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加快工作室建设与发展,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小学数学杨晓燕工作室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同课异构、新聘教师展示课等活动。自2018年9月21日至10月9日,工作室成员在连云港路小学录播教室开展了第一轮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结对青年教师及连云港路小学其他数学教师近3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br></h3> <h3> 工作室主持人杨晓燕老师率先垂范,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六年级《倒数的认识》。</h3> <h3> 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杨老师,教学课堂把握的得心应手,教学环节设计层层递进,从“天然居”故事导入到探究倒数的意义再到求倒数的方法最后加上有梯度的练习,杨老师用不断追问不断让学生回答、小组合作探究、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牢固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h3><h3><br></h3> <h3> 第二节示范课是由五年级的杨少花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2)》。</h3> <h3> 杨老师抛开课本教材,巧妙的借助小棒、木材贯穿整节课,从小棒作品的精美展示、到小组合作探究大捆小棒还剩多少根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再到智慧冲浪里面两道木材练习的设计,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h3> <h3> 第三位执教的是二年级的杨朔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美轮美奂的日照海洋公园里存在的《搭配》问题。</h3> <h3> 无论是课前的游戏导入还是学生小组活动探究以及后面的拍照留念,杨老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并灵活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h3> <h3> 第四节课是由四年级的徐晓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h3> <h3> 这是一节操作性较强的课,徐老师大胆的放手给学生,借助愤怒的小鸟中弹弓制作的角度引出度量工具量角器,继而让学生提出疑问,自学探究,解决疑问,再动手用量角器测量探究,再次解决验证疑问,教学环节层层紧凑,学生步步紧跟,及时掌握。</h3> <h3> 最后执教的是一年级的李军老师,她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是面向的对象是刚刚入学一个月的一年级新生,李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孩子的课堂习惯也井然有序,听讲认真,从导入到新授,从探究到总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很好的掌握了知识。</h3> <h3> 李老师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出题,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体现出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h3> <h3> 针对每一节示范课,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研讨,汲取有效经验,提出合适的改善意见。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开展的非常及时有效,为她们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使她们避免了许多教学误区,指引了新的教学方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