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808080"><b>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非洲!九天坦桑尼亚之旅,游历了TSerengeti National Park (塞倫盖蒂); Ngorongoro Crater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 ; Lake Manyara National Park和Tarangire National part,(塔兰吉雷)等四处国家公园,看到了世界上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哺乳类野生动物群。</b></font></h1> <h1><font color="#808080"><b> 那印象中贫穷而遥远的国度,来过之后才知道她是如此神奇绚丽如此魅力无穷。她的国家公园保留着完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丰盈的大草原,养育着数百万计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则掌控着食草动物与草原之间的平衡。千万年来,野生动物在这里逍遥自在地繁衍生息;千万年来,生物链环环紧扣从未断裂。那种土地、自然与动物浑然一体的原始和谐,让人震撼让人感动让人着迷。一踏上这片孕育出我们先祖的土地,热爱就从心中源源涌出,就象一场穿越千万年的久别重逢。</b></font></h1> <h1><b> 此时正处旱季,草色转枯,阳光在草尖上闪烁,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一片金黄。舒枝展叶的合欢树,亭亭如盖,稀疏地点缀;各种各样的动物四处徜佯,原始的草原生机盎然。那跳跃着的色彩,流动着的韵律,倾泻出无尽的美丽,让人心醉神迷。</b></h1> <h1><b> 从朝晖初显到晚霞升起,每天我们都追逐着动物的踪迹。几乎每片草丛中都发生着故事、每棵大树后都隐藏着惊喜,前方永远有无法预料的未知在等待,游人永远在雀跃中与动物不期而遇。那是一片悬念四伏,流光溢彩的土地,那是一次无与伦比、回味无穷的探险之旅!</b></h1> <h1><b>宁静而悠远,心旷而神怡。</b></h1> <h3>
<h1><b> Big Five ( 非洲五霸):</b><b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狮子、大象、野牛、犀牛和花豹</b></h1></h3><h3><h1><b>坦桑尼亚的野生动物国家公园是</b></h1></h3><h1><b>非洲五霸的最佳栖息地之一,我们有幸看到全部五霸。狮子、大象、野牛随处可见,而犀牛是濒危物种,全坦桑尼亚仅存不足三十只。导游在火山口草甸上找到了一只,让我们远远地看了一眼了却心愿。花豹除了捕猎,总躲在枝叶繁茂的树上,亦不容易找到。</b></h1> <h1><b>饱歺后心满意足的花豹。</b></h1> <h1><b>非洲象。现存陆生哺乳动物中体型最大者。</b></h1> <h1><b>大象喜欢群居,一般20-30只集成一个家族群。每群都由雌象统帅,雄象在群体中没有位置,长到15岁时就必须离开群体。所以我们看到的单只大象一定是成年雄象。群体中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行动时要按照地位高低排序,无论吃喝、交配和走路都秩序井然。</b></h1> <h3><b>曾问黑人导游,一些大型动物如大象犀牛有天敌吗,他沉痛地回曰“有,人类”, 闻之动容!</b><br></h3> <h3><b>玩泥自乐</b></h3> <h1><b>非洲野牛,也是群居动物,最强壮的公牛成为族群的领袖,统领牛群,并享有吃最好草粮的权利。</b></h1> <h1><b>野牛发怒时很危险,在草原上伤人最多的就是野牛。狮子只在饥荒季节时才会去招惹野牛。平时公狮好吃懒做,全靠母狮打猎,但捕猎野牛,不仅需全群母狮出动,公狮也必须参与,才有胜算。</b></h1> <h1><b>坦桑尼亚的Serengeti National Park (塞倫盖蒂)据称是非洲狮子数量最多的地方。每天我们都能见到狮子,单个、成双或成群。以美形容狮子似乎并不合适,但我总从狮子身上读出一种美,一种力量的美、一种肌肉的美、一种霸气的美。从草原上直接面对活生生的狮子,到回来后翻看狮子的照片,都不自觉地为它们那不怒而威的气势所震慑。一蹲一站一举步一抬头,王者气场浑然自现,那种目空一切,那种昂扬无畏。</b></h1> <h1><b>准备出击</b></h1> <h1><b>姐妹花</b></h1> <h1><b>貌似平静的草原,其实暗藏杀机。</b></h1><h1><b>几次碰到狮子伏身草丛,蓄势捕食的场景,观望了一、二小时,狮子几次出击,都无功而返,弱肉强食的捕食过程始终没有在我们眼皮底下出现。看来虽然贵为草原之王,狮子的生存也不如想象中的容易。</b></h1> <h3><b>“ 妻妾”之间亲蜜无间。</b></h3> <h1><b>威风凛凛的狮王,也有卖萌的时候</b></h1> <h1><b>大张其口,却不闻其吼,是在打哈欠?</b></h1> <h1><b>大家族</b></h1> <h1><b>夜间游猎,与一头孤独的雄师不期而遇。</b></h1> <h1><b>睡眼惺忪</b></h1> <h1><b> 猎豹是最让我心动的动物之一,有着修长苗条流线型身段的猎豹,轻盈敏捷,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最快时速可达60 miles(100公里)。</b></h1><h1><br></h1> <h1><b> 最爱它守猎时的专注远眺和那无比优美的回眸一望。也许因为它双眼深陷,感觉它的目光特别深邃,似乎可以穿越千里。</b></h1> <h1><b> 幸运的我们居然遇上带着五只baby 的妈妈猎豹,一身绒毛,尚未长出花斑小猎豹,躲在妈妈身边好奇地探头探脑。</b></h1> <h1><b>故做严肃的小样儿,依然掩不住满脸的柔弱甜美,看着它们,心儿禁不住变得分外柔软。</b></h1> <h1><b>角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牛 ,长得牛头、马面、羊须,是东非大草原上最多最密集的哺乳动物。</b></h1> <h1><b>养儿育女,生命传承</b></h1> <h1><b> 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之间的动物大迁徙,是地球上最为壮观的哺乳动物大迁徙。一百五十万头角马、二十五万只斑马和四十万只羚羊组成的远征大军,跋涉3000多公里,去追寻水源和牧草。那密集移动的动物群,扬起蔽日之黄尘,浩浩荡荡。</b></h1> <h1><b>千军万马的远征</b></h1> <h1><b>著名的天国之渡</b></h1> <h1><b> 河岸近在咫尺,仍然未来得及逃过河中潜伏的鳄鱼发起的围攻。</b></h1> <h1><b>角马过河,险象环生,惊心动魄!</b></h1> <h1><b> 在草原上,动物常常与我们擦身而过。也许从未被人类惊扰,也许习惯于车来车往,反正它们对我们视而不见,正眼不瞧,既无好奇也不恼,猜不透它们心里对我们的印象,不过至少,它们信任着我们,知道此地此刻,人类不会伤戮它们。</b></h1> <h1><b>一头过路的母狮大概走累了,居然在我们前方的车下大咧咧坐下休息。</b></h1> <h1><b> 巡猎者们正围观狮群,遭受冷落的大象颇不服气,大踏步闯入镜头,群狮立马飞逃,大象洋洋得意:让你们看看谁才是草原的真正霸主!</b></h1> <h1><b>斑马图</b></h1><h1><b>斑马是非洲最具特色的动物,身上的黑白条纹,简单明快,与众不同,极具魅力。君不见那黑白分明的斑马,在齐膝深的金色草丛中一现身,萋萋荒原顿时褶褶生辉,分外明艳。每次看到那醒目的身影在荒草中闪过,就忍不住连按快门,想把所有角度的美都收入镜中。</b></h1> <h1><b>斑马看上去十分安静柔和,眼神也略显沉闷,但导游说它其实挺暴力,会踢咬。发力时可踢碎狮子的下颌骨并粗暴撕咬,是食草动物中狠角色呢。</b></h1> <h1><b>与绝大多数动物以黄、棕、灰等作为掩护色不同,斑马以明亮显眼的反自然的黑白色作为皮肤颜色,却是它们自保绝招,几只斑马一扎堆,条纹互连,看到的就是一大色块,很难确定每个单只,让天敌们目眩而却步。</b></h1> <h1><b>注意到斑马的尾巴吗?象极了一条编出来发辫!莫非我们编辫子的灵感是来自斑马尾巴?</b></h1> <h1><b>疣猪。因为特别喜欢电影狮子王(Lion King) ,爱屋及乌,不禁对它多看了一眼。</b></h1> <h1><b> 热气球。 晨5点,乘车一小时来到河边的一片高地,热气球正在䑃眬夜色中充盈。我们一行八人,站在方篮中离地升空,缓缓地随风移动,飘向草原河流、飘过树梢山林,看原野上迁徏不止的悲苦的角马,看脚下与角马不离不弃的斑马同盟军,看淡淡晨曦散去,看冉冉红日升起....</b></h1> <h1><b>热气球飞得不高,可以很清楚地从空中看到草原上奔腾的动物。</b></h1> <h1><b>梦幻般的草原</b></h1> <h1><b> 任轻风拂面,任思绪凌空,已想不起来一生中几时有过如此美妙的身心放松,灵魂似在轻风中飞散,融入非洲的草原山水之中,真想让此刻留住、飘、飘、飘向永恒....</b></h1> <h1><b>跟踪一只的母狮,见它行至一棵树前停下,在大家疑惑之中,狮子轻轻一跃,竟上了斜斜的树干,并小心冀冀地一直爬到树端,选了一个大树杈趴下。司机赶紧将车从树旁绕到伸出的树枝下,大家一仰头,正好与我们头顶上往下看的狮子超近距离隔空相对,那对视的片刻,惊心又奇妙。当时大家所能做的,就是猛按快门,完全忘了害怕。</b></h1><h1><br></h1> <h1><b>舒舒服服地趴着发呆</b></h1> <h1><b>看着树下围观的车,若有所思</b></h1> <h1><b>等到狮子下树了,才想起来早该录相</b></h1> <h1><b>瞪羚,总是在草丛树影中若隐若现,是草原上跳跃的音符。</b></h1> <h1><b>双目含情凝睇,盛满美好和善良</b></h1> <p>好优雅的身姿。</p> <h1><b>瞪羚的眼睛则恰似月光下一泓深邃的的湖水,纯净无邪。也许正因为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才被称为瞪羚吧。</b></h1><p><br></p> <h1><b> 有幸看到了一只战雕( Martial Eagle ),非洲体型最大,也最为稀少的猛雕。双翅展开,长达二米以上,可翱翔于三千米的高空。目光如炬,不怒而威。爪下的猎物是一只肥硕的珍珠鸡。</b></h1> <h1><b>珍珠鸡,因全身灰色羽毛上,布满珍珠般圆形白点而得名。</b></h1> <h1><b>争食动物尸体的秃鹫。食物链是如此严谨,动植物们各司其职,连腐食也不曾浪费。</b></h1> <h1><b>成群的秃鹫在树顶张望。</b></h1> <h1><b>小眼睛,大嘴巴,形象不敢恭维</b></h1><h1><br></h1> <h1><b>长颈鹿,非洲的象征,世界上最高(4.3-5.7米)的动物,长脖子长腿,配着一身不规则型的美丽斑纹。性情温和安静,步子高贵优雅。</b></h1> <h1><b>这次近距离与长颈鹿相对,才发现它有一双美目,长着长长的睫毛的双眼皮,经常是半垂半掩,简直是含情默默丹凤眼,一付娇怯的动人模样。见它直直的盯着我,忍不住给它照了张标准“学生证”照。</b></h1> <h1><b> 一次次地为动物眼神砰然心动!清彻透明纯净无邪,既无虚情假意,也无阴谋诡计,所有的诉求都坦诚地从眼中尽情显露,那是怎样一种纯粹的灵魂才有的眼神!千万年前,那也是人类有过的眼神,曾几何时,那种纯真已经在人类身上消失殆尽...</b></h1><h1><br></h1> <h1><b>凶猛如虎豹猛雕,眼神犀利却平静而不显残忍。</b></h1> <h3></h3><h1><b>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Ngorongoro crater )</b></h1><h1><b>孤陋寡闻的我,之前根本不知道火山口内可以存在着一片镶嵌着美丽湖泊的荣荣草原,更无法想像这里是二万五千头各种中、大型走兽的和谐家园。坦桑尼亚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就是这样的一处大自然绝顶杰作。</b></h1><h1><b> 外形与月球环形山极为相似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位于塞倫盖蒂国家公园以南,是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火山口,于2 百万年前喷发后形成,深600米,底面积达260 平方公里,放入两个巴黎(105平方公里)都绰绰有余!火山口的环型山峦,完整如初,但经过二百万年的变迁,早巳没有了火山的沧桑原貌,变得树木成林,郁郁葱葱,与之环抱的大草原,自成一统,宛若世外桃源。斑马、瞪羚、豹、豺狗、野猪、角马、狮子、大象、黑犀牛及众多鸟类在这里代代安居、生息繁衍,多数长年驻守,一小部分也会在旱季翻过高达2300米的山环,加入每年一度的山外草原上的动物大迁徙。</b></h1> <h1><b> 站在越野车上,置身这曾是烈焰奔腾的火山口内,放眼充满生机的辽阔草原,扫视草甸上触目皆是的各种动物,感叹之余,更让人心生敬畏,情不自禁地从心底泛出对远古对自然的反思,对生命对岁月的感悟......</b></h1> <h1><b> 这张照片是我们飞离坦桑尼亚去维多利亚大瀑布时,在飞机上摄下的火山口,真没想到我们离开后还有机会在空中看到她的全貌,真是美如仙境,那中间的大“坑”,就是我们留下了足迹的非洲“伊甸园”</b></h1> <h1><b>火山口内动物们平和安详,相处有道。</b></h1> <h1><b>火山口草原上有大群的土狼。形象和行为都不讨人喜欢。</b></h1> <h1><b>在火山口环顶上拍的日出</b></h1> <h1><b>山环之外的云雾,如瀑布般倾泻入火山口</b></h1> <h1><b>如此美丽的日出,怎能让人忘记?</b></h1> <h3>
</h3><h1><b> 告别坦桑尼亚的时候,心中充满了留恋,从来没有一次旅行让人有如此多的感慨如梗在胸,不吐不快;从来没有一个地方,离开后一旦回想还会如此心潮澎湃。希望这些有限的文字和图片,能展现一部分草原那独一无二的意境和风情。</b></h1><h1><b> 自从我们的祖先千万年前攀上生物链的顶端,站起身来从非洲走向世界以来,地球巳变得面目全非,绝大多数动物在人类挤压下,巳失去了立足的空间。反而是非洲,人类远祖的起源地,还保留了这些原始的草原,让生物圈自然法则不受干扰,继续演绎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生命轮回。也许是上天刻意留下了这片人类进化前与他的同类一齐棲身的大地,让贪得无厌的我们,在此睹物思情,在此洗滌心灵,在我们曾经的同类中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b></h1><h1> </h1> <h3></h3><h1><b> 回来很久了,带不回来的一缕心绪依然在那辽阔粗旷的非洲大草原上巡绕,也许永远留在了那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本应与人类平分世界的动物之间。令人震撼的非洲大草原,是永恒的诗与远方!</b></h1>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