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节后上班第一天,后交通未破裂不规则形态的动脉瘤,动脉瘤瘤体不大,分析其破裂风险还需要从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上进行综合评估。考虑瘤体呈分叶状,感觉破裂的风险挺大,还是建议手术治疗。单纯动脉瘤大小和形态上看,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动脉瘤!</h3> <h3>测量大小,最大径约4mm,单栓还是支架辅助?</h3> <h3>动脉瘤近段血管迂曲非常明显,支架的释放可能存在困难?想着很简单的手术,但如果碰到。。。。</h3> <h3>迂曲的髂动脉</h3> <h3>加上更加迂曲的颈内动脉</h3> <h3>特别是从这个角度看,血管迂曲程度。。</h3> <h3>8F导引导管解决髂动脉迂曲和主动脉弓上至无名动脉的支撑力问题;ENVOY DA克服了颈内动脉颅外段的360°扭曲,到达接近岩骨段的位置。</h3> <h3>两个工作角度分别显示瘤颈、瘤体与远近端的载瘤血管,看看下面的导引导管</h3> <h3>支架导管输送没有任何困难,但是如果没有8F导引导管或者6F长鞘等支撑,6F的ENVOY DA就撑不住了</h3> <h3>微导管三维塑形,利用准确塑形自动进入动脉瘤内。这种极度迂曲的血管条件,微导丝等扭控性是很差的,如果没有很好的微导管塑形,术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极高!</h3> <h3>支架半释放的情况下,弹簧圈的选择可能就不是那么重要,target 2*8瘤内轻松填塞;而且能够照顾到小泡。</h3> <h3>换个角度看得更清楚</h3> <h3>继续填入Hypersoft1/4*2枚</h3> <h3>最后弹簧圈形态,和动脉瘤形态完全一致。</h3> <h3>术后造影Raymond I级栓塞</h3> <h3>另外一个工作角度看了更加理想的效果。如果能够用上Sofia中间导管,我们就能过将其输送到海绵窦段水平段甚至更高,微导管的操控性更高。试想:篮球比赛,两分球和三分球等差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