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父亲朱喜林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八路,老党员,1982年离休时是双辽种羊场工会主席、党委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于1924年9月16日(农历)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大林子屯,小时候只读过一年书,日本鬼子占领东北后,日本人强行在孤家子开发水田,由于没有土地,生活所迫,爷爷奶奶带着全家逃荒到瞻榆县(通榆县)边昭乡,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那时伪满州国到处抓国兵、劳工。为躲日本人抓劳工,爷爷带着全家连夜逃到辽宁法库大姑家,靠打短工养活一家人,这时父亲也结了婚,母亲赵淑芬是八面城人,父母结婚不久,1945年8月苏联红军对日宣战,日本鬼子投降,八路军一支部队由司令员李运昌率领进住沈阳,八路军在沈阳城各处设征兵点,宣传共产党、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为老百姓打天下,当时父亲与本村的几个青年就报名参了軍,开始在东北軍区偵察大队当侦察员,后到热辽军区警备第四团担任机枪手,后任班长,排长。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一纵队九十八团排长,副指导员,党支部书记,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战役中负重仿,右手被炸断,右腿上部被弹片击中,战斗英雄董存瑞就是在这次战斗中舍身炸碉堡,牺牲的日子也是5月25日。为同一次战斗,同一时间。做为和董存瑞一个部队的战友,父亲生前经常到中小学校,机关单位做报告,以亲身经历,介绍隆化战斗过程和董存瑞的英雄事迹。父亲负伤后,不能留在战斗部队继续战斗,组织上安排他到后方医院养伤,在热河军区卫生部第二休养所任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边工作边养伤。1951年调到东北军区空军后勤部地勤医院政治处任保卫干事,指导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4年父亲由地勤医院转业到国营梨树农场保卫科任副科长,后到梨树农场第3作业站任书记。被定为2等甲级伤残軍人。1954年党组织选送父亲到吉林省工农干部学校学习3年,1957年分配到国营敦化鹿场任党总支书记,1963年调到双辽种羊场任工会主席.、党委委员,当时没有房子,只能住招待所,父亲在种羊场工作20多年,先后在基层任过几个大队的书记,后又调总场任工会主席,不论职务高低,都服从分配,从不讲任何条件,1981年径省农牧厅批准离休,离休时享受付县级待遇、抗日軍人待遇。父亲一生对党忠心耿耿,从没做过一件有损于党和人民的事。1997年开始感到说话发哑,失音。经省医院确诊为喉癌,经一年多治疗无效,于1998年农历9日2曰逝世,享年75岁。总场党委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四平市农委,市畜牧局送了花圈,各级党组织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盖棺定论: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革命一生,对党忠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h3>父亲在168师休养所任指导员和各级师团首长的合影</h3><h3>摄于1949年建国前</h3><h3>上数第2排、右数第五5人是父亲</h3><h3>这张建国前的军人合影照片被双辽市烈士陵园革命文物展览馆展出!</h3> <h3>父亲部队合影</h3><h3>摄于1950年</h3> <h3>父亲在部队的合影</h3><h3>摄于1952年</h3> <h3>父亲和母亲在部队合影</h3><h3>摄于1949年</h3> <h3>休养所领导合影(父親任指导员)</h3><h3>一排左一为父亲</h3><h3>摄于1950年</h3> <h3>父亲在空軍地勤医院与战友合影</h3><h3>摄于1952年</h3> <h3>空軍地勤医院留影</h3><h3>摄于1952年</h3> <h3>空军地勤医院留影</h3><h3>摄于1952年</h3> <h3>父亲的革命軍人证书</h3> <h3>父亲的各种证件</h3> <h3>父亲的伤残军人证明</h3> <h3>父亲的伤残军人证明书上标明</h3><h3>1948年隆化战役中负伤</h3> <h3>转业到地方工作</h3><h3>摄于1954年</h3> <h3>转业后在国营梨树农场任保卫科长</h3> <h3>父亲在吉林省工农干部学校学习时师生合影</h3><h3>摄于1955年</h3><h3>一排右二是父亲</h3> <h3>省工农干部学校学习时班干部合影</h3><h3>摄于1955年</h3><h3>后排右一为父亲</h3> <h3>长春工农干校学习留影</h3><h3>摄于1956年</h3><h3>右一是父亲</h3> <h3>长春工农干部学校党员合影</h3> <h3>父亲在工农干校的小学毕业证书</h3><h3><br></h3><h3><br></h3> <h3>父亲在工农干校的初中毕业证书</h3><h3>3年读完小学到中学的课程</h3> <h3>在敦化鹿场工作时职工代表大会合影</h3><h3>摄于1962年(时任敦化鹿场党委书记)</h3><h3>中间坐着左第六人为父亲</h3> <h3>调离敦化鹿场时,中层以上干部合影</h3><h3>摄于1963年</h3><h3>中间坐着的是父亲</h3> <h3>种羊场职工代表大会</h3><h3>摄于1964年</h3> <h3>种羊场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合影</h3><h3>摄于1970年父亲任场工会主席(党委委员)</h3> <h3>父亲任场工会主席带场体育代表队出席双辽县运动会合影</h3><h3>摄于1976年</h3> <h3>和场兰球队参加双辽县比赛后合影</h3><h3>摄于1976年</h3> <h3>种羊场伤残軍人合影</h3><h3>摄于1981年</h3> <h3>省农牧厅批准离休批文</h3> <h3>享受付处级待遇批文</h3> <h3>父亲的党员登记表</h3><h3>我的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跟着毛主席打江山,负过伤,流过血,但从不以功劳自居,解放以后,无论在那工作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群众,他在隆化战斗中被国民党的炮弹击中,通讯员当场牺牲,他右手被炸断,终身残疾,用左手写字,左手吃饭,其中一快炮弹皮伴随他终身,火化后才找到弹片。他在建国前的合影被双辽烈陵园革命文物展览室展出,党组织给他评价是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对党忠心耿耿的优秀党员,</h3><h3> 今年的农历九月初二是父亲逝世20周年的忌曰,特整理了父亲遗留下的老照片和资料,写下这篇图文并茂的记念文稿,让朱氏家族的子孙们不要忘记,你们的祖先为共和国的成立流过血,负过伤。</h3> <h3>父親的各种登记表</h3> <h3>离休后的父親担任老干部支部书记</h3> <h3>参加党代会</h3><h3>(老干部支部书记)</h3> <h3>父親与三叔在秦皇岛合影</h3> <h3>父親重返敦化鹿场</h3><h3>摄于1994年于场部和鹿场干部合影</h3><h3>(右一是鹿场现任工会吴主席)</h3><h3><br></h3> <h3>在原敦化鹿场场部留影</h3><h3>摄于1994年5月</h3> <h3>父親与敦化鹿场现任领导、老同志合影</h3><h3>敦化鹿场后来改制为敖东集团</h3> <h3>1954年的全家像</h3> <h3>1970年的全家像</h3><h3>(大哥在北京当兵)</h3> <h3>1987年的全家像</h3> <h3>父亲离休后与老干部外出旅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