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美:致敬我们初中的青春

美友3820051

<p>这是砖洪新大桥。宽阔的汲河水在芦苇的掩映下,描绘出朝霞里砖洪新大桥的轮廓。这座大桥1991年全部建成并使用,这在小小的砖洪可是天大的事儿,圆了我们无数代人的梦想。大桥的建成与老砖洪中学的搬迁几乎同时完成,只是那时我们已经从初中毕业,初中老校园已被掩藏在大桥背后遥远的草木和天际线里。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属于一个时代的结束。</p> <p>我们都被生活拖着往前走,也会无意间回头。这是现在的砖洪学校:宁静而宽敞的教学楼,开阔又平坦的操场,还有迎风飘展的红旗。只是它远离了砖洪大河水,远离了那蜿蜒曲折的河岸,与我们青少年时记忆中的破旧砖瓦房、石子路也大相径庭。30年前我们的青春仿佛发生在另一个世界。要不是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有时怀疑我们的青春和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p> <h3>这两位青春美少女是当时我们男生对女生的普遍的审美参照:淳朴加美丽。她俩是班里不太爱说话的女同学,均属街上较殷实的人家。现在看上去那么朴实亲切,像群村姑。她们的身后没有大桥,那对面的河岸、河水、房屋,还有白杨树,都铭刻着那个时代的烙印。<br></h3> <h3>四大名蛋。这是我们砖洪初中80年代末同学对这四位的称呼。88年深秋的某一天,他们鬼使神差地在同一天剃了光头。上课时教室里突然升起了四个不落的太阳,令老师抓狂。拖到讲台上,班主任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来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顿。人到中年,现在想来那是刚进入青春门槛时的叛逆期。</h3><h3><br></h3> <h3>四大名蛋当中,传言其中的一个蛋蛋已经驾鹤西归。若真如此,年华早逝,青春已成尘土。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回望青春,往事如烟,人生如梦之感油然而生。</h3><h3><br></h3> <p class="ql-block">这是另一张以汲河为背景的照片。冬日迟迟,落木萧萧。河边停泊着各种机动的货船,这是当时砖洪大河边生活的一幅民俗画,温暖的阳光洒在四张稚气未脱的男孩脸上。他们穿着中山装上面挂着钢笔的装扮有文革后的风潮,而那位穿风衣的帅小伙更似一位引领潮流的弄潮儿。</p> <p class="ql-block">砖洪老街。老街是一条狭长的南北走向的老巷子。窄窄的老青石板路面上,走过无数闲适缓慢抑或形影匆匆的乡人,就像农人徜徉在开满稻花的田埂上。</p> <p class="ql-block">这些青石板上,祖辈们走过,父辈们走过,我们上学放学也从上面走过。两边低矮昏暗的小屋内外,或家长里短、或讨价还价、或缝纫唧唧、或理发嚓嚓、或补盆砰砰、或打铁噹噹。如同皎洁的月光轻盈地倾泻到广阔无边的大地上,又像烟波浩渺的江水缓缓地流淌。</p> <p class="ql-block">这是砖洪老街最为繁华的地方之一——砖洪供销社巷口。秋天社内收购农田里收上来洗干净的棉麻;春天卖给农人化肥和种子。这个短短的通道中,深深浅浅,熙熙攘攘,进进出出,似乎人流从未间断。走出小巷便是老街主街。</p> <p class="ql-block">砖洪老街的风,总是不急不缓地吹着,时而携带着早点的味道,时而夹杂着砖洪集那特有的稻麦香,静静地消融于时光的长河里,并慢慢地变老。</p> <p class="ql-block">无意间回头,木然地你已不能再识别出当初她的容貌,就像你不经意间发现父母亲已变得疲惫衰老、沉默寡言,容颜中只有苍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如同哺育了她的汲河,流水东去,浩浩汤汤,悄无声息。</p> <p class="ql-block">千秋笑靥。烟柳深处的这两位姑娘神情淡然,笑靥嫣嫣,青春在这张照片里已定格于永恒。她俩那时都是我们眼里的大明星:一个是未来中华女神刘嘉玲,一位是香港当红影星苗可秀。从照片上两位女孩打扮可见,我们初中时代女生才叫亭亭玉立,百花争艳,梅兰竹菊各有千秋,不像今日那些千人一面的网红们。</p> <p class="ql-block">砖洪老街往南行走的尽头便是这一片翠柳,那一行行绿柳轻轻地挽起散落的池塘、小巷和庭院,偶尔几枝斜逸墙外的新竹,纤细柔美,神韵秀丽,亮节不俗,如同这照片上的二位女孩,给砖洪老街添上几分灵气,几分典雅。半生飘零,月夜思乡,佳人笑靥,烟柳画廊,皆成寸寸愁肠。</p> <h3>兵哥们的青春回忆。当兵是30年前美好的青春梦想之一,不仅可以满腔热血报效祖国,还能够有一个不错的前途。我们还没进入成年,都会模仿着电影上的镜头,把自己想象成军人英雄,也会用颤抖的声音喊:向我开炮,向我开炮……<br></h3> <p>阿兵哥的故事。商品粮兵更是前途一片光明,能够当上商品粮兵的,都会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壮志豪情。这位哥的军装打扮和欢畅的笑脸都是他青春理想最鲜活的呈现。</p> <h3>苟富贵,莫相忘。几个兄弟陪着阿兵哥一起留影,希望哥哥走上仕途以后不要忘记兄弟们。这是那个时刻的真实记录。<br></h3> <p>青春总是和人开玩笑,阿兵哥阴差阳错与军旅失之交臂。他曾一度看破红尘,情绪低落,万念俱灰。于是,他决定出去走走。迷茫中他来到了传说中的北京,见识了当时正在建设中的亚运村。他还坐在亚运村的天桥上,睁着呆滞的双眼四处张望,望大街上的车水马龙,看天桥里的人来人往……</p> <p>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阿兵哥又爬上长城,望断南飞的大雁。他说:长城的风很大,面对着相机,我根本睁不开眼……</p> <p class="ql-block">阿兵哥当兵未遂却收获了爱情。他与我们班一位安静的女生相爱多年。在我们那个时代,能在初中谈恋爱是相当大逆不道的事情,甚至会被学校开除,最后千夫所指,斯文扫地。</p> <p class="ql-block">然而,阿兵哥和安静女孩为了他们的爱情,宁可与全世界为敌都在所不惜,他们勇敢地冲破各种阻力走到一起,成就了我们班唯一的同学夫妻。后来他们甚至远走大漠孤烟之外的万里他乡,生儿育女,风雨兼程,形影相随,初心不改。</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p><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阿兵哥的爱情故事斗转星移之数十年,不禁让人感叹人生易老情难老,岁岁花黄情更香。山无陵,江水竭,冬雷阵阵,休言与君绝。</p> <p class="ql-block">小兵哥的爱情故事。真正当上兵的是小兵哥。他帅气、俊朗,日渐青春的眼神中流淌着一股清流般的忧伤。他当兵在北京大兴天堂河,这张十三陵水库的照片是他初当兵时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我们平时训练很苦,回来时大家就在一起侃大山。难得有机会照一张有正规军服的照片”。小兵哥在信上说。小兵哥的这张照片好帅气,长相也酷似当时流行的电视剧《雪山飞狐》里的大帅胡康安。哎,胡大帅呀马姑娘,惜古今情不尽,叹风月债难偿。</p> <h3>小兵哥说不知为什么这张照片上的他很深沉。我认为他就有一种抑郁的气质,更何况他正处在与我们班一位仙女般姐姐的恋爱之中......爱情是青春的厚礼,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奢侈品。那时,像我们这些山野村夫之猢狲,除了吃喝拉撒,根本不知道人世间情为何物。<br></h3> <h3>小兵哥的爱情故事也是他们青春欢畅时期的美好见证。漫长的戎旅岁月,两地佳书,飞鹤传情,两情相许,却不能朝朝暮暮。也正是这份令人羡慕的爱情,使得他们的青春燃烧得比我们同龄人更加凄美动人。暮然回首间,灯火阑珊,相思未老,朱颜辞镜,无可奈何花落去。让人充满对青春的无限惆怅与眷恋。<br></h3> <p class="ql-block">兰兰姐姐。一幅旗袍褂装打扮,一张气若幽兰的脸,一双锥子般的眼神,标明这是兰花绽放的季节。花儿含苞吐萼,清澈欲滴。她是我们班里谢氏姐妹五朵金花之一,其中兰、菊、云三姐妹同坐一书桌,默契而温馨。兰兰姐姐拥有水蜜桃般的容颜,眉不描而翠,唇不点儿红。腰肢高挑,体态丰腴,清风徐来,暗香浮动。静如照水之娇花,动若拂风之翠柳。偶有盈盈之笑语,恰似近水之歌谣。</p> <p class="ql-block">砖洪粮站。因为紧挨着我们学校,磚洪粮站也成为我们青春岁月的一份子。当时有顽皮男生经常翻墙进入另一边。背对着西下的金色夕阳,行走于粮站的高墙之上,听着脚下教室里朗朗读书之声,感受身后松涛阵阵,心潮霎时汹涌奔腾。兴奋之余极目远眺,对着开阔的庄稼地,大声喊唱:哎!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据说是男儿都会顿感豪情万丈,因踌躇满志而觉得前途无比辉煌。逃学的巅峰快感怎一个爽字了得。</p> <p>这位哥其貌不扬。照片中最吸引人的应该是他身后的背景,让我们有幸目睹砖洪粮站一角之原貌。雄伟高大的围墙滨临着一潭碧绿的春水。在那个到处都是泥巴、黄土、稻草和灰尘的世界里,这里高大的青砖绿瓦与宽阔的水泥地面俨然是人间天上,昔日的富贵辉煌依稀可辨。那时人们有句顺口溜:霍邱的车站,长集的医院,砖洪的粮站......在当时我们心中就是很牛逼,天下第一。</p> <h3>一群大男孩以砖洪粮站为背景的另一张照片。运动服、武装带、军卡绿、旅游鞋,都是当时的青春元素。<br></h3> <p class="ql-block">这是88年冬天班主任(左4)带着部分同学在汲河畔的留影。小河哥哥(左3)站在班主任旁边。初一的时候他还是默默无闻,成绩平平,泯然众人。到了初二,有了几何与物理课,渐渐地他的才华开始显现。面对着这两本天书,我们会经常让小河哥哥来帮助解题。在昏暗的油灯下,或是晚自习一片聊天声中,小河哥哥不停地挠他那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最后很多问题在他那里迎刃而解。我到今天还记得我对几何与物理的兴趣,最早还是通过小河哥哥的讲解而慢慢开窍,并逐渐产生了对这两门课浓厚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到了初三的时候,小河哥哥因为数理成绩优秀而被老师调到右手边第二排座位。他个子瘦高,不得不把板凳四条腿锯得短短的,然后他身体蜷缩在座位里只露一个头来。他经常面无表情又若有所思,偶尔骚头,从后面看去很像古希腊神话里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当年农村孩子读初中,近的三五里路需要走读;家远的有十多里,就住在学校。小河哥哥家很远,基本上一周回家一次。我对初中读书的辛苦印象最早也是来自小河。他经常背着一个书包,又用木棍挑着米袋到学校入伙食。上面往往还挂着很大的一罐咸菜,要吃一个星期,有时都吃臭了还舍不得丢掉。放学时,有钱家的孩子可以骑着自行车往来于学校和家之间。我们班当时老楼村的徐大公子,骑着一辆崭新永久自行车来上学,他会津津乐道于路上被他甩掉的骑车人。一时间羡煞我们这些穷鬼。</p> <p class="ql-block">我们读初一的时候,小小的砖洪集开始用上交流电。刚刚师范毕业的班主任有着极强的事业心,初一时候就开始要求我们上晚自习。在那明亮的灯光下,能够听到教室里的翻书声,老师轻轻的咳嗽声,还有教室外面的蛙叫声。晚自习一到停电的时候,看着在闪闪的烛光下或读书或聊天的同学,黑暗中的小河哥哥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的乖乖,一到停电就看到谁是有钱人、谁是穷人了!”</p> 小河哥哥来自我们老家易发洪水的淮台村,小河是他的乳名,在大水窝里长大可能寓意着平安吉祥。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河水总是那样的清澈与美丽。河岸上或碧草菁菁、姹紫嫣红,或月光皎洁、蝉鸣犬吠。在那里充满了我们多少童年快乐的回忆。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河这个名字女生很少知道,我们男生也没有人这样喊他,更何况那时男女生之间有一道深深的三八线:人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当年最流行的歌曲之一为范琳琳演唱的《信天游》。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乐曲欢快,朗朗上口,我们班几乎没有几个女生没唱过。</p> <p class="ql-block">每当有女生唱到这一句的时候,偶尔会有一个男生跑到小河哥哥旁边,不怀好意地捅他几下,一脸坏笑地低声问道:“小河,你什么时候亲过她的脸?”这时,小河哥哥霎时面红耳赤,像做了贼一样,惴惴不安地快速环顾四周,脸上青筋条条绽出,学着《语文》课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遭人嘲笑时候的样子,轻声地回答道:“你......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女生们浑然不知,教室的角落里却顿时充满了男生们快乐的笑声。</p> <p>文曲星哥哥。这位哥是我们班的文曲星,他也是我们那个时代时尚引领者,这张88年照片上的牛仔裤、滑雪衫,与身后贫瘠荒凉的砖洪集大河坝埂,形成很大的时空错乱。</p> <p class="ql-block">文曲星哥哥不仅拥有贵族身份,而且谈吐儒雅,书香袭人。那时,他的笔对着大地一划,就有一条涓涓流淌的河流;他的手往天空一挥,就现一道五彩斑斓的彩虹。也正是拥有如此独树一帜的魅力,使他从小就有很好的美女缘,关于他的各类爱情传说在同学中间从来就没有间断过。</p> <p>小嘴哥哥。这张照片真是青春逼人。身穿白色现代感T恤和咖啡色尼龙裤,腰扎武装带,头型为上世纪80年代末流行的大包头,都表明他是一个时尚男儿。</p> <p class="ql-block">小嘴哥哥有一副动人的好嗓子,一张嘴那低沉浑厚的男中音就能捕获无数美少女的芳心。他的歌声时常飘行于下自习后灿烂的星空下,也会回荡于停电时烛光闪烁的教室里,或者是朝霞满天的上学路上。至今我的脑海里还有他唱张德兰《春光美》的天籁之声。</p> <p class="ql-block">小嘴哥哥从家到学校只有五六百米,狭长的小巷里时常飘荡着他的歌声,不管春暖花开还是白雪皑皑。他的歌声能使冬日的山花烂漫,也能让雪夜里的少女怀春。哥哥成为很多情窦初开的女生暗恋对象,而他却浑然不觉。</p> <p class="ql-block">月明星稀,秋虫呢哝,小嘴哥哥面对着一份突然而至的爱情表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毫无准备的哥哥错过了青春中为数不多的一次真诚而又执着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小嘴哥哥的青春与爱情,总是与深秋、月夜、老屋这些纯洁而又诗意的事物相连。秋花秋草秋叶黄,秋月秋窗秋夜长;谁家秋院倩影逝,哪堪风雨助凄凉。念得年年断肠地,秋月夜,是故乡。</p> <p class="ql-block">这位是潇洒哥。他有挺拔伟岸的身材,一张现代感十足的俊俏大脸,经常一身笔挺西装,黑皮鞋油光发亮;有时上着花衬衫、下穿喇叭裤,再配上他那浓密、飘逸的黑发,真是清新俊逸、洒脱不羁。</p> <p class="ql-block">潇洒哥所到之处,英姿煞爽,风度翩翩,歌声飞扬。在小小砖洪集的街巷里,潇洒哥走起路来如同一阵疾风扫过百荷,所过之处,涟漪乍起,芬芳馥郁,春光无限,引无数佳丽侧目。在那个时代,堪称潇洒倜傥,放荡不羁,别具风流。</p> <p class="ql-block">潇洒哥最使人委靡不振、黯然销魂之处在于他会跳迪斯科。他还有一台迷人的录音机为他伴奏。张蝶劲爆的《成吉思汗》歌声响起,潇洒哥翩翩起舞,喇叭裤随风飘荡,大包头律动骚心。一时间激情四射,青春无敌。</p> <h3>这位美少女在刚刚修好的砖洪大桥边留影,从这位女生美丽的笑容里可以初步判断出照片的拍摄年月。她的拖鞋、衣衫和发型,是我们对青春的一份记忆。<br></h3> <h3>他叫老徐,是我们班里的老复习生,一直在追梦。已是人间四月天,他却不识城头杨柳色。金黄色的油菜花季节,他身后是砖洪新街初创时期的景象,是我们少年时期对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月华流照、时空易转,沧海桑田之后这场景已弥足珍贵。<br></h3> <p class="ql-block">初中青春的记忆还有迟志强的歌,苍凉幽怨,飘荡在砖洪的大街小巷,流淌于初中的校园内外。一天,在街头混世又五音不全的黑子哥,居然一口气教我唱了几乎所有迟志强的歌:柔婉、忧郁、充满哀怨,令我着迷。我随后又在数学老师华仔哥寝室里见到了迟志强的磁带,上面有一位身材修长、漫卷长发、白色套装的年青歌星,像极了我们师范刚毕业的华仔老师。</p> <p class="ql-block">打开录音机,听到有淅淅沥沥的雨声,还有铁门铁链的声音,渐渐地雨停了,有月光如水般地倾泻到人间的苍凉感,接着是迟志强那充满磁性的悲凉沧桑的旁白:“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自由;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和朋友......”。录音机的歌声响起,立刻屋中挤满了人,除了初中的学生,连平日稳如泰山、恰似不食人间烟火小学里的王德贵老师也挤了进来。大家静静地听着,那悲凉又饱含深情的歌声令听者动容,心动神摇、感慨缠绵,久久不忍离去。几十年过去,我还能回想起那一刻被感动得如同喝醉酒一般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两边拔地而起的新楼房,往来的花花绿绿的年青人,都像与我素不相识。行走在砖洪大街上,孤独感袭上心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风尘碌碌人,两鬓灰如霜,满街陌路客,无处话凄凉。我们这一代人正在与故乡慢慢地疏离。</p> <h3><font color="#1564fa">如果你有砖洪的老照片,并且愿意分享,请传至15296107@qq.com,感谢。</font><br></h3> <h3>人生代代无穷已,日月岁岁如江水;不知江月待何人,唯见夕阳无限美。你看,西边的太阳又要落山了!我们的青春也正在悄然消逝,无论你愿不愿意,不管你怎样去照顾自己,我们都将会无可救药地老去。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如同这轮西沉的夕阳,正在静谧中缓缓地流逝,在地平线上送走最后一缕繁华,留给人间无限美好的惆怅,然后归于浩渺的无声亦无光的生命源头之处。<br></h3>