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十一黄金周,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新疆。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看天气预报时,只要一说新疆开始大风降温,全国大部分城市都要打个哆嗦。</h3><h3> 近三个小时的飞程,漫漫戈壁滩,单调干燥,临近乌鲁木齐市,白雪皑皑的天山才着实让人激动了一下。我的心中疑问骤生:让大家念念不忘的新疆美,究竟会是什么样呢?</h3><h3> 首抵喀纳斯,一夜火车、半天大巴车,一路阴霾笼罩,叶落过半,一丝失望无法掩饰。尽管喀纳斯湖汪着雪山水汇集而成的一池碧玉,但岸边树木颜色或暗黄、或暗绿,整个雾蒙蒙的感觉。</h3><h3> 好运气在旅行中是相当重要的。第二天,预报的雨夹雪突然放晴,再游喀纳斯,新疆美顿现。天空蔚蓝,光线澄澈,大朵白云慵懒地停留在山头,阳光所及之处,湖水越发碧绿,树叶越发金黄,山顶积雪越发亮白。新疆美景亚克西。</h3> <h3>飞机上看见的天山</h3> <h3>一、喀纳斯湖</h3><h3> 水怪?我没遇到。想来众人纷纷来扰,水怪怕馐(没错,就是这个馐)</h3> <h3>二、神仙湾</h3><h3> 貌似神仙也有走眼的时候,就如此地,除了毗邻雪山,神仙喜欢这儿的什么呢?</h3><h3><br></h3> <h3>三、月亮湾</h3><h3> 整个喀纳斯的美集中体现在这儿。值得细细品味。远观一弯碧月旖旎静谧,仿佛月亮落在此地,再也不愿回到天上;近观湖面如镜,倒影栩栩,让人不敢高声语,生恐打破那一湾寂静。</h3> <h3>四、卧龙湾</h3><h3> 三分形似,七分想像。中国人对龙的喜爱,不分地域。</h3> <h3>五、禾木村</h3><h3> 喀纳斯出来,奔向大名鼎鼎的禾木村。沿途,高耸的树木间或时隐时现的雪山,一反单调的戈壁风格,风景如画。</h3><h3> 据说,禾木村的原住居民,夏天来临出门转场放牧,将房屋出租给经营户,冬天返回,所以,禾木村基本保留原生状态。村庄依山傍水而建,尖顶木制小屋排列整齐,院墙均是木篱笆,院内石板铺路,连接整个村落的柏油路还有公交车,尚透露着现代气息。无污染的地方,阳光更为清亮,我随手拍了几片树叶,光泽如黄玉。</h3><h3> 禾木村西边山腰上,铺设一条木板路,拾阶而上前行,禾木村全貌尽览。叶片存枝甚少,辉煌不在。当地人不无遗憾地告知我们,最美的时节是9月23日至26日之间,村四周红叶、黄叶鼎盛,再加上雪山的映衬,那是怎样的一幅美图!只能让我遥想了。略怅。</h3> <h3>六、五彩滩</h3><h3> 丹霞地貌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仿佛小孩子把颜料甩的到处都是,多彩但斑驳、乱杂。倒是那中国境内唯一一条由东向西流淌、穿境而出的额尔齐斯河,波光粼粼,灵气闪闪,让人留恋。</h3> <h3>七、天山</h3><h3> 游天山天池,又是一个大晴天。天池状如葫芦,池水颜色铁灰,导游介绍说是因为天山蕴含丰富的煤矿所致。记得前年游长白山天池时,爬上高高的台阶,只能远远观看,而天山天池则不同,可以乘船游湖,观湖四周美景,雾气升腾时,黛青色的山影重重叠叠,仙境一般。</h3><h3> 更妙的是,你可以搭乘天山专属小黄车,再坐缆车,直接和雪山来个近距离亲密接触。新疆的天,蓝的清新、轻快、轻盈,阳光洒在马牙(新疆专用)交错的雪坡,那一刻,我竟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h3> <h3>说了新疆的美景,不能不说新疆的美食,尽管时间匆匆,我们还是初步领略了美食。馕,表面撒满芝麻,入口酥脆,香气满颊,唇齿留香;大块羊肉串,滋滋冒油,配以纯正的孜然,竟不觉得腻;大盘鸡、手抓饭、王中王拌面、羊肉丸子汤、油塔子等等,最后再来点新疆水果助消化,也算初识新疆美食。</h3> <h3>国际大巴扎,乌市的一处重要人文景观,一可欣赏据说具有南疆风格的清真寺,二可购买新疆特产,三可品尝新疆美食,值得一转。</h3> <h3>很多朋友说,新疆的美,南疆、北疆迥异。此行,只是初步领略了一点点的新疆美。必当再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