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师——我读《南渡北归》

武礼建

<p class="ql-block">2018年5月应当鲜花大开,却遭遇连绵阴雨,整天烦燥难安。读书也很难进入状态。用手机在微信读书里读到《南渡北归》,兴趣上来,读完序言部分。马上决定京东网购,仅3日,《南渡北归》便送到,立即投入地阅读,一口气读完第一、二章。</p> <p class="ql-block">阅读《南渡北归》是一个大工程,既需要时间,又得仔细琢磨,以上一世纪知识分子的命运,来烛照今天的知识分子,会有些什么牵连和迥异,能不能从中找到为什么今天难出大师的答案,还待多加努力。</p> <p class="ql-block">一口气读完近300页,便生感慨。时势造大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读完第一部,上世纪初叶,中国知识分子成为民族精英,还真不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风雨如磐,战火硝烟,流离四所,艰难跋涉,从困苦中锤打出洁白和坚强,个个成为登峰造极的世界级大师。国事战乱,对知识和文化的大政不乱,千方百计地把知识和文化转移到最为安全的地方去,所以才有了南渡的奇迹出现。环境恶劣,立中国于世界之林的志向不改,所以才有了西南联大、中央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所以才有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单是史学大师陈寅恪,一生治学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评价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一生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将教育者的真谛归纳为“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把教书育人者引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学术精神自由高地。陈独秀这位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获得36个博士学位,而在中国有一位,他就是被称为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的胡适之。他宣传民主、科学救中国,毕生倡导“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深刻影响着知识分子的学术思想。他的“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等名言历来为世人称道。从他们身上焕发出来的中国精神,将永远鼓舞中国知识分子为中华复兴斩浪前行!</p><p class="ql-block">(清华四大国学大师: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梁启超)</p> <h3>著名史学家陈寅恪</h3> <h3>清华大学校长蔡元培</h3> <h3>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陈独秀</h3> <h3>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h3> <h3>毛泽东在延安撞见傅斯年</h3> <h3>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之与蒋介石抬杠.</h3> <h3>著名哲学家冯友兰</h3> <h3>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h3> <h3>考古学之父李济</h3> <h3>著名古代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与夫人著名建筑学家才女林微因</h3> <h3>"国宝"史学家"怪人"刘文典</h3> <h3>“甲骨四堂”,罗振玉(字雪堂)、王国维(字观堂)、董作宾(字彥堂)、郭沫若(字鼎堂)</h3> <h3>鲁迅、萧伯纳和蔡元培</h3> <h3>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h3> <h3>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们</h3> <h3>文化汉奸周作人</h3> <p class="ql-block">读完《南渡北归》第二部,特别惊悚中国知识分子,在国难重重的抗战胜利前后,居然能够信守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在学政两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时代精英,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中外知识分子群于时代大潮流中的分化和演变。一代大师梅贻琦,培养出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位诺贝尔科学奖的大学校长,曾将自已一生探索的真言留给世人:“大学者,非为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鼻子李约瑟小庄之行,铸就《中国科学技术史》功不可没;没有南迁的周作人,出任伪北大文学院院长,成为文化汉奸;“国宝”刘文典广场讲《月赋》纵横捭阖,名冠一时;从“学者”到“斗士”的闻一多喜欢的左右两“家”,陈梦家在短短的十几年就迅速成为世所公认的古文字、青铜器、历史学家,而臧克家终生在诗歌小圈子转来绕去,除早年赢得声名的《老马》等几篇诗作,再没有可人的业绩;驻美大使胡适千方百计把美国带进太平洋大战,使中国抗战可以有“翻身”的“机会”;“甲骨四堂”,罗振玉(字雪堂)、王国维(字观堂)、董作宾(字彥堂)、郭沫若(字鼎堂)以在学术上的造诣和不同贡献,已极一时之盛。特别是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后惨遭枪杀的一幕,一颗子弹飞来,正击中脑袋,立仆,其子立鹤上前掩护,亦中弹倒在血泊中……惊心动魄,惨绝人寰!感动的人,感动的故事,催人泪下,发人深思,正如诗人穆旦所言:“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抗日英雄为后人敬仰,民族精英,亦应为后人谨记,他们的光茫,他们的精神,会透过乌云、穿越历史,照耀今天、启迪未来。</p><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 </p> <h3>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李尊道和杨振宇</h3> <h3>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李远哲</h3> <h3>到10月深秋,才读完第三部,心里涌起的波澜一浪高过一浪,久久不能平静。160万言的《南渡北归》,对每一位大师的描写,都鲜活精彩,大师的学术坚持、治学理念、生活趣事皆可在书中找到答案,而且感人之深,终身不忘。最值得今日学者效法的是,书中的每一位大师,都在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担当,对学术思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为了国家可以献出生命,为了学术终身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兼官“不摧眉折腰”,为学“不做媚时语”。活着,只为人生大义和气节,“富贵不能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彰显出远去的一代大师的高风亮节。然而,随之而来的情势,使一个又一个的大师晚景不堪,随命运的变迁离我们渐行渐远。大师远去,大师之后再无大师,我们扼腕痛心,而至撕心裂肺。这让我们自然联想到钱学森大师生前,对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量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是善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的命题,破解这道难题不独需要大师,更需要整个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h3><h3>(清华五教授: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吴宓)</h3> <h3>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闻一多</h3> <h3>仰望大师,抚今思远。今日之中国,国势昌隆,治安道平,丰衣足食,却是钱为中心,知识掉价,斯文扫地,谁还拿知识和文化当回事?倒是有一个匪夷所思的怪现状,今天的“大师”冠名越来越多,而真正的大师能有几人?而戏子天价,却让所有的科学家、著作家自形惭秽。什么时候知识真正能够改变命运,文化真正能够昂首挺胸,从新时代知识分子当中同样能够走出大师成就精英来。</h3><h3>(钱学森归国)</h3> <h3>文 / 武礼建</h3><h3>图 / 网 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