庄氏庄园宣告成立。莒南一度成为山东党、政、军机关驻地,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h3><h3>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占地46000平方米,拥有12个院落,480间房屋,古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两处旧址,山东省政府成立纪念馆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纪念馆两处展馆,山东省政府成立时所辖山东公安总局、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实业厅、山东省司法厅、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卫生总局七处办公场所旧址、一处多功能会议大厅以及反映庄园文化的庄陔兰故居。(部分介绍来自景点说明)</h3><h3></h3><h3> 徜徉于庄园中,时光仿佛倒流,厚重的历史感深深的震撼了我。</h3> <h3>  出景区,一路狂奔。傍晚时分,我们到了山东省与江苏省的交界,看着路标上的“江苏省”三个字,还有路面上那个拦起的路障,我知道,当自己踏出这个界限,自己就彻底的成了外人,与别人的交流,我也开始说起了普通话。</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骑着驴儿下江南(3)</font></b></h1><h3>时间:7月16日</h3><h3>路线:赣榆——连云港——灌云——响水——滨海</h3><h3>路程:150公里</h3><h3> 早上起来,天就阴沉的厉害,说真的,我真的害怕下雨,我只是带了穿的雨衣雨裤,如果下雨,车子和行李咋办。虽说这次的出行做了大量的准备,可是骑行出来这几天了,我还是感觉到自己的功课做得很不足,第一天出来太兴奋了,临行前买的东西都忘带了,早就收拾好的自行车链条润滑油也不知道上哪儿去了,两天骑行300公里,链条严重缺油,蹬时格格作响,真的好担心驴儿罢工。一路骑行一路担忧,在进连云港市区时,担心终于实现,老天爷哗哗的下起了雨。祸不单行,在路边和车友收拾行李时,我被一个骑车打伞的小伙子撞到了一边,不过万幸的是,有惊无险,这是出行之后的第二次不幸了。</h3> <h3>  &nbsp;一个小时后,雨过天晴,我在忐忑不安中上路,穿市区回到了204国道,继续向下一目的地前行,在行经灌云县城东18公里沂北乡的潮河湾生态园时,发现路边的标识:由于沂河泄洪,204国道被淹,往盐城方向的车辆要绕行。我的天啊,一绕行还不知要跑多少的冤枉路呢,当时就没有了在潮河湾生态园游玩的兴趣,这时我才意识到,进入汛期,各地的防汛任务都很严峻,沿途可以看到大批被淹过的农田,河边的很多灌木上还残留着洪水退下时的淤泥痕迹,很多的农民在地里补种庄稼。问问路边的司机,在他们指点之下,转上了另外一条路,应该是204国道的一条辅路吧,站在高高的桥上,可以看到被淹的204国道,当地的很多居民在水中洗车、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我也真想下去和他们一起玩玩。<br></h3> <h3>  进入江苏省已经是第二天了,一切已经没有了刚刚入苏时的新鲜和兴奋,埋头蹬车,心中只想着下一目的地,在傍晚进入滨海市时,终于看到了一家美利达自行车专卖店,我们就像迷失在海中的船只发现了灯塔一样,因为车车太需要保养了:链子严重缺油,车撑也快掉下来了。我们的出现立刻引来了众多车友,他们嘘寒问暖,听说我们是从山东要到上海苏杭方向去的,都特佩服。车友们特热情的给我们保养车子,还赠送我们一瓶链条油,并有专门的车友领我们去找宾馆住宿,我和木鱼石的传说特感动,天下车友是一家,真的,没有远行的人绝对不会有这样深刻的体会。谢谢江苏滨海美利达专卖店的老板和众位滨海的车友。<br></h3> <h3> 一点题外话,在山东人中,我从不敢说自己是山东大汉,只是身高适中,可是住在宾馆里,感觉宾馆里的被子有点短了,我盖住脚丫,肩膀就露出来了,盖住肩膀,脚丫就露出来了,这样的情形一直存在于我的江南之行。每天住下,都开着空调盖着被,很是惬意。<br></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骑着驴儿下江南(4)</h1>时间:7月17日<h3>路线:滨海——阜宁——盐城——东台——海安</h3><h3>路程:210公里 </h3><h3> 吃过早饭,上美利达专卖店与老板告别,感谢老板和滨海车友昨晚对我们的帮助。</h3><h3> 今天骑车找到感觉了,也许是屁股已经适应了这种长期的压迫,麻麻的,根本感觉不到疼痛,滨海至阜宁的骑行,在没有吃早饭的情况下,时速一直保持在25公里以上,本来想在阜宁见一下在这儿工作的表妹,可是她工作忙,我们也要急着赶路,所以见面未果。上午10点左右到阜宁,一路走来,风景已经越来越有江南水乡的特点了,路边枝繁叶茂,平常小村碧瓦飞甍,河道纵横,小桥流水,极具江南特色。经阜宁至盐城,狂飙一百多公里,车友一个劲的赞叹我是愈战愈勇,后发制人。呵呵。</h3> <h3> 过盐城,沿204国道行驶,可见路边的河流中船只往来运输忙碌,这么多这么大的船只,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是新鲜的,停下车来,跑到河边仔细看看往来船只,真想跑到船上去玩会。接下来的骑行中我就与河中的船赛跑,追上一艘,又追上一艘,……追过几艘之后,我判断河中船的速度也就是十几迈吧。在骑行中远远的看到了路旁有一座高高的纪念碑,汉白玉色的碑身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甚是雄伟,骑到近前,才认出碑身上的字是:“八路军、新四军白驹狮子口会师纪念碑”,看来在当年这里也发生过惊天动地载入史册的大事。<br></h3> <h3>  一路骑行一路寻找吃饭的地方,在一家超市吃了点面包,喝了一瓶啤酒,稍作休整,就又开始了骑行。本来今天的计划是骑行到东台住下,可是一上午就跑了一百多公里,下午再跑一百多公里应该没有问题,看看路标,我们便向下一目的地——南通市海安县驶去。这几天天公作美,一直阴沉沉的,好像是老天爷给我们打了遮阳伞。下午五点过东台,经秦东河大桥,桥身美如雨后彩虹,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桥上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人类的伟大力量。下桥时,看到一块安全宣传牌:“安全是金钱,平安是幸福”,简单朴素的话语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时刻提醒路人,不忘安全行车,没有安全作为保障,金钱和幸福如浮云。想想自己前两天的遭遇,更加深刻的体会安全的重要性。这次的骑行江南,金钱和幸福我应该都能收获吧。<br></h3> <h3>  傍晚时分,我们即将到达今天的目的地——南通市海安县,看看码表,&nbsp;今天应该能够突破200公里了,今天的骑行也将圆满结束,想想进城后爽爽的洗个澡,躺在床上舒服惬意的样子,就更加动力十足了。可惜天不遂人愿,即将进成的时刻,车友的轮胎歇菜了,天已经黑下来了,我们打开手电,打开了车上的彩灯提醒路上的行人和过往的车辆注意我们来的存在。看来车胎是慢撒气,打上气,骑行进城。<br></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骑着驴儿下江南(5)</font></b></h1>时间:2012年7月18日 路线:海安——如皋——南通——通沙汽渡——常熟 路程:145公里 早上起来把胎补好,又开始了一天的征程,行走在204国道上,感觉景观越来越美丽,很多地方都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br></h3> <h3>  在南通市通州段有一座乘风破浪的大型钢结构航船雕塑,体现了当地船舶产业兴起的特点。<br></h3> <h3>  204国道张家港段在重要节点建造了风帆、围棋盘、中国结、奔鹿等结构物,每一个景观都有深刻的背景或寓意:风帆展示了张家港人迎风扬帆、永不停息的城市精神;“围棋盘”告知途经塘桥镇的驾乘人员,这里乃是中国的“围棋之乡”;巨大的“中国结”耸立在永联村路段,该村有“华夏第一钢村”之称,“中国结”表达了该村百姓的拳拳爱国之心。&nbsp;<br></h3> <h3>  &nbsp;204国道常熟段则以景石、亲水平台,亭轩、花架等作为景观物,其中镌刻名家书写的“岁岁常熟”、“虞山福地”、“天下常熟&nbsp;世上湖山”……的巨石屹立路边,不仅充分体现了常熟的人文历史内涵,而且营造了强烈的文化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br></h3> <h3>  经如皋、南通,在下午2点左右到达通沙汽渡,坐船过江,这就意味着我们真正的进入江南了。给人和车买上票,匆匆的推车上船,第一次坐这样的大摆渡,感觉很是新奇。船上依次停满了过江的汽车,足足有十几辆,可以想象得出这汽船有多大。把车倚在船栏上,我找合适的位置坐下,拿出面包和营养快线,迎着江风惬意的吃着喝着。看着面前滚滚的江水,真的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长江水,我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东营骑车跑到“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张家港,想想心中颇为自得。这次出行的第一个目的地——苏州,明日即可到达,心中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手扶栏杆,耳边阵阵的江涛声,隐约的汽笛声;迎风眺望,开阔的江面上,往来的各式船只,我能切实的感受到拍打的浪花。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三国演义》里的那首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畅想之时,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汽船到岸,对面是张家港市的一个港口。出港口,继续向常熟方向出发。<br></h3> <h3>  晚上在常熟市的古里镇淼泉村住下,古里镇是国家历史名镇、国家卫生镇,世界名企波司登羽绒服就在这个镇上。淼泉村只有两家宾馆,条件一般化,放好行李后上超市采购了明天需要的东西。晚上坐床上喝了三瓶当地的啤酒,口感不错,躺下舒张四肢,很是惬意啊。打开电脑,把相机SD卡的照片全部拷入电脑,明天要进苏州了,要拍的东西少不了,防备内存不够。又和朋友聊几句今天的趣闻,便躺下酣然入睡。<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